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任務期限過短,造成 CMO 高離職率
隨著各式新興行銷管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企業對 CMO 的期待愈來愈高,行銷人員不斷向虛擬世界「追求」,卻因為過於繁雜,現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在企業內部準確傳達行銷後能帶來的價值。
美國顧問公司 Gartner 分析師副總裁 Chris Ross 指出:「這不就是『說故事者』的失敗嗎?」連自家人都無法說服,會讓高層對 CMO 能否行銷自己充滿疑惑,美國銀行、嬌生等不少品牌甚至覺得 CMO 已經過時。
根據行銷公司 Boathouse 的研究,只有 34% 的 CEO 對他們的 CMO 有「極大的信心」,信任 CMO 的更只有 32%。
此外,不少積極進行數位轉型的企業,選擇從外部聘請 CMO 來「重振雄風」,然而這群「空降部隊」進入一個他們可能尚未完全了解的組織,在找到穩定運轉的商模之前,就可能會被要求在過短的期限達到過於困難的目標。數據公司 Sparrow Advisors 點出:「這代表大部分 CMO 的工作注定失敗。」
事實上,業界也不乏好的 CMO,然而他們也可能因往上邁進而離開公司。Chris 從數據中發現,去年從美國百大廣告商離職的 CMO 中,有 77% 繼續擔任更高級別的職位,例如部門經理、副執行長等。
報告中也發現,在百大廣告商中首次擔任 CMO 職位的高管中,有 95% 來自公司內部,高於前一年的 73%,顯示 CMO 是企業培育人才的跳板之一,任期較短、流動率高就可以理解。
「數據」為 CMO 最重要的技能,證明自身價值
面對部分企業對 CMO 保持負面看法,CMO 們也要試著改變自身,從原本有遠見對推廣品牌,現還要成為技術專家。
根據 LinkedIn 對各 CMO 的調查,認為在未來 2 年最重要的技能中,「精通行銷技術和數據分析」成為僅次於「創意策略和執行」,排名第二的重要技能。「數據」將成 CMO 工具箱中最重要的資產。
過往 CMO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交付成果,被迫做出臨時的決策,可能導致行銷方向走偏,而解讀「數據」才能真正反映本質。透過數據,品牌可以了解客戶的需求,以及對自家產品的態度,並找出傳遞品牌想法的最佳解,進而有助於產品開發,若運用得宜,數據將可幫助辦公室恢復對 CMO 的信任,向企業其他部門和 C 級主管證明自己價值的手段。
如果企業主管想要盡可能留住 CMO,並發揮最大價值,修正 CMO 們的獎勵機制和工作條件是必要的。讓 CMO 們在決策上,能戰略性、長期性和基於實證三者並存,且不否定創意工作或執行的重要性,並盡可能提供技術支援和時間,讓 CMO 們能發揮所長。
成就 CMO 的最佳時機,5 面向助品牌轉型
美國人力資源公司 Spencer Stuart 北美地區行銷主管 Richard Sanderson 分享:「雖然一直有 CMO 消亡的聲音,但其實藉由數據、市場技術輔佐,當前反倒是成就 CMO 的最佳時機。」他指出,現在 CMO 可以發展的 5 個面向:
成為「企業戰略制定者」
過往 CMO 在企業中不會扮演決策者的角色,但 GitLab 行銷長 Ashley Kramer 認為,「現代的 CMO 們可以用數據,將組織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從產品行銷掌管到品牌知名度。」尤其是從基層做起的 CMO,對公司內部相當了解,決策不會有不接地氣的問題。
改善店內體驗
提升客戶體驗是 CMO 的重要職責之一,美國床墊品牌 Mattress Firm 行銷長 Mickey Mericle 點出,行銷和體驗密切相關,「行銷要從受眾的角度了解客戶、獲取購買行為的看法,其中『體驗』是很重要的一環,除了與消費者交流,更要確保其入店後的消費行為,能依照行銷的想法實現。」行銷長可將數據帶給第一線人員,再反向帶回數據,知道消費者行為是否有如行銷上的規劃。
增強數位體驗
健康保險公司 Providence 將行銷和數位體驗工作合併,行銷長 Shweta Ponnappa 說明:「行銷可以幫助推動品牌故事並提供個人化體驗,包含如何實現品牌承諾,並透過了解、關心客人,讓購物更輕鬆,減輕數位旅程中的摩擦。」種種舉動確保品牌能在數位上依然受到消費者喜愛。
與產品經理配合
日常客戶行銷人員與品牌開發和創意團隊沒有太多互動很奇怪。透過和產品開發人員配合,創造出最貼近消費者,又能有話題的產品,才能相輔相成,對品牌有助益。
拓展 ESG 面相
制定 ESG 計劃不僅是面對客戶和投資者的要求,最重要的是當一個組織構建品牌目的和品牌敘事時,有助於向員工講述品牌存在的使命,以及如何與地球共好,增強企業內部的向心力,對內對外都有助益。
綜觀來看,CMO 已經不需要控制權才能產生影響,因為組織也不再是層層的等級制度,而是怎樣的行為更有影響力。因此,對要擔任 CMO,能無權力領導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打破舊框架思維,用手上數據賦予品牌更多可能,將是 CMO 職位的人未來努力的方向。
※本文授權自未來商務,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