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碳費費率出爐】央行打房,但碳費開徵!房價到底會漲會跌?十年影響一次看

【碳費費率出爐】央行打房,但碳費開徵!房價到底會漲會跌?十年影響一次看
撰文: Reccessary/胡湘渝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iStock 日期:2024-10-07

今周刊編按:央行總裁楊金龍在19日第三季理監事會議中,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意在打擊炒房投資客,被稱為「史上最狠」的信用管制措施。在央行新措施下,不僅全國第二戶以上購屋貸款成數一律降至五成以下,就連名下有房者的第一戶購屋貸款,也無法適用寬限期。

全球氣候變遷帶來著眾多挑戰,愈來愈多國家採取碳定價政策,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推動綠色經濟轉型,而台灣在這股趨勢中也沒有缺席。隨著2026年碳費正式開徵,該政策對於國內如鋼鐵及水泥等諸多產業影響匪淺。本文將探討碳費對營建業及房價的潛在衝擊,並深入分析其可能引發的綠色通膨風險。

台灣碳定價,為何恐波及營建業?

 

碳費制度的主要目的旨在推動企業將外部的環境成本內部化,藉由對溫室氣體排放收費,激勵企業降低碳排放並採用更環保的技術。

 

台灣自8月碳費子法公告以來,正式進入了排放有價的時代。碳費首波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企業,而鋼鐵與水泥業為其中的重要成員(如下圖)。

 

然而,碳費不僅影響著這些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下游產業如營建業等也可能因此受到間接影響。縱使該政策的初衷是為了促進低碳轉型,但這對大幅仰賴鋼鐵與水泥原料的營建業而言無疑成為一項挑戰。(延伸閱讀:碳費每噸300元起跳,自主減量可享優惠!環境部、環團、產業界反應一次看)

 

 

碳費調升初期影響小,長期將有營建成本隱憂

 

在碳費政策之下,儘管營建業並非徵收的首要目標,但其主要原材料鋼鐵與水泥卻是碳費的重點徵收對象。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佈的產業關聯表顯示,鋼鐵與水泥製品合計約占建築總造價的3成,亦即碳費的徵收將造成材料成本隨之變動,進而間接影響營造業。

 

圖二假設當碳費設定為每噸300元時,將使鋼筋成本上升約1.14%,而混凝土的成本漲幅則達到3.37%。然而,若碳費達到每噸2,500元(參考2024上半年歐盟平均碳價水準),鋼筋與混凝土的成本上漲幅度將顯著增加,分別達到近10%及28%。

 

因此可以發現初期碳費制度對於營建材料成本的影響雖較為有限,但隨著碳價的調升,這些影響將逐漸顯現。

 

 

2030年後,碳費將顯著影響台灣房價

 

為瞭解碳費政策是否確實引發營建業的綠色通膨,接著我們進一步探討營建成本變動對房價的影響。在房價結構中,營建成本約占了30%,而鋼鐵及水泥等材料成本則在營建成本中合計占有3成的比例。

 

據《RECCESSARY》研究團隊試算,不論初始碳費設定為每噸100、300或500元,事實上對房價的初期影響僅小於0.1%(如下圖)。

 

 

然而,隨著碳價逐步攀升,該影響將逐年加劇,且在2030年時尤為顯著。造成明顯波動的原因有2個:第1個是來自碳洩漏風險機制的逐步退場。在台灣碳費制度中,初期給予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如鋼鐵與水泥一定的折扣優惠,類似於歐盟的免費配額。

 

然而,這種優惠僅為過渡性措施,隨著該優惠將逐步減少,將使企業未來須承擔更多來自碳費的成本。第2個原因則是2030年為許多氣候目標設立的階段性年度,預計政府屆時將出現較大幅度的政策推動以加強減碳力道。

 

由此可知,預期當2036年碳費達到每噸3,000元時,將分別造成鋼筋和混凝土成本上漲近10%及24%,並且使得營建成本上升約4%,最終推升房價上漲1.31%。整體而言,儘管碳費制度在短期內對房價的影響有限,但長期來看,其對房價的推升仍不可輕忽。

 

面對碳費衝擊,不同產業影響有別

 

碳費徵收雖然會對多個產業產生影響,然而不同產業的應對方式與成本承受能力卻各不相同。以鋼鐵與水泥業為例,雖然兩者同樣屬於營建業上游材料供應者,但其面對碳成本的漲幅卻有所差異。舉凡產業排放特性、產品替代性或是面對碳成本的轉嫁能力等,再再影響著兩者的成本上漲速度。

 

再者,能源密集型產業因生產過程高度依賴化石燃料,面臨的衝擊較大,且替代技術的成本高昂。相比之下,金融業、服務業等低碳排產業受到的直接影響則較小,但隨著供應鏈上游成本逐漸上升,這些產業最終也可能感受到間接成本壓力。

 

除此之外,即使在相同產業內,上、中、下游的企業之間也會有不同的影響。例如,消費性電子產品因屬於價格競爭激烈的市場,在同一產業鏈中,其不同供應鏈角色在面對相同綠色法規時,也可能呈現出不同的應對方式。

 

這些產業間的差異性影響,突顯出在同樣的碳費政策下,不同產業的挑戰與機會各異,未來碳費對各產業的長期影響仍將值得持續關注。

 

綠色通膨風險下,政府及企業該如何因應?

 

碳費制度作為推動低碳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對於營建業及房價的影響長期下來將逐步顯現。儘管初期碳費徵收對房價與營建成本的影響有限,但隨著碳價的持續攀升,其影響將越來越明顯,可能因此提高綠色通膨的風險。

 

事實上,綠色通膨的影響不僅限於特定產業,欲了解更多關於綠色通膨可能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詳盡資訊可參閱《RECCESSARY》即將出刊的第3季市場報告。

 

展望未來,政府要因應綠色通膨的挑戰,應加強對高碳排放產業的技術支持與減排激勵措施,協助企業降低成本壓力。

 

此外,企業也應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加強碳管理能力,並利用技術升級與低碳建材的使用等來應對未來的碳費挑戰。這些舉措一方面有助於減緩企業碳成本壓力,另一方面也能促進整個產業的綠色發展,創造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延伸閱讀:

化「難減部門」為「必減部門」:先行者聯盟公布6大行業減碳進展,台灣如何借鑒?

馬來西亞電網升級之路:綠氫和核能是否能成為推手?解析電網現代化的3大關鍵

 

※本文授權自InfoLink Consulting, Reccessary,原文:碳費推升台灣房價?未來10年漲多少?3張圖看綠色通膨如何波及營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