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技術為根,拓展東南亞綠能版圖
SolarNRG 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荷蘭,至今已在全球完成超過10萬件太陽能系統安裝,累積超過200MW的裝置容量。在歐洲市場深多年後,SolarNRG 於2014年將版圖拓展至菲律賓,成立 SolarNRG Philippines,由 Consenheim 領軍,專注於工商業用太陽能系統的設計、安裝與營運。
Consenheim 表示,SolarNRG Philippines 目前已在菲律賓完成超過80MWp的太陽能裝置容量,不僅連續兩年榮獲「年度最佳太陽能EPC承包商」及「最佳售後服務獎」,更以其「10年維保服務」與「即時監控系統」樹立業界標竿,也把在歐洲的產業經驗帶到菲律賓,並結合當地法規來運作,這是海外運營非常重要的關鍵。
綠能新典範:SolarX的誕生
2024年,SolarNRG Philippines 與雲豹能源聯手成立 SolarX Development Corp,定位為獨立電力生產商(IPP),推出一種嶄新的「Power Supply Agreement(PSA)」商業模式。
PSA(Power Supply Agreement,電力購售協議)是一種由 SolarX 投資建置太陽能系統的創新商業模式,企業用戶無需投入任何資本,只需簽訂長期購電合約,便可依照雙方協議好的價格穩定取得綠電,此模式為企業帶來多重優勢。
簽約就省、成本可控、ESG 加分
首先,無須資本支出即可導入再生能源,降低初期財務負擔;其次,從啟用第一天起即能節省電費支出,實現即時節能省錢;此外,綠電價格固定,有助預測與控管長期能源成本,同時免除維運管理的繁瑣與風險。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綠電導入方式可有效提升企業 ESG 評等,並協助實現減碳目標,成為邁向永續經營的重要助力。
短短一年內,SolarX 就成功開發逾40MW專案,預計三年內突破100MW。Consenheim 分享了一個成功案例,位於菲律賓郊區的一個養雞場,裝設720kWp系統,預估年發電100萬度,透過 PSA 合約,每年可為業主省下約 350萬(約合台幣184萬元)至750萬比索(約合台幣395萬元)的電費。
承襲歐洲標準,深耕在地能源應用
SolarNRG Philippines 不僅在技術與服務上採歐洲高標,亦全面導入國際標準,如 IEC 與 ISO 系列電氣與結構安全規範,甚至符合美國 NEC與菲律賓本地電力法規。從模組安全、連接器、紫外線耐久性,到腐蝕測試與電表精準度,都有嚴格品質控管。
此外,他們內部更落實「Safer Means Faster」安全文化,建立完善訓練與現場管理流程,如每日工地 Toolbox Meeting、健康監測、工程防護訓練等,確保團隊與專案的穩定與效率。
Consenheim 表示,太陽能系統屬於高電壓設備,具有一定風險,若處理不當甚至可能導致致命危險,因此公司對於員工的安全特別重視,將安全視為第一優先。
合作對象多元,領域廣泛全球布局
目前 SolarNRG Philippines 與眾多跨國與本地企業合作,服務範疇橫跨電子製造、冷鏈倉儲、商場、農牧場、資料中心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與法國能源商TotalEnergies合作,在金寶電子位於菲律賓的工廠屋頂上,建置總容量達12MWp 的太陽能系統,由 SolarNRG 擔任唯一 EPC 承包商,全案採用 Total 投資、SolarNRG 安裝與維運的模式,展現國際資本與在地技術的協作實力。
未來 SolarNRG Philippines 將持續深化 PSA 模式,目標成為東南亞企業首選綠能夥伴,同時也不排除擴展至更多新興市場,將「歐亞共構」的合作模式推廣至全球。
除了金寶集團,SolarNRG Philippines 也與許多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包括 Google 等科技公司,展現其在企業用戶綠能轉型上的高度信任與專業實力。這些合作案涵蓋不同產業,顯示 SolarNRG 能靈活因應各類用電需求,提供量身打造的太陽能解決方案。
打造永續社區:SolarNRG 在地創新與國際合作並進
SolarNRG Philippines 也用實際行動證明,綠電合作的新模式,已不再侷限於資金與土地的比拚,而是一場跨區域、跨領域、跨產業的共同創造。
Consenheim 表示,在菲律賓,SolarNRG 也積極參與低成本住宅計畫,於住家屋頂設置太陽能板,打造具備綠能系統的永續住宅社區。此外,也在多座大型停車場加裝太陽能設施,有效利用空間生產電力。除了住宅與公共設施,許多當地工廠也已導入太陽能系統,展現再生能源在各類場域的多元應用。
「Eurasian Co-Development(歐亞共構)」的概念,不僅是地理上的跨區域合作,更代表著價值與技術的相互結合。對 SolarNRG 而言,這樣的模式是回應能源轉型需求的實際行動,也為亞太地區的綠能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行路徑。
延伸閱讀:新能源國際論壇》國土面積小又缺勞動力,以色列如何做到「農電共生」:開拓綠能又兼顧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