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島核災10年了...前首相菅直人告白:核電真的便宜到需要國民賭命嗎?
儘管「廢核」的聲浪日益升高,經濟界等團體仍強烈主張核電必要論。我們也曾經看過媒體報導經濟界的意見領袖發表「不可能零核電」言論,不禁令人質疑,這應該是相信核電安全神話─「不會發生重大核災」,才會有的發言,否則怎麼能假裝福島核災從沒發生過似地說出這種話。
就在 ESG 紛紛成為台灣主流財金雜誌的封面主題報導之際,一家營收超過 1500 億且有不錯獲利的公司,來電告訴我一個令人錯愕的消息:新上任...
是什麼讓社會責任投資從邊陲一躍而至資本主義投資的核心?答案是底線獲利!
「就我們了解,這應該是國內船運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說話的,是長榮海運的一位資深主管,他的語氣裡,難免夾雜一些驕傲;但,驕傲感終究只是配角,...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為求方便經常直接使用店家提供的外帶紙杯,但因紙杯內部有層塑膠淋膜,因此無法完全被回收、並不環保。
「淨零銀行聯盟」宣布停止運作!這個原本致力於推動金融業脫碳、引領全球氣候融資的國際聯盟,在政治與市場壓力下屢遭重挫。隨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反...
氣候變遷不只衝擊糧食供應與能源系統,連我們的日常飲食也正在受到影響。一份刊登於《Nature》的新研究揭示,隨著氣溫上升,人們會無意識地攝取...
今周刊編按:聞名全球的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其母公司巨大集團近日陷入勞工人權爭議。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於9月下旬對巨大發布「暫扣令」,...
氣候災難一再重創全球經濟,本就財務困窘的國家更是深受其害。然而,傳統風險評估模型難以呈現各國面對氣候衝擊的真實處境。為此,美國哥倫比亞氣候學...
中央研究院於9月16日舉行記者會,由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歷時20年打造出全球首例「雙固碳系統」的新型植物固碳機制,這不僅是自然界未曾演...
今周刊編按:跨國環團發布報告揭露,台灣成為俄羅斯輕油的最大買家,其中台塑石化進口俄國輕油的依賴度由俄烏戰爭前的9%暴增至90%。由於俄羅斯高...
俄烏戰爭以來重創「歐洲穀倉」烏克蘭的小麥出口,進而引發嚴峻的全球糧食危機。然而,來自西非、耐旱的穀物 Fonio,及多年生的 Kernza,...
碳移除技術(Carbon dioxide removal,CDR)逐漸受到各國重視,11月登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將首度設立專屬展...
職場女性即使表現優異,仍常因婚姻、家庭或人生轉折陷入迷惘。工程師出身的謝瑞珊,在擔任獵人頭顧問的十年間,看見許多女性徬徨於職涯關卡,因而創立...
英國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10月1日辭世,享壽 91 歲。她以一生觀察黑猩猩,顛覆科學界對人類與動物的認知,後來更...
花蓮堰塞湖潰壩,奪走18條人命,更沖出中央、地方政府災防橫向溝通、垂直整合的漏洞。 捲起袖子救災之餘,更要回頭檢視防災演練、法規制度破...
今週刊編按:紐約氣候週 9 月 28 日落幕,與同在紐約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大會上直言氣候變遷是「世界...
經濟部9月26日公布「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提出未來10年(2025年~2034年)用電需求評估與電源開發規劃。在考量AI科技發...
夏季似乎變得越來越長,日本許多企業開始提倡,一年不再只有四季,應該在夏、秋之際新增「猛暑」,改成一年五季。「猛暑日」是日本氣象廳在2007年...
近幾年台灣的音樂活動蓬勃發展,戶外音樂祭遍地開花,吸引許多樂迷一同參與。與此同時,極端天氣事件也來參一腳,2024年原訂在台南舉行的浪人祭因...
9月27日,「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正式啟用,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花蓮縣副環保局副局長王志惠、花蓮縣和平三個部落村長一同出席剪綵。
在現代社會中,追求永續生活已成許多人共同目標。然而,如何將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卻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
國際永續專業網站 edie 於今年 8 月 發布最新洞察報告《2025 年永續報告與溝通洞察》(Sustainable Reporting ...
日本今年夏天的熱,相信很多人都已親身體會,過去三年,日本除了冬天,其餘三個季節溫度都一年比一年高。日本暖化速度超過全球平均,如果氣候變遷持續...
企業永續的概念包含環境(E)、社會(S)、治理(G)三大面向,隨著法令要求和社會永續意識提升,台灣企業也愈加積極地投入ESG永續實踐,而企業...
英國政府近期宣布,購買車價不超過3.7萬英鎊的新電動車,可獲最高3750英鎊補貼,總額達6.5億英鎊。然而,多位交通政策與氣候變遷學者指出,...
「松川從台北總部出發,把創新的能量一路帶到嘉義這片土地。」松川精密公司副董事長吳頌仁娓娓道來,這家從1974年創立至今超過50年的繼電器大廠...
《今周刊》獲日本最權威的財經雜誌《東洋經濟週刊》授權,摘譯每期重要內容,提供更多全面的國際議題、更前瞻的財經趨勢、更多元的產業動態。
氣候變遷對於生活環境的影響讓人有感,令人意外的是,氣候變遷也對退休金帶來衝擊。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 Justice F...
台灣是四面環海,海鮮應該是台灣人日常餐桌的一員,但有七成以上的海鮮是進口的,不但運輸高碳排,更沒有直接嘉惠於本地的漁民供應者。這也反映出一個...
今周刊編按:生物多樣性是亟需被實際管理與衡量的資源,然而,如何定價?又由誰來決定價值標準?本文由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柳婉郁,深入探討生物...
碳費將於明年正式收費,環境部今(23日)舉行2025亞洲碳定價論壇,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首年碳費收入預估約40至45億元。鋼鐵、石化、水泥等...
戶外品牌始祖鳥(Arc'teryx)與藝術家蔡國強19日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脈舉行煙火藝術活動,3幕彩色煙花沿著山脊依次燃放,引發生態保護爭議,...
戶外品牌始祖鳥(Arc'teryx)與中國藝術家蔡國強,19日在海拔5500公尺的西藏喜馬拉雅山施放彩色煙火,原本旨在致敬自然,卻引發輿論強...
「董事會對Gogoro(睿能創意)很有信心,不只要在台灣市場站穩,更要透過外銷打開國際格局,打造下一個護國神山!」面對Gogoro營運滿第十...
全球溫室氣體報告正迎來重要轉折。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reenhouse Gas Protocol, GHG Pr...
世界各地野火肆虐,今年占據新聞版面的是南歐,法國、葡萄牙、西班牙這些旅遊勝地,英國也都正在應對失控的火災。但當世界關心這些已開發國家損失多少...
被視為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前哨戰的紐約氣候週(Climate Week NYC)預計9月下旬展開,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台灣...
SBTN(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旨在提供企業科學框架,協助制定自然保護和恢復目標,以應對氣候變遷。自然...
永續資訊揭露正從自願轉向強制,企業在積極推動 ESG 承諾與行動的同時,也面臨「漂綠」風險挑戰。若綠色宣稱與永續標榜未符合事實,可能引發法律...
亞馬遜雨林的旱季越來越乾燥,河流乾枯導致運輸中斷,導致許多部落居民無法及時得到生活補給品。至於為什麼亞馬遜會突然沒雨了,一直關注氣候變遷單一...
2016年成立的台灣公司福寶科技,以自主研發、協助行動不便者或復健人士的「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成功打入全球超過20個市場,但是他的第一個市場...
醫療業淨零挑戰不容小覷,其範疇三占比高達71%,涵蓋供應鏈、運輸與廢棄物管理,過去焚化或掩埋比例也高達85%。環境部政務次長葉俊宏12日於亞...
在不更換食材、不改烹調的前提下,僅透過重新安排菜單順序,就能讓民眾吃得更健康、同時降低碳足跡? 2025年8月11日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於...
台灣大哥大聯手供應鏈響應永續,號召30家供應商復育藍碳。同時啟動3大氣候行動方向,包含強化氣候調適、協助供應商設定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
雀巢宣布與re.green及Barry Callebaut在巴西展開大規模森林復育與農林混作專案,總計覆蓋8,000公頃、植樹1,100萬株...
面對全球淨零挑戰,AI 正成為企業減碳的新利器。電源供應大廠光寶科技與雲端巨頭亞馬遜 9月11日在亞太永續博覽會「AI 淨零新路徑高峰會」上...
氣候變遷與資安威脅日益升高,成為近年企業經營的兩大風險。中央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當企業的生態足跡越高,其資安風險反而越低,揭示永續與資安之間的...
今周刊編按:台灣首例「人工濕地草澤碳匯提升計畫」啟動,永豐餘攜手中華紙漿、高雄市政府與經濟部水利署,共同探索淡水草澤濕地的碳吸存潛力。這項計...
蘋果(Apple)於9日舉行秋季發表會,推出最新Apple Watch Series 11智慧手錶。與過去兩年高調強調產品環境效益不同,今年...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周四(9/11)登場,長榮航空以「綠色天空.攜手同行」為題參展,是國內航空業唯一參展業者。長榮海運則是以「綠色航運 永...
在宜蘭利澤這片充滿歷史與自然美景的土地上,有一段關於傳承與創新的故事。這不僅是一個地方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處的深刻啟示。
全球經貿局勢震盪,美國對等關稅使企業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過去仰賴成本優勢與供應鏈效率模式,正被地緣政治與貿易規範重新定義,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漁業和水產養殖相較陸上畜牧而言,是更低碳的蛋白質獲取方式,近年需求量也持續上升,不過考量到法規緩慢且未強制轉型,其碳排放仍不可忽視,台灣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