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灣半數珍稀物種不在保護區!想提升生物多樣性,就要做公民科學,但如何拉農民一起做生態調查?

台灣半數珍稀物種不在保護區!想提升生物多樣性,就要做公民科學,但如何拉農民一起做生態調查?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慈心基金會 日期:2024-08-07

臺灣有55%的珍稀物種生活在保護區以外的地區,包含農田、淺山與濕地,若能整合農友在田間觀察物種活動的資訊,將為臺灣生態調查提供珍貴紀錄。

慈心基金會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於今(6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合作推廣農友使用「愛自然iNaturalist」平台上傳田間生態記錄,透過公民科學家的鑑定或AI圖像識別技術,協助農友識別物種,公開呈現農場生態現況。

為何生態觀察,少不了農友?

 

農田環境擁有眾多珍稀物種,但因面積廣大,一般生態調查不容易觸及。慈心基金會推動綠色保育標章14年來,在協助綠保農友進行物種保育及棲地營造等工作的同時,也開始記錄田間生態。

 

綠色保育標章與有機標章最大的差異在於,綠保標章在進行農業作為時,同時關顧田區生態物種或生活棲地的保育和維護。

 

儘管每位農友加入綠保行列的目的不同,但農田生態與農耕工法息息相關,因此只能依靠農友第一線的觀察和記錄;這些重要的農田生態資料極為珍貴,卻大多存放在農友的手機或電腦,難以分享給社會大眾。

 

慈心基金會為綠保農友進行 iNaturalist 推廣課程。圖片來源:慈心基金會

 

為此,慈心基金會於2024年初偕同22戶綠保農友,透過「愛自然iNaturalist」,提供逾8,000筆田區生態記錄,並藉由透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協助,發現近1,800種生態物種,大大鼓舞綠保農友及生態專家。

 

此外,田間生態記錄不但能夠幫助農友看見田區工法對物種的影響,也能激發農友轉變心態,從被動記錄轉為主動對農田生態感興趣,進而產生保護田間生態的意願,讓綠色保育精神成為農友對田間生態的使命感。

 

綠色保育標章農友在農耕作為時會同時關顧田間生態並記錄,圖為農友林永堅在自家農場拍攝到的黑翅鳶。圖片來源:順月農園

 

描述從「有鳥」到「白頭翁」

 

慈心基金會綠保專員協助農友進行田間生態記錄,最初,農友的記錄可能僅簡單描述為「有鳥」或「很大隻」。隨著時間推移,透過照片記錄和生態專家的協助,農友逐漸能夠辨識出具體物種,如「白頭翁」和「黑翅鳶」。

 

在經年累月的觀察歷程中,目前有些農友甚至會為到訪的動物寫日誌、架設攝影機等,自發性的記錄田間豐富的生態活動。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綠色保育長期對生態環境進行棲地營造及物種保育等成果,難以單純透過農友的生態記錄呈現。

 

未來將透過iNaturalist平台及手機應用程式,收集彙整綠保田間的生態資訊,向大眾、企業證明綠保的成效,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也可以做出更專業的分析與應用,作為農業生態保育推廣的基石。

 

iNaturalist平台是目前全球最大、以線上共同協作方式的生態資料庫網站。使用者可以透過平台或手機應用程式上傳生態記錄,透過其他公民科學家的鑑定或AI圖像識別技術幫助識別物種。

 

慈心綠色保育農場 iNaturalist 專案。圖片來源:慈心基金會

 

同時,使用者也可以應用GPS定位設定田區,建立專屬的農場生態日誌,公開透明地呈現農場的生態現況。2017年,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林政道於完成iNaturalist中文化,加入物種的臺灣俗名,方便農友查詢及辨識。

 

後來,慈心基金會更與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合作,建立「愛自然-臺灣(iNaturalist Taiwan)」,號召更多公民科學家加入調查行列,共同保護臺灣生物多樣性。

 

國際間對於企業ESG的期望,已從淨零排放朝向兼顧生物多樣性的趨勢發展,截至2024年6月底,已逾600位農友加入綠色保育的行列。

 

慈心基金會未來將開辦系列課程與實作說明,以協助更多農友使用「愛自然iNaturalist」參與「農民科學調查」計畫,打造自家農場的生態日誌。期望讓社會大眾與企業界能看到綠色保育的生態價值,暸解綠保農友在慈心基金會的輔導和陪伴下,豐富臺灣農田的生物多樣性。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