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核電還是綠電?今周刊「國人核能發電意向調查」:66%民眾支持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
今年是日本311核災十周年,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發生後,國內各界要求檢討核電政策,力促發展替代能源。十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對核電態度是否改變? 《今周刊》於今年3月委請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民意調查研究中心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66%受訪民眾支持政府目前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的政策。 不僅如此,近45%民眾反對啟封核四,38.3%表示支持。
蔡政府喊出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成的目標,並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工作,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24)日在《今周刊》主辦的新能源國際論壇上表示...
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將2025年綠能發電占2成,作為施政目標之一,其中,太陽光電安裝量需達20GW、離岸風電5.7GW。對於外界關切...
看了卅幾年的企業參訪,有很多企業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像30年前的郭董在深圳龍華廠,廿年前在天津魏家老大的家談他試吃方便麵,這些年看到立訊王來春...
德國沿海開始建置當前世界功率最強大的風力發電機,來自 Vestas 的 15MW 機組,只要轉一圈,就可以供應 4 個家庭一整天的用電。
台灣發電結構持續邁向低碳與再生能源轉型,正進入新舊機組交替的關鍵過渡期。隨著夏季夜間尖峰負載壓力日益升高,再加上電價凍漲政策持續加劇台電的財...
說到豪華電動車,你會想到邁巴赫?保時捷?勞斯萊斯或是還在醞釀中的法拉利?其實目前定價最高最奢華的電動車,來自於一個命懸一線的英國經典品牌:L...
當全球持續推進碳中和、尋求能源安全與產業轉型的過程中,「生質燃料」正逐步從邊緣替代能源,走向能源戰略的核心。
越南擁有超過3,000公里海岸線,風力發電潛力備受矚目。根據越南18日官方發布最新報告,該國經濟海域的風電總潛力高達1,068GW(百萬瓩)...
美國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長達一年的貿易調查結果出爐,裁定對東南亞銷往美國的大部分太陽能電池課徵關稅,稅率依據不同企業和國家而定,最高達 352...
又有一家太空新創加入戰局——由Baiju Bhatt成立的太空太陽能新創Aetherflux。 Baiju Bhatt是誰?他更為人所...
隨著再生能源政策鬆綁、電價調升與企業對綠電需求激增,台灣綠電市場正快速轉型。太陽光電直轉供度數年增九成,企業購電協定(CPPA)簽署熱度升溫...
工廠要擁有一套太陽能發電的設備,其實不難。「真正的關鍵是——發電之後的那些電力,該如何管理?」台灣微網科技(以下簡稱台灣微網)創辦人李庭官說...
繼2019年在台灣簽署首份再生能源購電協議後,Google於今(11)日宣布,再次在亞太區潔淨能源布局上取得關鍵進展,正式與倍速羅得公司(B...
在紐西蘭,毛利人長期在經濟與司法上處於弱勢,Te Whānau-ā-Apanui 部落正在尋找改善處境的機會,正好遇見海藻公司 Blue E...
美國2024年儲能新增容量達12.3 GW,創歷史新高,較2023年增長33%。德州與加州仍佔主導地位,但市場正擴展至其他地區。
為了減少鋼鐵業碳排,台灣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打造全球首座能通入氫氣、加熱至1600度的高溫反應爐,挑戰「以氫代碳」的技術極限。透過同步X光技術,...
為加速國內航空業碳排減量,今年上半年松山、高雄及桃園機場將為國籍航空首次添加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氫能是淨零轉型不可或缺的一環,各國積極以政策與技術推動,打造綠色未來。日本在氫能載具與基礎設施上展現優勢,歐盟透過標準制定引領市場,新南向國...
義大利國營電網營運商Terna表示,未來十年將投入超過2,300億歐元(約2,500億美元)進行電網升級,藉此支援國家的能源轉型目標。 ...
面對氣候變遷和能源需求的雙重挑戰,如何兼顧發展與環境保護?在美國的聯邦土地上正展開一場綠色革命,透過生態光電與農電共生,找到能源與環境、能源...
氫能,終極潔淨能源,從產製、輸儲,到發電、載具、工業應用,看國際氫能戰略布局,臺灣創新氫技術加速落地,助攻淨零永續發展!
台灣一家成立僅五年的公司,卻拿下歐美等國都覬覦的海事工程大單。 東方風能是如何一步步打破外界質疑,讓打國際盃的夢想成真?
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周二(3/18)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台灣虛擬電廠與發展趨勢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官學研共同商討,如何從政策面...
今周刊編按:針對經濟部長郭智輝去年提及自菲律賓輸電至台灣一事的成本評估,經濟部15日新聞稿指出,經「台菲電力合作評估報告」估算,參考菲律賓太...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趨勢加速,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逐步邁入成長軌道。然而,這個產業不僅涉及長期基礎建設,更受到政策、融資與技術進步的影響。在這其中,...
交通運輸脫碳帶動生質燃料需求大增,新加坡生技新創Chitose Bio Evolution看準這股趨勢,開發出微藻培養技術,提供更永續的生質...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不論是台灣或全世界,如果真的要挽救地球免於進一步的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生態危機,不能只靠太陽光電、風力或水力發電等再生...
天豐新能源(Skyborn Renewables)旗下的允能風力發電(以下簡稱允能)今(4日)宣布,雲林離岸風場正式啟用,總裝置容量達640...
允能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允能」)今 (4日)宣布,台灣雲林離岸風場正式啟用,這座總裝置容量達 640MW 的風場,現已全面併網運...
「其實我剛開始在會計事務所最常做的工作,是幫忙掃描、影印文件。」許多同儕會質疑「為什麼要我印文件」、「為什麼找我幫忙寄信」,他們只想做「有意...
台灣原訂於 2025 年達成的綠能發電目標,延後至 2026 年 11 月才能實現,對市場成長形成壓力。此外,2024年由於中國產能遠超全球...
誰說儲能系統一定要靠電池?美格儲能(Power8 Tech)發布自家第三代電力膠囊技術,靈感是來自於日月潭的水力發電。只是,這類電力膠囊的儲...
由於近年綠電發展的壓力,光電與生態衝突的議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之一。作為長期支持減碳及再生能源、同時也關注生態課題的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一直嘗...
法國科學家宣布,成功將核融合超高溫電漿維持超過22分鐘,刷新世界紀錄。這項突破距離中國2025年1月創下的17分鐘紀錄僅隔不到一個月。科學家...
自今年1月1日起,美國芝加哥正式邁向綠能里程碑,全市 400 多棟公共建築——包括奧黑爾國際機場、哈羅德·華盛頓圖書館、98 座消防局,以及...
日本第21屆智慧能源週19至21日於東京盛大開展,主題館包含氫能、太陽能、電池、智慧電網、風能、生質能、火力發電、碳中和、循環資源等,被譽為...
印度能源企業 JSW Energy 旗下的 JSW Neo Energy 近期與科技巨頭亞馬遜(Amazon) 簽署了一份 180 兆瓦(M...
我國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卻衍生海域空間衝突。英國在台辦事處與英國碳信託(Carbon Trust)顧問公司發布「台灣離岸風電公眾參與框架」報告...
全球最大設備供應商沃旭能源 (Ørsted)宣布,全面啟動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海上建置工程,風場總裝置容量達920MW計劃安裝6...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近日宣布,將逐步將取消針對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產業的獎勵補助措施。該政策調整也顯示中國的綠能發展正邁...
為解決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歐盟在 2021 年正式通過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法案,要求進口到歐盟的產品,若生產地的碳成本低於歐盟境內同...
隨著今年及明年美國電力消耗預計將創下新高,電力公司紛紛提高資本支出,以升級電線和電網,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特別是來自數據中心等高耗能產...
國民黨智庫昨天公布民調,七成三民眾支持核電延役,兼任智庫董事長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將在立院本會期推動修正「電業法」及「核子反應器管制法」,...
全球暖化引發的氣候變遷,已成為21世紀最嚴峻的挑戰,多國政府與科學家積極投入低碳轉型,試圖尋找兼顧經濟與永續的能源方案。
廢水不再只是廢棄物,而是能源新選項!環境部宣布啟動「廢水處理能源化」計畫,未來透過厭氧技術回收沼氣發電,讓污水處理兼顧減碳與創能。環境部指出...
日本自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後大舉建置太陽能設施,如今這批設備即將面臨報廢潮。為此,日本政府計劃將太陽能板回收納入強制性規範,並考慮對隨意丟...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來水公司正式啟用與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置的「沙鹿配水中心小水力發電」設施,這不僅是台化首次成功投運自來水公司標案...
今周刊編按:嘉義縣政府去年12月9日發函廢止台泥嘉謙綠能漁電許可。台泥綠能表示,該案涉及個別養殖戶鑽制度漏洞,公司已於1月9日依法提出行政救...
12月下旬,強勁的海風吹拂著彰濱工業區,裡頭座落著半導體先進製程所需的特殊化學氣體生產基地——台灣特品化學(下稱台特化)的研發總部及廠區。它...
受全球地緣政治變遷的影響,東南亞正迅速崛起成為製造業重鎮,帶動經濟成長加速,也讓再生能源發展變得更加關鍵。印尼、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
美國總統川普於1月底宣布,將暫停外緣大陸棚離岸風電租賃,直到完成環境與經濟審查。雖然此決策不影響現有專案,但隨著市場對風電發展的疑慮加劇,再...
在寸土寸金的現代都市中,傳統太陽能板因需大量空間而難以推廣。但如果窗戶、摩天大樓,甚至手機螢幕都能在保持透明的同時,悄悄發電呢?韓國科學家近...
中國於近日宣布對五種關鍵金屬實施出口限制,涵蓋國防、綠色能源及其他高科技產業。 這項措施的發布時間與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