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豆腐乳、米鬆餅…創造最短碳足跡餐桌 3歲離鄉南北漂,料理風土美味帶她真正歸鄉!

豆腐乳、米鬆餅…創造最短碳足跡餐桌 3歲離鄉南北漂,料理風土美味帶她真正歸鄉!

在宜蘭深溝村,有一間名為「穗穗念」的綠色餐廳,主理人朱美虹在深溝出生、臺北長大,二十年前回歸故鄉開始農村生活,對食物、風土與文化的深刻探索,...

詳全文
不到60國領袖出席、美國不派官方代表!COP30遭批「最具排他性峰會」,全球氣候合作如何繼續?

不到60國領袖出席、美國不派官方代表!COP30遭批「最具排他性峰會」,全球氣候合作如何繼續?

COP30背景》距離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 開幕僅剩不到一週,會前氣氛卻比預期低迷。今年適逢《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原本應是各國檢視減碳進...

詳全文
COP30倒數,千人「為氣候而走」!竹子舞台、零碳電力打造低碳遊行,回應NDC3.0與氣候調適挑戰

COP30倒數,千人「為氣候而走」!竹子舞台、零碳電力打造低碳遊行,回應NDC3.0與氣候調適挑戰

聯合國氣候大會 COP30 將於11月中在巴西登場,全球將檢視《巴黎協定》十週年來的減碳進展。台灣公民社會也以行動回應,由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詳全文
韓國成立「氣候能源環境部」!減碳、電力與環境任務一肩扛,如何擺脫多重角色的「四難困局」?

韓國成立「氣候能源環境部」!減碳、電力與環境任務一肩扛,如何擺脫多重角色的「四難困局」?

4月剛上任的韓國李在明政府展開首波改組。10月1日起,大部分能源業務將併入環境部,成為新的「氣候能源環境部」。 這是韓國首度讓能源業務...

詳全文
全球資源每年僅6.9%被再利用!《2025 循環落差報告》揭5大趨勢:循環經濟如何走出線性困局?

全球資源每年僅6.9%被再利用!《2025 循環落差報告》揭5大趨勢:循環經濟如何走出線性困局?

根據 Circle Economy 與 Deloitte Global 共同發布的《2025 年循環落差報告》(Circularity Ga...

詳全文
循環經濟產值逾1600億!環境部「2050循環經濟路徑圖」首亮相,3大目標推動經濟成長與資源脫鉤

循環經濟產值逾1600億!環境部「2050循環經濟路徑圖」首亮相,3大目標推動經濟成長與資源脫鉤

環境部22日首度公開「2050台灣循環經濟路徑圖」草案。環境部估算,循環經濟貢獻1/3綠色產值,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環境部草擬的2050年...

詳全文
碳會計重大改革!全球19家企業共推「碳排放帳冊」,避免重複計算,讓減碳更透明、更一致

碳會計重大改革!全球19家企業共推「碳排放帳冊」,避免重複計算,讓減碳更透明、更一致

全球碳排放會計新倡議「Carbon Measures」近日宣布將成立獨立專家小組,以協助設計並指導其碳會計制度的發展。該組織由多家大型能源與...

詳全文
從灰濛濛到藍天,高雄的空氣變好了! 改善空污,你可能不知道的幾件事!

從灰濛濛到藍天,高雄的空氣變好了! 改善空污,你可能不知道的幾件事!

曾經,煙囪林立是高雄最鮮明的城市印象,「空污重災區」的標籤也長期烙印在這座港都身上。然而近年來,高雄正悄悄轉變,不只城市風貌大幅翻新,就連過...

詳全文
還海行動追蹤日記》海草復育成功開花!下一步挑戰「結果」保種,卵葉鹽草竟藏健康食品潛力

還海行動追蹤日記》海草復育成功開花!下一步挑戰「結果」保種,卵葉鹽草竟藏健康食品潛力

一株株橢圓葉片的海草隨波搖曳,構成看不見的碳匯森林。為守護這片珍貴的藍碳資源,今周刊「還海行動計畫」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與台大生命科學...

詳全文
論壇/COP30全球公正轉型政策有望進化,台灣國家行動計畫可否落實公正轉型2.0?

論壇/COP30全球公正轉型政策有望進化,台灣國家行動計畫可否落實公正轉型2.0?

COP30觀點》第30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COP30)將在巴西亞馬遜雨林的港口城市貝倫(Belém)登場。本屆大會適逢《巴黎協定》...

詳全文
COP30四大重點一次看!NDC3.0這個重大改變,可能關乎台灣未來碳價格

COP30四大重點一次看!NDC3.0這個重大改變,可能關乎台灣未來碳價格

COP30觀點》本屆COP 30(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30)聯合國氣候峰會,將從11月10日起,在巴西城市的...

詳全文
投書》COP30前夕,11/1為氣候而走:落實污染者付費,台灣不能再拖

投書》COP30前夕,11/1為氣候而走:落實污染者付費,台灣不能再拖

2025年是《巴黎協定》通過的十週年,也是台灣碳定價政策正式啟動的第一年。十年間,全球碳定價版圖持續擴張。根據世界銀行(2025)最新報告,...

詳全文
路透社2025全球永續大獎揭曉!這家台廠獲「淨零營運轉型」、「供應鏈減碳」雙料冠軍

路透社2025全球永續大獎揭曉!這家台廠獲「淨零營運轉型」、「供應鏈減碳」雙料冠軍

路透社2025全球永續大獎(Reuters Global Sustainability Awards 2025)揭曉,台灣廠牌歐萊德獲得「淨...

詳全文
國泰金「集團總動員」拚永續,總座李長庚兼任永續長:發展自然金融市場,帶動資金投入氣候行動

國泰金「集團總動員」拚永續,總座李長庚兼任永續長:發展自然金融市場,帶動資金投入氣候行動

國泰金控近年積極布局永續轉型,總經理李長庚24日出席「2025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時表示,國泰金推動永續已成「集團總動員」,從再生能源投融資...

詳全文
瀕危物種成海上期貨!一晚進帳上百萬... 從小看阿公捕鰻,開啟她研究鰻文化

瀕危物種成海上期貨!一晚進帳上百萬... 從小看阿公捕鰻,開啟她研究鰻文化

「鄉下孩子就是放野到處跑,下課在稻田裡打棒球,冬天跟著阿公去海邊捕鰻苗。」目前在台大漁業推廣委員會、航空業任職的捕鰻職人第三代林芷晴,童年與...

詳全文
「拒絕加班遭扣薪」涉強迫勞動!全台首份跨產業移工調查,3大建議促企業落實GRI永續準則

「拒絕加班遭扣薪」涉強迫勞動!全台首份跨產業移工調查,3大建議促企業落實GRI永續準則

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日前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以涉及強迫移工勞動發布暫扣令,此事件使台灣長期存在的移工人權與強迫勞動問題再度成為國...

詳全文
風災農損有補助、種電卻要兩頭賠!丹娜絲颱風吹毀12萬片太陽能板,也吹出光電回收機制哪些問題?

風災農損有補助、種電卻要兩頭賠!丹娜絲颱風吹毀12萬片太陽能板,也吹出光電回收機制哪些問題?

丹娜絲風災吹出12.1萬片受損光電板,原預計2031年才會出現的光電板退役潮,如今被迫提前面對。民進黨立委陳瑩20日表示,光電板處理量能不足...

詳全文
全球首家獲再生有機認證美妝品牌!克蘭詩如何以永續策略,在市場降溫中突圍創下709億台幣營收?

全球首家獲再生有機認證美妝品牌!克蘭詩如何以永續策略,在市場降溫中突圍創下709億台幣營收?

據《麥肯錫時尚:美妝 2025報告》,全球 4,410 億美元的美妝產業都在從「輕鬆成長」邁入「複雜的新階段」,如今正顯現出降溫的跡象,20...

詳全文
挺電動機車卻買不下手?SMAT調查:電動機車市售比僅6.8%,離政府20%目標仍遙遠!關鍵卡在補助?

挺電動機車卻買不下手?SMAT調查:電動機車市售比僅6.8%,離政府20%目標仍遙遠!關鍵卡在補助?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20日公布《電動機車政策 2025 民意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民眾要求政府應更積極推動電動機車相關政...

詳全文
以行動實踐科技與自然共生--技嘉科技的永續里程

以行動實踐科技與自然共生--技嘉科技的永續里程

隨著地球自然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受到嚴峻挑戰,技嘉科技承諾從自身營運採取行動,響應「2050零毀林」、達成「自然零淨損失及淨值正效益」的願景,串...

詳全文
COP30倒數,全球NDC3.0盤點!巴黎協定十年後,各國2035減碳承諾揭示哪些關鍵挑戰?【分析】

COP30倒數,全球NDC3.0盤點!巴黎協定十年後,各國2035減碳承諾揭示哪些關鍵挑戰?【分析】

COP30背景》2025年是「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巴黎協定不僅設計每五年更新一輪的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詳全文
自綠生活節》從洗衣到消費,我們都在影響海洋!海保署長陸曉筠:多一點「自綠」行動,就能帶來改變

自綠生活節》從洗衣到消費,我們都在影響海洋!海保署長陸曉筠:多一點「自綠」行動,就能帶來改變

即使生活在都市、看不見海,日常中看似微小的行為,都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長期且難以復原的影響。海洋保育署長陸曉筠表示,海洋永續必須從生活開始,每...

詳全文
自綠生活節》F.F.O熱力開唱、大霈化身自綠生活大使!今周刊號召從生活到海洋,共倡永續行動

自綠生活節》F.F.O熱力開唱、大霈化身自綠生活大使!今周刊號召從生活到海洋,共倡永續行動

面對氣候變遷與節節升高的氣溫,永續行動不能只是口號,而是應該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今周刊響應聯合國「ACT NOW」12項個人氣候行動,舉辦「...

詳全文
當ESG成為企業的「必要資本」,綠色新創投資,誰能寫出下一個成長故事?

當ESG成為企業的「必要資本」,綠色新創投資,誰能寫出下一個成長故事?

綠學院的朋友們,多年不見!2017年Green Impact Lab剛成立時,綠學院曾經出了一些文章預測綠色創業的方向,這幾年綠色產業的發展...

詳全文
長榮空服員離世/總座率隊鞠躬道歉:她的離開也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啟動4精進作為「讓遺憾不再重演」

長榮空服員抱病離世掀檢討!總座率高層鞠躬道歉:即刻啟動4大精進作為「讓遺憾不再重演」

「我要先為孫小姐不幸離世,為社會帶來的紛紛擾擾,向家屬及社會大眾表達最深的歉意。」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週五(10/17)沉痛表示。

詳全文
藍碳治理怎麼推?從「先做健檢」開始 海委會報告揭4大挑戰 三階段行動打開亞太碳市場

藍碳治理怎麼推?從「先做健檢」開始 海委會報告揭4大挑戰 三階段行動打開亞太碳市場

台灣四面環海,政府正積極推動海洋藍碳成為淨零生力軍。海洋委員會15日在「亞太區域氣候政策納入藍碳能力建構研習營」中發布「亞太區域藍碳政策初步...

詳全文
高溫與空污是心血管疾病隱形殺手!保誠攜手臺師大發布白皮書,揭氣候變遷健康危機

高溫與空污是心血管疾病隱形殺手!保誠攜手臺師大發布白皮書,揭氣候變遷健康危機

全球暖化加劇,高溫與極端天氣事件愈發頻繁,民眾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漸提升,但多半忽略了它對「健康」帶來的直接衝擊。 保誠人壽與國立臺灣師...

詳全文
獨家調查》IFRS新規衝擊、轉型痛點一次看 國際品牌挺ESG 帶動逾8成台廠完成碳盤查

企業減碳永續調查》IFRS新規、國際品牌壓力升溫!ESG成台廠生存考題,碳盤查後的永續轉型痛點是什麼?

在海外客戶要求與IFRS永續揭露標準推動下,國內機構與企業皆愈發重視永續策略。 但根據《今周刊》「企業減碳永續調查」顯示,企業雖然整體...

詳全文
永續管理師必讀》TNFD首份狀態報告揭3大趨勢!自然風險吹進CFO辦公室,企業如何迎戰「自然正向」時代?

永續管理師必讀》TNFD首份狀態報告揭3大趨勢!自然風險吹進CFO辦公室,企業如何迎戰「自然正向」時代?

數十年來,「自然」在企界往往被視為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一項出於善意、但與核心財務策略關係不大的題目。然而,全球經濟對自然的深度依賴,正以前所...

詳全文
打擊快時尚浪費!歐盟通過紡織品EPR新法,要求生產商支付回收成本,成衣出口國如何化挑戰為商機?

打擊快時尚浪費!歐盟通過紡織品EPR新法,要求生產商支付回收成本,成衣出口國如何化挑戰為商機?

今周刊編按:經過數年討論,歐盟議會9月終於批准了減少歐盟範圍內食品浪費的新措施,並要求紡織品生產商支付更多的回收成本。 根據新規定,所...

詳全文
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返台猝逝!從職場健康剖析長榮航空的ESG治理缺口,企業永續該如何補課?

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返台猝逝!從職場健康剖析長榮航空的ESG治理缺口,企業永續該如何補課?

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9月底執勤米蘭返台航班後,因工作期間身體不適,返台後於10月10日不幸離世。這起事件引發社會對航空業工時、健康與勞動...

詳全文
美國反對全球海運碳定價,揚言制裁支持國!IMO淨零框架表決在即,將如何改變航運業減碳布局?

美國反對全球海運碳定價,揚言制裁支持國!IMO淨零框架表決在即,將如何改變航運業減碳布局?

今周刊編按:為加速全球航運業邁向淨零轉型,國際海事組織(IMO)提出「淨零框架協議」Net Zero Framework, NZF),規劃建...

詳全文
矽谷熱議「馬斯克管理法」!只跟工程師對話、大搞魅力崇拜,為何連加密創投傳奇都推崇?

矽谷熱議「馬斯克管理法」!只跟工程師對話、大搞魅力崇拜,為何連加密創投傳奇都推崇?

在科技資本界,幾乎沒有人比Marc Andreessen更具「時代預言家」的份量。這位Netscape共同創辦人、Andreessen Ho...

詳全文
ISO 推出全球首個生物多樣性標準!自然風險成企業治理新挑戰,新標準助企業評估風險、強化營運韌性

ISO 推出全球首個生物多樣性標準!自然風險成企業治理新挑戰,新標準助企業評估風險、強化營運韌性

面對日益升高的自然風險,「生物多樣性」正成為企業永續的新焦點。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近日發布全球首個聚焦生物多樣性的國際標準「ISO 17...

詳全文
咖啡不用外帶杯,用餅乾杯! 三名女大生永續小革命 獲台積電築夢計畫 

咖啡不用外帶杯,用餅乾杯! 三名女大生永續小革命 獲台積電築夢計畫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為求方便經常直接使用店家提供的外帶紙杯,但因紙杯內部有層塑膠淋膜,因此無法完全被回收、並不環保。

詳全文
美廉社門市電子標籤它做的!「雲創通訊」靠本土優勢吃下大單,再瞄準智慧零售成長商機

美廉社電子標籤他做的!雲創通訊從歐洲打回台灣,用智慧技術讓零售與倉管更省時、更聰明

當歐美日零售業早已導入電子標籤,剛起步的台灣市場仍有大量機會。 本土新創雲創通訊憑藉客製化服務與在地速度優勢,從法國打回台灣零售通路,...

詳全文
CEO帶頭拚:永續績效決定我10%變動薪資  ESG短期難變現  華碩祭三招「危轉機」

華碩CEO帶頭拚ESG!將10%薪資交給永續績效決定,3招破解科技業永續難題

講究快速回應市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品牌廠面對ESG的永續任務,總是挑戰重重;華碩電腦長期制定永續策略,積極將風險化為機會。

詳全文
你變胖的元凶可能是氣溫上升!《Nature》研究揭驚人關聯:氣溫每升1°C,人平均多吃0.7公克糖

你變胖的元凶可能是氣溫上升!《Nature》研究揭驚人關聯:氣溫每升1°C,人平均多吃0.7公克糖

氣候變遷不只衝擊糧食供應與能源系統,連我們的日常飲食也正在受到影響。一份刊登於《Nature》的新研究揭示,隨著氣溫上升,人們會無意識地攝取...

詳全文
淨零銀行聯盟宣布解散!全球銀行巨頭紛紛收回氣候承諾,氣候金融會迎來務實轉型還是倒退?

淨零銀行聯盟宣布解散!全球銀行巨頭紛紛收回氣候承諾,氣候金融會迎來務實轉型還是倒退?

「淨零銀行聯盟」宣布停止運作!這個原本致力於推動金融業脫碳、引領全球氣候融資的國際聯盟,在政治與市場壓力下屢遭重挫。隨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反...

詳全文
巨大捲入強迫勞動風波!歐盟CSDDD倒數上路,專家提5大行動助台灣企業避免斷鏈失單

巨大捲入強迫勞動風波!歐盟CSDDD倒數上路,專家提5大行動助台灣企業避免斷鏈失單

今周刊編按:聞名全球的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其母公司巨大集團近日陷入勞工人權爭議。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於9月下旬對巨大發布「暫扣令」,...

詳全文
全球20億人住在氣候風險紅區!「氣候融資脆弱指數」出爐,哪些國家最容易受衝擊?

全球20億人住在氣候風險紅區!「氣候融資脆弱指數」出爐,哪些國家最容易受衝擊?

氣候災難一再重創全球經濟,本就財務困窘的國家更是深受其害。然而,傳統風險評估模型難以呈現各國面對氣候衝擊的真實處境。為此,美國哥倫比亞氣候學...

詳全文
植物固碳新革命!中研院首創「二碳植物」,固碳效率提升50%,葉片種子可成永續燃油與糧食救星

植物固碳新革命!中研院首創「二碳植物」,固碳效率提升50%,葉片種子可成永續燃油與糧食救星

中央研究院於9月16日舉行記者會,由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歷時20年打造出全球首例「雙固碳系統」的新型植物固碳機制,這不僅是自然界未曾演...

詳全文
台塑被點名!台灣成全球最大俄國輕油買家,跨國環團警告晶片恐被戰爭污染

台塑被點名!台灣成全球最大俄國輕油買家,跨國環團警告晶片恐被戰爭污染

今周刊編按:跨國環團發布報告揭露,台灣成為俄羅斯輕油的最大買家,其中台塑石化進口俄國輕油的依賴度由俄烏戰爭前的9%暴增至90%。由於俄羅斯高...

詳全文
啤酒產業的永續新解方?耐旱穀物不只能修復土壤、減碳,還能創造逾8千萬元公平貿易經濟

啤酒產業的永續新解方?耐旱穀物不只能修復土壤、減碳,還能創造逾8千萬元公平貿易經濟

俄烏戰爭以來重創「歐洲穀倉」烏克蘭的小麥出口,進而引發嚴峻的全球糧食危機。然而,來自西非、耐旱的穀物 Fonio,及多年生的 Kernza,...

詳全文
COP30 碳移除首設獨立展館!ICVCM 通過 6 項新方法學,全球碳市場迎來新階段

COP30 碳移除首設獨立展館!ICVCM 通過 6 項新方法學,全球碳市場迎來新階段

COP30背景》碳移除技術(Carbon dioxide removal,CDR)逐漸受到各國重視,11月登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

詳全文
職場女性為何常陷迷惘?她憑10年獵人頭經驗,陪伴逾4000位女性成長,奪渣打女力創業獎首獎

職場女性為何常陷迷惘?她憑10年獵人頭經驗,陪伴逾4000位女性成長,奪渣打女力創業獎首獎

職場女性即使表現優異,仍常因婚姻、家庭或人生轉折陷入迷惘。工程師出身的謝瑞珊,在擔任獵人頭顧問的十年間,看見許多女性徬徨於職涯關卡,因而創立...

詳全文
「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珍古德從黑猩猩研究之母到環境教育行動家,留給年輕人的3大啟示

「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珍古德從黑猩猩研究之母到環境教育行動家,留給年輕人的3大啟示

英國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10月1日辭世,享壽 91 歲。她以一生觀察黑猩猩,顛覆科學界對人類與動物的認知,後來更...

詳全文
花蓮堰塞湖奪命悲劇!十幾年防災兵推徒具形式?中央、地方資源對接斷鏈,未來該如何避免?

花蓮堰塞湖潰壩奪18命!還原47小時前關鍵會議,災防漏洞在哪?中央地方為何斷鏈,未來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花蓮堰塞湖潰壩,奪走18條人命,更沖出中央、地方政府災防橫向溝通、垂直整合的漏洞。 捲起袖子救災之餘,更要回頭檢視防災演練、法規制度破...

詳全文
紐約氣候週落幕!歐盟加碼再生能源,川普卻斥「氣候變遷是騙局」、砍 130 億美元補貼,全球綠能投資如何受影響?

紐約氣候週落幕!歐盟加碼再生能源,川普卻斥「氣候變遷是騙局」、砍 130 億美元補貼,全球綠能投資如何受影響?

今週刊編按:紐約氣候週 9 月 28 日落幕,與同在紐約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大會上直言氣候變遷是「世界...

詳全文
【圖解】經濟部最新電力供需報告:未來10年用電年均增1.7%,2026再生能源目標20%,夜間供電仍仰賴燃氣

【圖解】經濟部最新電力供需報告:未來10年用電年均增1.7%,2026再生能源目標20%,夜間供電仍仰賴燃氣

經濟部9月26日公布「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提出未來10年(2025年~2034年)用電需求評估與電源開發規劃。在考量AI科技發...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