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核電還是綠電?今周刊「國人核能發電意向調查」:66%民眾支持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
今年是日本311核災十周年,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發生後,國內各界要求檢討核電政策,力促發展替代能源。十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對核電態度是否改變? 《今周刊》於今年3月委請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民意調查研究中心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66%受訪民眾支持政府目前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的政策。 不僅如此,近45%民眾反對啟封核四,38.3%表示支持。
蔡政府喊出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成的目標,並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工作,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24)日在《今周刊》主辦的新能源國際論壇上表示...
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將2025年綠能發電占2成,作為施政目標之一,其中,太陽光電安裝量需達20GW、離岸風電5.7GW。對於外界關切...
看了卅幾年的企業參訪,有很多企業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像30年前的郭董在深圳龍華廠,廿年前在天津魏家老大的家談他試吃方便麵,這些年看到立訊王來春...
氣候變遷和供電危機讓綠能備受矚目,再生能源巨擘呼籲各國政府加快風電案的審查程序,以免無法落實綠電目標。
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特別報告《核能與安全能源轉型》中指出,選擇繼續或增加核能使用的國家,可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碳排並推進太陽...
如何快速建置大型太陽能電廠?太陽能新創 Terabase Energy 盼透過「機器人」迅速建置電廠實現太瓦級(TW)規模太陽能,此次 B ...
「不只疫情這隻黑天鵝,我們更要擔心綠天鵝的出現。」 華南商業銀行副總經理張炳輝在《今周刊》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上提出呼籲,並以銀行業者...
節能減排逐漸成為全球趨勢,特別是在2050年全球淨零的目標下,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相比,發電重要性愈來愈高。 然而,不論是風力或太陽光,...
今日(8/1)第六屆《今周刊》新能源國際論壇隆重登場,與會者包含英國在台辦事處副代表Tom Burn、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英國ORE Ca...
《今周刊》長期關注再生能源議題,今日(8/1)下午舉行的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招集政府與國內外工商學術領袖,聚焦台灣風電產業的現況與發展。離岸...
「建置離岸風電四個時期中,海事工程主要參與的是施工期,但我認為維運期,才是台灣的機會所在。」伯威海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蔡佳翰這麼說。 ...
九月底,眾所矚目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選商,即將揭曉,全球風電主要開發商,再次群聚台灣海峽,想要兩兆商機中,搶得頭香,《今周刊》特別專訪...
再生能源已是不可抵擋的一股趨勢,太陽能更是綠能發電的要角之一。太陽能發電是藉由太陽能光電池吸收陽光,使用光電效應將光轉換成電流,然而太陽能電...
台灣挾帶天然地理風場優勢及近年再生能源政策扶植,政府期待風電產業能蛻變為另一個「護國神山」產業,周一(8/1)《今周刊》舉行第六屆新能源國際...
隨著全球綠色意識抬國,各國對再生能源都加大力度尋求轉型發展的機會,台灣也不例外。今年3月國發會公布「2050 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預期未...
「台灣風電產業發展協會」昨(19)日舉辦成立大會,創始會員包括世紀風電、新光鋼、華新麗華、森崴能源、華城電機、士林電機等國內40多家業者。出...
「我們很新,但我們很有信心!」台亞風能專案開發總監蕭伊珊這麼說。
離岸風電啟動第三階段,開發商參與盛況空前,代表風電發展可以不用仰賴政府躉購,進入自由競價時代,也終於出現本土開發商,國產化大有推進。 ...
近日台灣酷暑炎熱、豔陽高照,氣溫頻創新高,花蓮地區創下氣溫破40度的水準,氣溫炎熱下,全台用電也瀕臨警戒,尖峰負載突破4000萬瓩,所幸用電...
Swancor Renewable Energy (SRE), J&V Energy Technology, the Yeong G...
美國總統拜登今 (21) 日發布行政命令,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並提供援助,隨著美國擴大建設離岸風場,鑄件大廠永冠 - KY(1589-TW) 手...
世界各地為因應未來淨零減碳趨勢,能源供應鏈正走向重組轉型的方向。再生能源到電動車供應鏈中,企業不僅在上游尋找新的原料來源,也在下游回收舊材料...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要達20%綠能政策目標,其中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預計高達20GW,包括農業綠能約9.3G (含漁業4G)...
為追求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灣正全力往潔淨能源衝刺,但此綠能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遭遇不小阻力,為了排除障礙、讓產官學界有效溝通,各方代表在...
為達 2050 淨零碳排目標及因應國際綠電趨勢,經濟部與台糖共同規劃釋地發展太陽能,並保留三成綠電專予中小企業購買,以滿足中小企業綠電需求。
疫情造成供應鏈中斷,讓許多產業親眼看見供應鏈任何環節出問題就會有龐大風險,太陽能產業也在疫情期間面臨多晶矽短缺與價格暴漲。現在業者開始重視分...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選商在即,各開發商積極競逐關鍵門票,而隨著近岸淺水水域已漸飽和,浮動式風場成為區塊開發最受矚目的新星,來自丹麥、西班...
歐盟議會通過歐洲聯盟提出將天然氣和核能投資列入永續綠色能源的議案,引起國際關注。
歐洲議會6日投票通過歐盟提案,支持將天然氣及核能列為環境永續的「綠能」,以促進民間投資電廠,可讓歐盟穩定朝氣候目標邁進。然而這項提案在歐盟成...
編按:再生能源持續增加,全球都在加速佈局儲能。但即便是儲能規範與技術日益成熟的今日,儲能火災事故仍無法倖免。2021年7月底,特斯拉儲能系統...
被稱為離岸風機三巨頭之一的丹麥維斯塔斯風力系統公司,近幾年不斷拓展規模,讓自家離岸風機遍布世界各地,完成能源願景。而這都來自於一名僅出於想挑...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前天(2日)播出的《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表示,近期有不少企業界聲音反映,或許反核不要反到很極端,宜考慮延後核一廠至核三廠...
環保節能與淨零排放成為全球企業的共識,為因應氣候變遷2050淨零排放更成為全球共同的努力目標,其中風電、太陽能為再生能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 ...
經濟部21日預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許多項目上大幅鬆包綁,包括要求新增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放寬離岸風力發電及燃燒型生...
國內養殖漁業不僅承擔了台灣糧食安全的重要角色,在能源轉型的政策與目標下,台灣漁業土地政策首度出現在魚塭加上光電設施的漁電共生複合式產業模式。...
因應國際能源成本大漲,經濟部今 (27) 日拍板調漲用電大戶電價,平均漲幅 8.4%,業界看好,隨著電價上漲,象徵與建置綠電間的成本不斷拉近...
多晶矽是目前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而中國是全世界主要的多晶矽以及加工鋰電池的生產製造國,新疆為其主要的矽生產基地。另外,中國加工了全球 5...
歷經多次電價凍漲,電價審議委員會在6/27拍板,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用電大戶調漲15%電價,雖然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目前在1000度用電量以下...
政府宣布二○五○淨零碳排路徑與轉型策略,外界對能否達標多表悲觀,關鍵之鑰就是台灣的電力排碳量居高不下。正隆紙業執行董事蔡東和日前向政府喊話表...
政府將針對工商用電大戶電價調漲8%;台泥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22日表示,便宜的能源不能讓產業更有效率,21世紀是能源的世紀,靠補貼的產業無法跟...
移動式電網可以滿足偏鄉離網地區的用電需求,但發電量一直以來都是個問題,如今美國新創 Sesame Solar 帶來世界上第一個 100% 移...
台灣離岸風電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政府預計於 2026至2035年釋出總裝置容量15GW。在推動產業落地生根的使命下,上緯新能源(SRE)、...
中央研究院與台灣中油公司今(17)日簽署「綠能發展合作備忘錄」技術合作,初步將以地熱探勘為目標,先規劃在宜蘭選定場址進行探勘作業。中研院環境...
2022/6/27編按:時隔4年電價要漲了!電價費率審議會在周一(6/27)下午兩點召開,拍板平均漲幅達8.4%,但為了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
離岸風電今年邁向第3階段區塊開發階段,業者須取得環評初審建議通過才能申請開發,被視為關鍵環節。包括彰化外海的旭風二號、旭風三號及台中外海的渢...
工研院預計在本月底推出台灣氫能發展的白皮書,為我國氫能發展擘畫藍圖提出建言。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要使用最乾淨的「綠氫」需要用到大量的再生能...
政府訂定 2025 年能源轉型目標,估將再生能源占比拉升到 2 成,但近年台灣水電基本需求逐年成長,加上目標設定時空背景不同,經濟部長王美花...
為因應氣候變遷,具備氣候調節功能的「藍碳」重要性日益升高,海保署近年針對具有強大碳匯功能的海草床、紅樹林、鹽沼及珊瑚礁等海洋生態系,進行相關...
新成立的科理歐永續能源 (Corio Generation) 已與全球領先的投資者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計畫委員會 (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 ...
經濟部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預計9月進行選商作業,沃旭能源旭風2號及3號、CIP渢妙等三座風場,8日皆通過環保署環評初審,在眾多新設風場當...
透過創新的電池設計與包裝技術,豐田(Toyota)與子公司 Woven Planet 推出輕便的攜帶式氫氣筒原型,希望可以提供日常生活方便的...
我國地熱發電關注度逐漸升高,為吸引更多業者投入地熱開發,經濟部能源局本月公告「地熱能發電示範獎勵辦法」,分別補助地方政府「招商獎勵」每案最高...
走進店內,迎面而來的是一字排開色彩鮮豔的電動機車,空氣中還飄著陣陣咖啡香,咖啡師正忙著沖煮咖啡,兩種截然不同的主題放在一起似乎毫無違和。這是...
1.評選標準:「全球50強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基金評等機構晨星(Morning Star)編製的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簡稱:地球評等),為最主要標準。五顆地球為最高評等,次一級為四顆地球。若地球評分相同,則次以晨星評等為標準。
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 是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組合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因子的關聯度。ESG評等最高以5顆地球 (High)表示,次高為4顆地球 (Above Average) ,評等最低則為1顆地球(Low)。晨星永續投資評等每月更新一次。
2.評選範圍: 以全球市場所有主被動基金為基準(不分市場、產業、商品、區域、主題)。參與評選基金,需經台灣主管機關核准,也就是台灣投資人能取得合法的投資管道之基金。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