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都是談生物多樣性,TNFD、SBTN有何差別?3步驟實踐「自然風險管理」

都是談生物多樣性,TNFD、SBTN有何差別?3步驟實踐「自然風險管理」
撰文: CSRone/陳建佑、張宴綾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07-17

當人們視線過度聚焦於「氣候變遷因應」,甚至將「環境(Environment)」議題管理與其畫上等號時,我們即遺忘了涵蓋水、土壤、生物多樣性、森林和海洋等生命與非生命物種之「自然資本(nature capital)」在整體社會運作結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本篇文章釐清市場【氣候=自然】迷思,說明 TNFD 與 SBTN 之異同,並提出實踐自然風險管理步驟。

「永續( sustainability )」一詞隨著全球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疫病傳染區域擴散後,儼然已成為這個時代的特殊符號。然而,失衡的 ESG 天秤終將帶來不可預見的龐大危機。尤其在當前全球永續發展對話平台和資本市場的討論中,氣候變遷無疑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但僅靠「氣候政策與行動」的改變,並不足以實現真正的永續發展。

 

當人們視線過度聚焦於「氣候變遷因應」,甚至將「環境(Environment)」議題管理與其畫上等號時,我們即遺忘了涵蓋水、土壤、生物多樣性、森林和海洋等生命與非生命物種之「自然資本(nature capital)」在整體社會運作結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如同人體具有自我修復能力一般,自然生態系統亦具有與生俱來的「自癒力」,而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基於生態系統調適(EbA)」概念即指出,「恢復並保護自然系統與運作機制,是因應氣候變遷加劇的最佳策略之一」。

 

不過,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指出,全球正走上自然資本銳減的道路,過去 300 年來,歐洲過半的濕地消失了,超過 100 萬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而近 50 年來,全球動物數量減少了 69%。顯見如今自然生態系統的「自癒力」已然趕不上人類快速消耗資本存量的速度。

 

自然系統與生態的劇烈變化,企業將可能產生巨大的潛在風險: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研究指出,全球組織中、高度依賴自然與其生態系同所提供的服務高達 44 兆美元(占全球總 GDP 一半以上),而其中又以建築、農業、食品飲料的影響最大。

 

而面對自然與生物多樣性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影響,包含「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force on Nature 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與科學目標網絡(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 SBTN)等組織單位皆於近年頒布相關框架或指引,希望進一步協助企業組織或金融機構將自然相關風險和機會所帶來的影響納入決策評估過程中。

 

全面掌握 TNFD 與 SBTN 異同!助益企業組織完整管理自然風險

 

根據非營利組織全球碳揭露計畫(CDP)於 2022 年首次啟動企業組織於生物多樣性管理的問卷統計調查發現,高達 87% 企業組織(約 7,700 家)願意進行說明回應,且接近一半的企業組織正評估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營運策略發展路徑中。

 

遺憾的是,55% 企業組織尚未能將生物多樣性政策承諾轉化為正式行動,顯見生物多樣性的管理,多仍停留在紙本文件上的宣示,而如此的數據反映,同樣可觀察到企業組織面臨「不知從何開始著手」的困境。

 

為此提出自然資本管理關鍵框架的兩大全球性組織「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和「科學目標網絡」(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SBTN) 率分別於 2023 年正式試行、發布揭露指引,意圖協助企業組織將自然和生物多樣性議題,納入營運風險管理和決策中。

 

 

儘管 TNFD 與 SBTN 皆以促進「企業組織進行正向自然影響與管理」為目標,但其在「導入目的」和「執行方法」上仍存在明顯差異:

 

導入目的(purpose):

 

TNFD 以「風險/機會」為討論主軸,指引企業組織以風險評估角度說明議題與財務之間的連結,並揭露企業組織對自然資本做出的成諾和行動成果。SBTN則專注於「設定和追蹤」自然所帶來的衝擊,以及企業依賴的減緩與調適目標。

 

執行方法(method):

 

TNFD 制定了一個結構化框架,載名了與自然相關的財務揭露和風險管理的原則。SBTN 則提供了一種規範性方法和工具,用於設定符合當前科學理解的量化目標。

 

SBTN 基礎架構的設計奠基於 SBTi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並且吸納了 TNFD 的指引與揭露準則,使企業組織能夠將 TNFD 的評估成果轉變為實際行動計畫。

 

這兩種框架皆強調企業組織在其運作和價值鏈(value chain)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同時提出了實質性的行動建議。這兩個機構有密切的協作,TNFD 推動企業或組織採用 SBTN 的方法來定義與自然相關的科學基準目標,通過這種合作方式,企業組織不僅能遵循 TNFD 的揭露要求,還可以根據 SBTN 訂立的目標要求。

 

SBTN與TNFD於設定自然相關目標過程中,相呼應之共通點。圖片來源: Guidance for corporates on science-based targets for nature

 

3步驟引領實踐「超越氣候(Beyond Climate)」的自然風險管理

 

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定義載明,「生物多樣性」包含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這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回顧當今資本市場可發現,人們熱議的焦點多限縮在「氣候變遷因應」、「減碳成效追蹤」與「生物保育、物種保護」的視角上,卻忽略了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本管理之間的深層關聯。這種單一化的視角不僅無法全面應對當前的環境挑戰,更可能導致企業組織錯失更具影響力的管理和行動機會。

 

資本市場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拓寬視野,不僅需專注於減碳和物種保護,同時亦需要加強對自然資本的全面性認識和投資。因此,我們提供以下3大步驟助益企業組織完全掌握自然風險管理。

 

步驟一:了解企業組織營運與自然的接觸點

 

在正式進入自然風險評估衡量時,我們首先得清楚了解「並非所有營運階段皆會受到自然風險的相互影響與作用」。因此,建議企業組織首先需要針對整個供應鏈中的相關部門和活動進行分級篩選,以確定上下游供應商、自身營運等階段,在業務活動的過程中「直接或間接」與自然風險產生的相互作用。

 

步驟二:評估重大依賴性、影響所產生的風險和機會,並確定其優先順序

 

藉由 TNFD、SBTN 所建議的指標進行詳細的重大性評估,了解所有運作階段對自然資本的關鍵依賴性和影響性,以及隨之產生的風險與機會,從而為後續的目標設定和風險管理提供正確的策略擬定方向。

 

步驟三:衡量、設定目標和揭露

 

提高透明度與揭露是優良管理的第一步。建議企業組織遵循 SBTN 現階段所具有的「淡水、土地」技術文件中(海洋指南即將於 2024 年下半年發布),所提出的衡量基線建議,為熱點區域設定淡水和土地之中、長期目標,並建立內部追蹤機制,以實現目標。

 

透過對自然相關的重大性、策略、行動計劃和風險管理流建置,輔以 TNFD 的架構完成評估報告,即能提高企業組織在自然與生物性相關的揭露透明度。

 

無論是從商業營運層面,或是更廣泛社會系統層面來看,我們都必須改變過去「從破壞自然的經濟模式,轉變為保護、恢復自然系統運作的經營方式」,才能真正解決環境的整體需求和自然損失問題。

 

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與科學基礎自然目標(SBTN)率將 ESG 中的「環境」置於更廣泛的系統轉型背景下,補充科學基礎氣候目標 SBTi(Science-Based Climate Targets),試圖帶動市場「超越氣候」的思維與討論。

 

同時,將失衡 ESG 天秤中更加「偏斜的E」拉回正確的軌道,確保企業組織能在未來面對各種挑戰時,有一個更加穩固和永續發展的基礎。

 

延伸閱讀:

【碳權系列_2024亞洲概況】亞洲國家碳市場最新動向

【CSRone 永續智庫專訪】淨零轉型 企業面面觀 - 王儷玲四個面向的觀察與建議

 

※本文授權轉載自CSRone 永續智庫,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