不要以為水可以取之不盡,最新研究發現,地球陸地儲存的大量水快速耗盡。《科學》期刊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大幅減少世界各地土壤、湖泊、河流、雪和其他...
人類消費足跡正將海洋變成另一個巨大垃圾場。近日,一群研究人員在地中海海底發現 167 個廢物,包括塑膠、玻璃、金屬、紙,顯見急需倡導公民改善...
從旅遊記者身份重返校園成在校研究生,黃小莫參加交換學生計畫先後前往北歐和南非。這次,她選擇從來沒去過的拉丁美洲,在聖露西亞(Saint Lu...
你是否注意到手中的巧克力越來越貴,甚至正悄悄縮小、吃起來口感不太一樣了?這或許不是錯覺,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巧克力產業面臨嚴峻挑戰。近...
全球淨零轉型的浪潮下,碳移除市場年增78%,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也紛紛投入。專注新能源與碳市場資訊平台《RECCESSARY》於3月...
2024年底總統接見農業青年大使(簡稱農青),其中一位農青凃欣儀的表現引起廣泛關注,她當場拆解虱目魚娃娃,介紹各種部位並分享台南早餐菜色,竟...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水資源風險,根據聯合國預測,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27億的人口面臨嚴重缺水危機。在台灣,地形與降雨分布不均,使水資源管理更顯...
碳捕捉與封存(CCS)是難減排產業脫碳的關鍵技術,也是台灣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但國內外對CCS的認知有限,成為產業推動的一大挑戰。...
2025年智慧城市暨淨零城市展揭幕,以「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為展覽主題,聚焦智慧建築、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能源、虛擬電廠、淨零永續、資源...
2025年的Earth Hour世界關燈日於3月22日晚間8點半,全台多地同步響應。今年台灣於減碳量、企業參與數都再創新高。
近一年國際咖啡期貨價格飆漲,台灣星巴克2月已率先漲價,平價連鎖業者卻在咬牙苦撐。一旦業者撐不住,未來平價咖啡的選項可能愈來愈少,經營獨立咖啡...
改變,往往來自於刺激,讓一切動了起來。
卡西梅杜(Kasimedu)是印度東南海岸金奈市最大、最繁忙的漁村之一。港口的一側停靠著滿載而歸的大型拖網漁船,另一側則停泊著漁民們的小型玻...
今周刊編按:環境部今(12)日表示,受高壓迴流影響,西半部地區擴散條件不佳,污染物累積,導致空氣品質惡化。截至上午11時,彰化至台南已出現紅...
每年植樹節,各地出現一波植樹熱潮,常過完植樹節就不聞問,樹藝師提醒,選種、養護都是眉角。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理事長黃裕星說,樹健康、人安全、景...
2022年5月2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A/RES/76/265號決議,宣布每年的3月1日為「世界海草日」(World Seagrass Da...
臺灣湛藍海洋聯盟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陳思穎,自小在台東長大,對海洋有著深厚情感。她的故事不僅與海洋息息相關,更是關於如何用創新科技解決環境問題...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但半導體業屬於高用電、用水產業,並深受氣候風險的影響,2021年曾遇「百年大旱」,缺水問題一度威...
全球最大的雨林「亞馬遜雨林」蘊含豐富資源,在過去 50 年間它的森林覆蓋率已減少 1/5。近年來,巴西躍升世界前 3 大的棉花出口國,當地非...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今(20日)舉辦「藍色共鳴、海洋為盟」海洋保育ESG論壇,號召企業及民間團體共同支持海洋保育,將「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
坐落在英國伯明罕西南方的坦伯里威爾斯(Tenbury Wells)是個歷史悠久的小鎮。這裡青山綠水,以盛產啤酒花和蘋果聞名,曾被維多利亞女王...
有鑒於氣候變遷為環境、生存與國家安全帶來的威脅日益漸增,全球已有超過 130 個國家提出「2050 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而臺灣以「矽島」...
德國環境組織發表最新《氣候風險指數》(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CRI)報告,十大氣候風險國涵蓋加勒比海小島國、中...
阿爾卑斯山高海拔冰川發現大量奈米塑膠,車輛輪胎磨耗顆粒為主要來源,佔比高達 41%。此研究凸顯輪胎污染嚴重性,已滲透至偏遠地區,呼籲重視並研...
環保與永續發展漸漸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議題。鼻頭一號咖啡廳創辦人余孟怡(Grace),自小在紐西蘭長大,深受當地環境教育影響,回台灣後致力於推...
全球氣候危機加劇,各國承諾的減碳行動卻遠遠落後!根據最新統計,195個簽署巴黎協定的國家中,只有12國按時提交最新減碳目標,與此同時,科學家...
在工業起家的高雄,倡議淨零排放,是一種默默含著苦甜巧克力的感覺:是重工業使打狗走向高雄,卻也是重工業讓高雄承受著密集、龐大的汙染。工業發展的...
全球衛生紙需求持續增長,但以原生紙漿製成的衛生紙,對環境的危害不容小覷,包括砍伐森林、破壞生物多樣性、造成污染等。使用回收廢紙與替代原料,讓...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日前召開第三次會議,宣布我國2032年減碳目標為32±2%、2035年目標為38±2%。總統賴清德強調,這是台灣第三...
台灣降雨量豐沛,但地形狹長且河流短促,雨水滯留時間短,再加上用水需求日益增加,導致水資源供需失衡,因此水資源再利用迫在眉睫。而水資源對科技業...
一月初,美國洛杉磯野火延燒,熊熊大火吞噬了原本繁榮的城市、華麗的宅邸,造成超過1350億美元的損失。 野火肆虐的畫面震驚全世界,而在火...
2025 年「末日鐘」(Doomsday Clock)的時間已來到午夜前 89 秒,這是有史以來人類最接近「滅亡」的時間。為什麼科學家認為人...
城市雖然僅占地球總面積的3%,卻有一半以上的全球人口居住於此,其經濟活動占全球GDP的80%;同時,城市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二的能源,並每年產生...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入主白宮,上任首日即簽署多達100項行政命令,包括再次退出《巴黎協定》、放寬化石燃料碳排放限制,並大幅削弱聯邦政府在氣候變遷...
國內首例「海岸造林碳匯自願減量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至少取得1,011噸減量額度(國內俗稱碳權)!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台中市政府與台積電合...
今周刊編按:台積電植樹薪傳計畫選定台中大安海岸,種下近560株苗木,雙方以30年為期,共創減碳新局。據估算,這片2.8公頃的造林地,每年可減...
加州野火、佛羅里達颶風,這些天氣宜人著稱的居住勝地如今也不安全了。極端氣候事件頻傳,光是在美國,2023年平均每兩週就發生一次災損達10億美...
一座面積相當於台灣「北北基桃」的大冰山A23a,正以每小時幾公里的速度逼近企鵝王國——南喬治亞島。專家警告,若冰山擱淺,企鵝父母將不得不繞道...
今周刊編按:春節將至,圍爐品味美食是傳統習俗,但大魚大肉的飲食不僅增加身體負擔,也隱藏驚人的環境成本。減塑社創企業「康得隆公司」創辦人陳立信...
隨著全球飢餓議題惡化、資源分配不均嚴重,加上氣候異常發酵,讓「糧食耗損」情況愈加惡化,不只是台灣,更是各國的重要課題。讓我們先把鏡頭拉遠一點...
新年穿新衣,在過年習俗象徵嶄新的開始,但在全球化的時代,快時尚產業與網路商城蓬勃發展,購買新衣比以往更便利,人們的過度消費正對環境造成嚴重負...
今周刊編按:過年是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的時節,許多人會趁機整理出不再穿的舊衣物或棉被。不過您知道嗎?並非所有舊衣物都能丟進舊衣回收箱!環境部提...
你家也有愛乾淨的喵星人嗎?貓砂幫助貓咪飼主維持環境衛生,但選擇貓砂要考量的因素很多。《紐約時報》的氣候專欄解析了一般貓砂、可堆肥或是可沖馬桶...
三得利烈酒株式會社Suntory Spirits Limited(簡稱三得利)2025年年度政策說明會議,提早於2024年12月24日舉辦,...
「因為一場大雨,讓在捷運站出口等待的我們想到:共享雨傘。」在創業路上,raingo共享雨傘執行長余季堯經歷多元豐富。從最初軟體工程師,到在中...
2024巴黎奧運以創紀錄的減碳成就畫下句點。傳統巨型奧運模式當前,究竟這場號稱「史上最環保」的盛大體育賽事,最後有沒有交出亮麗的減碳成績單、...
桃園有一家化工公司擁有合法再利用機構執照,收取工業廢酸洗液後,卻非法棄置在苗栗苑裡一處土地,還混合其他事業廢棄物製成水泥塊堆置。警檢環專案小...
洛杉磯大火已是史上經濟損失最慘重的災難事件,專家分析,完美風暴造成野火失控,除了極端氣候、25 年來未見的狂風等氣候因素,火災地區沒有那麼多...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於11日確認,2024年不僅是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還是全球首次平均溫度超過工業革命前(1850-1890)1....
全球珊瑚礁生態最豐富的珊瑚大三角,印尼處於最中心,有「海中亞馬遜」之稱,甚至讓美國政府第四度同意讓其用更實際的保護自然作為來抵銷外債。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