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歐盟、台灣紛紛頒佈市售車輛電動化的政策目標及期程,以及美國拜登政府在今年 5 月初宣布投注 30 億美元(約為新台幣 900 億元...
電對現今社會來說相當重要,一條條的電線就這樣從設備到牆壁、沿著街道,串起了我們的生活。從電子設備到海底電纜,早期的電力大多是透過銅線進行傳輸...
近年森林碳匯議題受到矚目,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各種方式仍難以削減的碳排,將由碳匯達成碳中和,「森林碳匯」就是選項之一。碳匯的...
在創業初期,永續DNA已融入Patagonia文化內,他們也承諾在2025年達到碳中和。在兼顧商業及環境的挑戰下,Patagonia怎麼做到...
從一篇淨灘的臉書貼文開始、接著每年舉辦企業合作淨灘、製作出台灣第1本海洋廢棄物「海廢圖鑑」,然後奪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接著又把「回收大百科」教...
如何快速建置大型太陽能電廠?太陽能新創 Terabase Energy 盼透過「機器人」迅速建置電廠實現太瓦級(TW)規模太陽能,此次 B ...
「我阿公覺得我很可憐,想說孫子大學畢業怎麼去收垃圾。」巨獸綠色科技創辦人陳重宇坦言,在創業時家人竟是一片不看好,再加上原先6位團隊成員個個出...
美國郵政局 (USPS ,The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在 7 月底發布一項官方聲明稿,內容提及旗下郵...
鋼鐵業在早期為台灣打下了重要的經濟基礎,以廢鋼鐵為原料的電弧爐煉鋼廠,在冶煉過程中會產生「集塵灰」和「爐碴」廢棄物,其中集塵灰更含有被稱作「...
據報導,特斯拉 (TSLA-US) 正試圖獲取公用資金來建造電動車充電樁,該公司有望向其他車廠的電動車開放美國部分電網。
「衣料回收」成為紡織廠商新戰場!回收寶特瓶供不應求的窘境持續延燒下,衣料回收已成為勢在必行的趨勢,台灣相關廠商陸續拿出實戰成績,遠東新(14...
「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我去中國賣珍珠奶茶,完全應證了那句『博士賣雞排、碩士買奶茶』。」那顆炭創辦人李政憲過去賣奶茶的經驗雖然以失敗收場,但也...
揮動復興「醣」經濟的大旗,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再提出「斯土為本」的概念,從「醣」出發來助攻 2050 達成淨零排放,因為「醣」來自孕育生命的...
全球各國都在施行各類減塑政策,如德國2022年起全面禁止銷售塑膠袋、美國加州禁止餐館主動提供塑膠餐具。2022年7月,台灣也修訂了《一次用飲...
口罩,口罩,疫情之下,想要沒有你也難!自從2019年底Covid-19爆發以來,口罩成了人人外出的必備品,既是防疫利器,在技術與巧思的運用後...
全球面對資源短缺、全球暖化的問題,越來越注重節能減碳、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能源轉型等議題。無論是政府或是企業,均紛...
世界各地為因應未來淨零減碳趨勢,能源供應鏈正走向重組轉型的方向。再生能源到電動車供應鏈中,企業不僅在上游尋找新的原料來源,也在下游回收舊材料...
面對今年夏天上路的飲料杯限塑新政,你是否也正挑選著適合自己的環保杯?走進便利商店,架上更是擺滿標榜使用「可分解塑膠」或「植纖」成分的杯子。市...
比亞迪與特斯拉,好比三星與蘋果:前者致力垂直整合,後者專注作業系統與軟體。 若參考智慧手機的市場態勢,特斯拉市值是比亞迪的數倍,並非難...
「鼻子捏起來,喝下去就沒味道了啦!」只要吃中藥或喝感冒糖漿,通常媽媽總會在耳邊講這句話。明明味覺是來自嘴巴,為什麼捏起鼻子就沒事了? ...
近年來,隨著電動車的熱潮在全球發酵,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以 2019 年的數據來看,美國路上行駛的車輛高達 2.7 億輛,為數相當可觀...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從生產、銷售到服務都一條龍包辦,不走傳統第三方經銷商模式。最近,特斯拉二手車業務重回美國市場,再次提供「舊換新...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協助更多企業取得綠電與再生能源憑證(T-REC),推出單一電號多用戶2.0版本「綠色租賃方案」,商辦大樓的房東可以「團購」...
疫情造成供應鏈中斷,讓許多產業親眼看見供應鏈任何環節出問題就會有龐大風險,太陽能產業也在疫情期間面臨多晶矽短缺與價格暴漲。現在業者開始重視分...
現在,只要你站在河內、胡志明市的街道,駐足片刻,就會看到車頭掛著勝利符號V、綠色身車搭配黑色玻璃的電動巴士,幾近無聲的從你面前駛過,它,就是...
油價持續攀升,加上拯救地球環境已迫在眉睫,愈來愈多人選擇開電動車上路。然而對車主來說,最麻煩的莫過於尋找充電站,因充電站問題而與其他車主起爭...
電動車的理想使用情境就是在家充電,但礙於資訊不平衡,許多管委會依然對社區安裝充電樁有疑慮,成為許多人換購電動車的障礙,如果有專業充電規劃師到...
中鋼今日宣布,完成首套 1.8MWh 儲能系統設備安裝,後續再配合台電線路施工與能力測試合格後,即可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競標活動,估計每...
在邁向「淨零碳排」的路上,有一個核心問題必須要解決:儲能。我們先釐清這個基本概念的思路,再來談電動車為何會成為其中的關鍵角色。
據世銀報告,碳市場有三種範圍:碳權交易市場、碳稅、或企業自訂碳價;相對於碳市場拿減少碳排來交易,環境市場指的則是利用拿溫室氣體、水質、水量、...
電動車能否普及化,關鍵包含電池的造價成本、使用年限、續航力,以及充電設施的完善與否等因素。對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最大顧慮就是電池使用年限...
特斯拉在全球廣設廠房、大舉擴充產能,卻可能是致命的策略失誤?福斯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近日評論,同步在各地設廠的困難...
特斯拉、福特等車廠近期宣布調漲電動車價格,一方面為要反映原料成本節節攀升,另一方面則因油價高漲提升人們購買電動車的意願,使得車廠擬趁著此波強...
科技不斷發展,人手一台的手機、平板以及電動車帶給人類生活極大的方便,但這些設備所使用的鋰電池卻會成為環境的負擔。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預估到 ...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ESLA) 的車輛,自 7 月 1 日開始,被禁止進入河北省的避暑勝地北戴河,時間至少長達兩個...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週三(6月22日)宣布選擇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廠作為組裝次世代電動車(EV...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本周率團訪問印度,與印度政府部會洽談鴻海在當地的發展規畫並分享經驗,今(23)日在首都新德里會見總理莫迪,這也是繼2015年...
電動車供應鏈問題難解,特斯拉今年再度調漲售價,部份Model 3、Model Y、Model X及Model S車款的價格有所上漲,漲價幅度...
過去製造業相互競逐成本與品質的管控,隨著即將到來的「淨零碳排」時代,減碳技術也成為各大廠競爭力的關鍵重點,這樣的背景因素就在於歐盟對於減碳要...
台泥企業團全球各地布局能源產業的政策,在歐洲獲得重大進展。台泥子公司NHOA旗下、專責發展電動車快充和超快充基礎設施的Atlante Co....
《獨立報》報導,全美第一段能為電動車無線充電的道路即將動工。雖然道路總長只有1.6公里,但如果計畫成功,這種充電方式可以幫助電動車在不增加額...
今(15)日全球代工龍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宣佈,要在高雄砸下60億設立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年產能達1GWh、目標在2024年量產,而在當中重...
為了降低與減緩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是當務之急,但是要如何將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更重要的課題。東京電力控股與中部電力共同出...
過去三個多月,上海因疫情關係而下令封控措施,全市居民被迫居家隔離,且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停工停產,而身為全球電動汽車最大的市場,去年在中國售出高...
每天出門之前,多數人都會留意天氣預報,決定自己要不要多加件外套,或者帶上雨傘。事實上,除了個人外,「天氣」也幾乎影響著各行各業,無論是農業、...
為了實現 2050 年凈零碳排目標,各國紛紛投入新興低碳、減碳技術,讓 2030 年之後的去碳路徑可以更加順遂,其中就包括碳捕集與封存、應用...
儲能前景看好,因應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台電規劃屆時儲能設備及輔助服務將達1000MW,台泥、台塑等傳產也紛紛拓展儲能版圖,不過...
新加坡身為彈丸之地,屬於水源性水資源缺乏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全球倒數第二,只比沙漠國家摩洛哥多,過去用水自仰賴馬來西亞進口,為了提高水資源自給...
根據美國環保署統計,單單2017年,就有1220萬噸的家具與地毯進入垃圾掩埋場。如果家具能藉由租賃延長使用壽命,就能顯著減少碳足跡。
面對能源轉型的產業現況,對於儲電裝置的需求日益大增。如今的電池體積已縮小至可以讓人隨身攜帶,在科技進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019 ...
1.評選標準:「全球50強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基金評等機構晨星(Morning Star)編製的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簡稱:地球評等),為最主要標準。五顆地球為最高評等,次一級為四顆地球。若地球評分相同,則次以晨星評等為標準。
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 是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組合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因子的關聯度。ESG評等最高以5顆地球 (High)表示,次高為4顆地球 (Above Average) ,評等最低則為1顆地球(Low)。晨星永續投資評等每月更新一次。
2.評選範圍: 以全球市場所有主被動基金為基準(不分市場、產業、商品、區域、主題)。參與評選基金,需經台灣主管機關核准,也就是台灣投資人能取得合法的投資管道之基金。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