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碳費與免徵額如何計算
有關碳費外界關注的有幾項重點,首先就是碳費是以「收費排放量」乘以「費率」來計算。如果以公式來表達,碳費=(總排放量-K)×碳洩漏風險係數×費率,其中的「K值」(免徵額)以及「碳洩漏風險係數」則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非屬於高碳洩漏風險產業適用,K值就等於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也就是直接可享有全部免徵額度,而碳洩漏風險係數則設定為1。
圖片來源:環境部
但如果是鋼鐵、水泥等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則K值為零,但是碳洩漏風險係數則依照0.2、0.4、0.6分成3期來計算,換言之,這種機制是為了避免企業因為規避高額碳費,而將產能轉移至其他沒有碳定價的國家,而導致碳洩漏風險,所以給予三階段來調適,而因為已經給了風險係數上的優惠,所以免徵額K值就為零。
而碳費當中最關鍵也是爭議最大的費率問題,原本在今年6月就要公布,但因各界意見分歧,可能延至今年10月底才會公布,部分產業界擔心碳費過高恐大幅提高企業成本影響經營,
編按:環境部已於10月7日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確定碳費的一般費率為每公噸300元。企業若選擇最高標準的自主減量計畫,可享受優惠費率:行業別指定削減率(優惠費率A)為每公噸50元,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優惠費率B)為每公噸100元。
但因為近年歐盟及國際大企業推動潔淨供應鏈要求越來越嚴格,未來美日主要國家也將推出類似歐盟CBAM機制,以國際品牌代工為主的我國中小企業低碳轉型已經是生存關鍵;
再加上淨零的目標年達成時程逐漸迫近,為了讓企業「碳有感」,因此目前政府傾向採「先低後高」,也就是碳費恐怕沒有「開低走低」的現實條件。而碳費成本占獲利比重較高的企業,勢必會朝向爭取「自主減量」優惠費率的因應策略。(延伸閱讀:台泥張安平籲碳費須配套台版CBAM!彭啟明鬆口:明年進口水泥、鋼筋須申報碳排)
自主減量計畫可有優惠費率
費率除一般公訂價外,目前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繳碳費的企業可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所謂「優惠費率」,但是要達成減量計畫目標才能適用,也就是只要企業有意願、且確實達標,費率就會盡量壓低,那麼「優惠費率」是什麼?
這個部分是如果企業有能力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就有機會適用一個超低的優惠費率,而優惠費率又可分為兩種,這個在碳費三大子法之一的「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當中有說明,企業若申請自主減量計畫經環境部審定,
圖片來源:環境部
且採用其中的「行業別指定削減率」目標,可以適用優惠費率A;若是採用「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則可適用優惠費率B;由於前者較為嚴格,因此費率A可望低於費率B,但企業應選擇適合的目標來推動,以免無法達標。
圖片來源:環境部
舉例來說,若碳費一般費率每噸400元,某水泥業公司該年碳排達500萬噸,依照一般費率計算將被課徵20億元碳費;
若申請自主減量計畫「行業別指定削減率」目標,可以適用優惠費率A每噸100元,一年碳費則降到5億元,大幅節省達75%,以上費率數字目前均為假設值,然而低廉的優惠費率預計將會是激勵企業更加強力道大規模減碳的重要關鍵。
圖片來源:環境部
那麼自主減量計畫該如何執行?根據「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首先繳碳費之企業可以申請自主減量計畫,計畫要以2030年設定為減量目標,且計畫當中必須列明採行減量措施之方式、執行規劃及減量成效計算說明,以及逐年進度、相關預算經費及查核點。
其中所謂的「減量措施」則包括:
一、轉換低碳燃料,例如天然氣、生質能、氨氣、氫能等低碳燃料。
二、提升能源效率,例如裝設能源管理資訊系統等其他節約能源措施。
三、使用再生能源或使用國家核發的再生能源憑證。
四、製程改善,還包括碳捕捉及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碳捕捉及再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CCU)等技術應用。
五、負排放技術,例如直接從大氣中移除溫室氣體之技術包括碳捕捉及封存(Direct Air Capture with Carbon Storage, DACCS)、生質能與碳捕捉及封存(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等技術應用。
台灣與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該如何接軌
外界最關注的除了費率高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我國碳費徵收制度未來會如何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接軌,跟據CBAM於2023年5月16日刊登在歐盟公報的法案最終文本,以及5月17日正式生效的文本說明,該產品如已在生產國實際支付碳價(碳稅、碳費、排放交易等),
可提出證明文件予以扣除,而我國的碳費屬於歐盟CBAM定義的碳價形式之一,如可順利予以抵扣,此對國內碳費的推動實施及降低企業碳成本可謂一大助力。(延伸閱讀:碳費可扣抵歐盟CBAM,具體抵多少?環境部將派員駐歐,掌握最新發展)
未來碳費的「K值」可望逐步降低,從年排放量2.5萬噸降至1.5萬噸,或1萬噸,且費率也將階段性調升,加上政府可望將業者投入節能減碳設備納入投資抵減項目當中,碳績效管控將正式導入企業核心經營決策成為重要的投資、財務及風險策略。
碳費驅動第三方驗證及節能需求
碳費開徵的第一波影響雖然是大企業及電力、燃氣、鋼鐵、水泥、造紙等特定產業,但是政府將積極鼓勵排碳大戶可以「以大帶小」帶動非碳費收費企業來進行減量,這也將是未來碳費機制的一大亮點。
雖然中小企業尚未受到碳費直接影響,但大企業應引導供應鏈企業轉型採用低碳零組件材料或設備,達到實質減碳的效益,包括內部碳盤查及第三方驗證相關的資源需求將會越來越迫切;
協助中小企業培養完整的碳管理及節能管理解決方案的規劃能力,協助強化培訓碳管理人才,並導入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 ICP)成為企業減碳利器,持續推動減碳績效取得第三方國際認證,碳費機制的鳴槍起跑,也驅動企業正式進入「碳管理」時代。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永續金融發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