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版CBAM明年啟動!首波鎖定水泥與鋼鐵,2027年正式申報、收費時程未定

台版CBAM明年啟動!首波鎖定水泥與鋼鐵,2027年正式申報、收費時程未定
撰文: 陳嘉怡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iStock 日期:2025-07-24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EU CBAM)將於2026年正式實施,台灣也正研議台版CBAM,環境部今(24)日表示,預計明年啟動台版CBAM試申報,並於2027年第一季申報納管產品前一年度的碳排放量,首波聚焦水泥業及鋼鐵業產品。

目前歐盟購買憑證日期延至2027年,國內碳費扣抵比例也未明確,但環境部長彭啓明強調,不會讓國內企業面臨與歐盟CBAM和碳費重複繳費。

2026年台版CBAM元年,首波鎖定鋼鐵、水泥產品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碳定價報告,全球目前有80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碳定價,其中有43個實施碳稅費、37個實施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涵蓋全球28%的排放量。其中,台灣的碳費制度今年上路,明年(2026年)起依前一年度的排放量繳費。(延伸閱讀 :世界銀行2025碳定價報告》實施碳定價地區已占全球三分之二GDP、涵蓋28%碳排放

 

為防範碳定價實施後,鋼鐵、水泥等高碳產業外移到他國、造成碳洩漏,各國也開始研議俗稱「碳關稅」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但由於CBAM牽涉複雜的國際貿易程序,目前僅歐盟提出CBAM法案、英國提出CBAM草案,其他國家尚在研議中。另外,今年4月美國參議員提出《外國污染費用法案》(FPFA)草案,擬對高碳排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費用,這項具碳關稅性質的法案目前仍待參議院審議。

 

國內水泥業等高碳排產業,也多次要求規劃台版CBAM。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日前正與水泥、鋼鐵公會及相關單位討論列管產品、碳排放量預設值、計算邊界等試申報事宜,預計2026年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後正式啟動試申報,並於2027年第一季申報2026年納管產品碳排放量,意即明年將邁入台版CBAM元年

 

 

氣候變遷署署長說明台版CBAM推動進度。圖片來源:陳嘉怡攝

 

台版CBAM何時收費?環境部:仍待討論

 

針對台版CBAM列管哪些具體產品,蔡玲儀表示,目前有急迫納到台版CBAM的是鋼鐵和水泥產品,已與水泥公會就列管產品項目進行討論,國內水泥業也願意同步申報國內產品碳排放強度,以協助建立進口產品試申報制度。

 

水泥產品的計算方式將比照歐盟CBAM,列管水泥熟料、白色卜特蘭水泥、其他卜特蘭水泥、鋁質水泥、其他水硬性水泥、經鍛燒高嶺土/其他高嶺土等6項產品。

 

蔡玲儀也表示,近期內將與鋼鐵公會溝通列管產品品項,只不過當前歐盟CBAM仍有修正方向,7月初有意擴大涵蓋範圍至下游產品,預估國內的鋼鐵和鋁密集型下游產品出口可能會受影響,屆時會一起與鋼鐵工會討論。此外,鋼鐵涉及產品與企業數量眾多,台版CBAM在產品納管方面應會分階段進行。

 

至於台版CBAM何時正式收費?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台版CBAM雖有「氣候變遷因應法」授權,可就進口產品申報碳含量與國內產品差額,要求進口業者購買減量額度(俗稱碳權)或繳代金,但是台灣碳交所上架碳權每公噸約3000元、碳費則是每公噸300元,可能會被認為違反WTO規定,因此實際上要如何操作需要進一步討論,也會緊盯歐盟CBAM的作法對接國際。

 

台灣明年將開始收碳費,產業界關心碳費可抵扣多少歐盟CBAM。環境部今年6月也與歐盟執委會稅務暨關務總署(DG-TAXUD)針對CBAM議題交換意見,並說明台灣的碳費制度與CBAM規劃內容。

 

施文真表示,歐盟預計年底前發布適用全球的一般抵扣原則,目前僅確定台灣碳費可申請抵扣,但抵扣的幅度仍待認證。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強調,「原則上企業不需要繳交兩次」 (指歐盟CBAM和台灣碳費)。

 

台版CBAM推動期程。圖片來源:環境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