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保護地球有共識,但生物多樣性資金仍有歧異....COP15 帶來什麼訊息、後續有哪些影響?

保護地球有共識,但生物多樣性資金仍有歧異....COP15 帶來什麼訊息、後續有哪些影響?
撰文: 台達電低碳生活部落格/李倫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李倫 日期:2023-01-06

這份框架的首要任務,便是替代上一份「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實踐2020年後十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共計涵蓋23項的2030年短期行動目標,以及四項瞄準2050年的長期目標。

從中國昆明移師加拿大蒙特婁,延宕兩年的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終於在2022年底成功舉辦第二階段實體會議,聚集來自近200國的上萬名談判代表,為地球生態爭取最後一絲生機。

 

會前,COP15即被視為人類恢復自然的最後機會,經過兩週的密集會商與各方角力,大會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12/18(日)提出一份折衷文稿,歷經9小時的馬拉松會議,總算在19日凌晨通過「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mming-Montré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以及數位基因序列(DSI)、生態資源調動等一系列文件,雖然有人質疑決議過程有程序瑕疵,但這份歷史性的生物多樣性國際協議仍獲得多數國家支持。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實質內容,以及後續可能帶來的影響。

 

12月19日凌晨,大會宣布通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全場歡欣鼓舞。 (攝影:李倫)

 

保護1/3地球有共識,但生物多樣性資金仍有歧異

 

首先,這份框架的首要任務,便是替代上一份「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實踐2020年後十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共計涵蓋23項的2030年短期行動目標,以及四項瞄準2050年的長期目標。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即為「30x30」自然保育區目標,被列在框架的目標3: 期盼在2030年保護全球30%的陸地、內陸水域、沿海與海洋區域,特別是具備特定生物多樣性和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劃定法定自然保育區,大會也強調「其他有效的區域保護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s),企圖提高原住民團體與傳統領地的重要性,讓更多利害相關者加入保護濕地、雨林、珊瑚礁等重要生態系。

 

至於較多爭議的部分,不意外的,就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支持資金。

 

新的生物多樣性基金承諾,2030年要每年援助300億美元給發展中國家。 (圖片: 臉書)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目標19,承諾到2025年之前,將透過一個新的生物多樣性基金,每年提供200億美元給發展中國家,並持續強化援助力道,預計2030年時要將資金水位提高到300億美元。

 

私部門參與歷屆最多!企業自然風險意識提高

 

除了供應資金,加速移除對自然生態有害的不當補貼,也是改革重點之一。根據B Team研究指出,全球每年至少有1.8兆美元的龐大補貼資金,被用於有害野生動物與加劇全球暖化的行為上。

 

有鑒於此,框架的目標18便寫道,希望各國能在2030年前取消或改革對生物多樣性有害的鼓勵措施,每年至少減少5000億美元的不當補貼。透過資金面的誘導,加速生態復育和調適活動的行動效率。

 

另外,本屆會場出現許多投資者與企業界面孔,也是值得關注的趨勢。

 

本屆COP15會場出現不少來自企業界的參與者。 (攝影:李倫)

 

理由其實很清楚,根據聯合國專業報告指出,全球約有一半的GDP產值,必須仰賴健康的生態系,當生物多樣性不斷流失,對許多企業來說,無疑是重大的經營風險,尤其是原物料仰賴自然供應的食品、礦產、醫藥等產業。

 

於是,「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目標15,即要求各國政府要求大型跨國公司披露企業的風險、依賴性和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目標13更對遺傳資源數位序列信息 (Digital Sequence Information on Genetic Resources, 簡稱 DSI) 設置規範。

 

以2030年為目標的新一份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問世後,在可見的未來,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這兩大議題將愈走愈近,從公部門到私人企業、從投資機構到保育團體,各方都應該加快因應腳步。

 

會場外的雪人,也替COP15的談判加油打氣。 (攝影:李倫)

 

※全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共同企劃: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