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永續長還不夠!Nike、食品業都在請的「溯源長」是什麼?為何還可以防止企業漂綠?

永續長還不夠!Nike、食品業都在請的「溯源長」是什麼?為何還可以防止企業漂綠?
撰文: 台達電低碳生活部落格/王迺卉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3-06-29

隨著企業重視永續經營、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縮寫),也出現越來越多相關職位。許多公司增設「永續長」(Head of Sustainability)外,如今更出現「溯源長」(Head of Traceability, HoT),於企業自身以外的供應鏈貫徹更細緻的環境永續,成為反制漂綠(Greenwashing)的企業實踐。

你聽過「溯源長」嗎?這個縮寫為「HoT」的新興職位,似乎也象徵了企業的永續思維越來越火熱。如今的企業,不只是重視自身的環境影響,也開始從產業鏈追本溯源。透過溯源長的管理,讓企業全方面的落實永續。

 

什麼是溯源? 溯源長要做什麼?

 

溯源的概念包含了追溯(Tracing),是了解產品的過去,例如原料從何而來,如何加工製作;追蹤(tracking)則是看向產品的未來,了解產品去往的下個目的地。其中,可追溯性(traceability)變得越來越重要,主因之一是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各國紛紛以法規抵制不明來源的物料。

 

你可能也想看:

企業都在找的「永續長」恐引發治理混亂?公司要做ESG,不可不知的管理陷阱

綠領人才夯》歐美大企業紛紛重金禮聘,永續長要有什麼本事?

 

此外, Z世代(Gen Z)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他們購買的產品品質、安全性和永續性。消費者比以往更容易獲取有關產品及供應鏈的資訊,也因此提高公司對產品透明度的要求。

 

舉例來說,皮革業就時常受到人權、環境和動物福利團體的檢視,要求提高材料來源的透明度,以確保沒有任何壓榨或不當對待發生。

 

在過去,產業界無需過問零組件的碳排,但自2020年歐盟宣示2050氣候中和目標後,更明確的要求進出歐盟的產品需要申請碳憑證,而非歐盟國家需要證明支付碳費後才可輸出至歐盟,因此企業對自身碳排越清晰,越能快速加入全球市場,也越能掌握相關風險。

 

但因為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也因此需要一個專責溯源的職位去掌握商品的可追溯性,「溯源長」於是應運而生,可能的工作內容包括:

 

制定和實施符合監管要求的溯源政策,同時符合公司永續發展目標。


與供應商及合作夥伴建立從原材料到成品各階段的追溯系統,例如採用數位解決方案(digital solution)或數位護照(digital passport),將產品各類規格數據化,並應用於追蹤產品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


管理產品各種來源的數據收集和分析,以確保資訊準確可靠。較小的品牌可能由永續發展或採購部門的負責人處理。


與客戶、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在內的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以提供實踐溯源的可靠資訊。


識別並解決公司溯源系統中的任何缺點,並與企業內外單位合作改進,以確保團隊凝聚共識。

 

企業怎麼實踐溯源?

 

根據行星追蹤器(Planet Tracker)2023年蒐集Linkedin的資料,目前尚未出現足夠的溯源長職缺。現有溯源長的企業以食品產業最多,其次為紡織業、少數的汽車業、藥品業以及廢棄物處理業。目前仍缺乏塑膠和肉品業,或是跨國的食品企業。台灣也尚未有企業設置溯源相關職位。

 

綜觀國際,目前設有溯源部門的跨國企業中,Nike正是可參照的範例。其「製造商地圖」給出了清楚、公開的示範,所有使用者皆可於地圖中搜尋到產品的製造地、製造者、材料以及暸解產品的流向。Nike更在 2005年,成為第一家公布完整供應商清單的服裝業者。

 

2023年Nike製造商地圖 圖片來源:Nike Manufacturing Map

 

事實上,不應該只有Nike這樣的跨國企業才要力行溯源,任何能在產品上建立條碼或是RFID標籤的企業都理應有能力做到。但當下企業漂綠越來越常見,也反應了溯源不易落實。筆者認為「為地球努力(Work for Climate)」組織提出的防漂綠策略,正是溯源長可以為企業做到的,包括:

 

「企業應在聲明中使用具體、詳盡且易讀的陳述。例如,與其說「綠色投資」,不如說「產品製造過程90%使用再生能源」


以數據支持企業聲明


在與同業比較時,確保比對的是相同產品或作法


讓企業的每個層面都符合綠色作為


誠實與透明的呈現永續行動、計畫、目標


確保銷售和推廣品牌時不會誤導消費者,例如企業產品或服務與樹無關,或與地球無關,也沒有有益樹木或地球的永續作為,就應避免使用樹或地球的圖片。

 

日益興起的溯源風潮,不只限於企業本身,更全面性的檢視供應鏈,台灣的企業跟上了嗎?

 

※全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共同企劃: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