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COP16倒數》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將登場,基金籌措僅達1%...主辦國遇害環保人士竟創新高

COP16倒數》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將登場,基金籌措僅達1%...主辦國遇害環保人士竟創新高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COP16官網 日期:2024-10-08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第16次締約方大會(COP16)將於21日在哥倫比亞召開,主辦國環境部長穆罕默德表示,希望達成涵蓋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和沙漠化的統一協議。

然而,COP15會議上設立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基金目標為2025年籌集200億美元,但現僅籌得約2億美元,進度僅達1%,進展緩慢,且2023年哥倫比亞是全球環保人士遇害最多的國家,令人憂心。

COP16主辦國:將投資逾1兆元用於氣候項目

 

哥倫比亞將於10月21日主辦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第16次締約方大會(COP16),哥倫比亞環境部長穆罕默德(Susana Muhamad)表示,該國希望推動一項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的統一承諾。

 

統一承諾指的是,整合目前聯合國的三項環境公約(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和沙漠化),由於每項議題的談判和承諾都分開進行,若三個公約重複相同的事情,相當浪費時間,還可能錯失產生協同效應的機會。穆罕默德認為,這對資源不多的開發中國家來說耗時費力,而這些資源本就能投入於制訂一個統一計畫。

 

路透社報導,穆罕默德進一步指出,這些協同效應包括停止毀林,因為毀林不僅破壞生物多樣性,也是許多拉丁美洲國家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她表示,哥倫比亞可能在明年巴西舉行的COP30氣候大會前,就推動這一計畫。

 

哥倫比亞環境部長穆罕默德(Susana Muhamad)致辭畫面。圖片來源:IG/@susana.muhamad

 

為了支持該倡議,哥倫比亞也在上週宣布一項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8兆元)的投資計畫,以幫助該國進行清潔能源轉型、擺脫化石燃料,以及發展生態旅遊產業。

 

除此之外,哥倫比亞也在推動將人權置於環境計畫核心的理念,並將在 COP16上發起「與自然和平共處」(Peace with Nature coalition)聯盟。穆罕默德表示,「我們真的認為,照顧大自然、與大自然重新連結,以及和不同民族共同保護大自然都有助於建立和平,也將使我們在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時更有韌性。」

 

國際生物多樣性基金 2年籌集進度僅1%

 

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資金也在不斷增加。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顯示,2022年用於保護和恢復自然的發展資金從2021年的111億美元(約新台幣3,572億元)增長到154億美元(約新台幣4,956億元)。

 

這一增長主要來自開發銀行,對該項目提供優惠的貸款條件,資金從2021年的27億美元(約新台幣868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57億美元(約新台幣1,834億元)。

 

開發銀行(development banks)是由政府或多國政府共同出資成立的特殊金融機構,旨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它們主要為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提供優惠貸款,重點支持基礎設施、農業、教育等領域的項目。

 

與商業銀行不同,開發銀行不以盈利為主要目標,而是致力於減少貧困、改善民生。除提供資金外,這些機構還經常提供技術援助和政策建議,在全球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是著名的開發銀行實例。

 

根據OECD的報告,提出全球生物多樣性融資的最大來源為OECD旗下發展援助委員會(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藍色),近來成長最快的則是國際開發銀行(綠色)。圖片來源:OECD

 

然而,這些資金大多以優惠貸款的形式提供,而不是贈款。對於已經負債累累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否應該為氣候和自然行動提供貸款融資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開發中國家和環保人士近年來多呼籲以贈款形式發放更多資金。

 

在即將舉行的COP16會議上,增加生物多樣性保護資金將是一個關鍵議題。各國面臨著到2025年籌集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35億元)的挑戰,這是兩年前在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COP15會議上達成的目標。(延伸閱讀:保護地球有共識,但生物多樣性資金仍有歧異....COP15 帶來什麼訊息、後續有哪些影響?)

 

為了籌集資金,各國政府在COP15上同意在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 GEF)下設立一個新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基金(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fund)。然而,該基金迄今為止只收到約2億美元。

 

亞洲和拉丁美洲是接收生物多樣性融資最多的地區,但其中大部分資金源於貸款。圖片來源:OECD

 

但,哥倫比亞竟是環保人士最危險的國家?

 

哥倫比亞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數千種珍稀動植物在此繁衍。然而,根據英國倡議組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報告,2023年哥倫比亞是全球環保人士遇害最多的國家,總計79人遭到殺害。

 

自2012年全球見證開始記錄這類事件以來,哥倫比亞不僅是環保人士遇害總數最多的國家(461人),2023年的79人更創下單一國家一年內的最高紀錄。

 

全球見證還指出,2023年全球共有196名環保人士遇害,其中85%發生在拉丁美洲,且案件多與亞馬遜雨林的毒品交易和非法砍伐有關。

 

2023年前十大環境人士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圖片來源:全球見證年度報告Missing voices

 

哥倫比亞左派總統佩特羅(Gustavo Petro)自2022年上台後就曾表示,政府將優先保護哥倫比亞的環境。他呼籲富國以取消外債來換取對亞馬遜雨林地區的保護。

 

根據環境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哥倫比亞的森林砍伐面積下降了36%,降至23年來的最低水平。特別是在亞馬遜地區,森林砍伐面積下降了38%,從2022年的712平方公里降至443平方公里。

 

「這是個好消息,但我們不能說戰鬥已經勝利了。」穆罕默德警告,儘管政府計劃推出打擊環境犯罪、加強機構建設和與社區合作預防森林砍伐的計劃有所成效,但近期受到聖嬰現象(El Nino)影響,南美洲遭遇嚴重的旱災,已使部分森林撫育工作出現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