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於里約召開的地球高峰會發表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通過了三大重要環境公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UNCCD)即為其中之一。公約宗旨是協助嚴重乾旱或是荒漠化的國家,尤其是非洲,緩解乾旱並推動永續發展。
根據 UNCCD 於 2022 年 5 月發表的報告《從數字看乾旱》(Drought in Numbers),乾旱現象已將人類推到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全球必須盡一切力量,即刻阻止氣候繼續惡化。
你可能也想看: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存保衛戰!氣候變遷有哪些解決方案?您不可不知的十大關鍵方法
是什麼造成全球日益嚴重的熱浪、乾旱、暴雨
現今氣候異常最大的原因,是由於人類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阻止熱量從地球排出,造成全球暖化,使地球平均溫度節節攀升。
氣溫上升造成天氣模式的改變,使熱浪、野火、乾旱和大雨比過去更加頻繁,影響範圍也更為廣泛。
全球七大洲,沒有一片大陸是安全的
UNCCD 報告指出,氣候變遷造成許多脆弱地區發生乾旱的風險大大提高,特別是那些人口成長快速、居民為弱勢族群以及遭受糧食安全危機的地區。而乾旱對全球每一片大陸,無論是高度發展或未開發國家,都是迫切而嚴重的威脅,無一例外。
你可能也想看:氣候變遷到底有多嚴重?聯合國IPCC報告出爐,您必須知道的5大重點
1. 非洲
非洲遭遇旱災的頻率比任何其他大陸都高,佔了全球各大洲總和的 44%。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出警告,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和肯亞正經歷 40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超過 1,800 萬人面臨嚴重飢荒。在飽受乾旱摧殘的非洲國家中,降雨量已連續四年低於平均水準,對農業和糧食生產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2. 美國
根據美國國家綜合乾旱資訊系統(National Integrated Drought Information System,NIDIS),美國 43% 以上的地區在 2022 年 7 月底處於乾旱狀態。截至 2022 年 8 月,超過 1.3 億人受到乾旱影響,損失了 2.29 億英畝(相當於 26 個臺灣大小)的農作物。
據聯合國統計,由於乾旱和相關的農作物欠收,美國經濟損失高達 2.83 億美元,相當於 88 億新臺幣,十分驚人。
3. 中國
中國各地不斷出現破紀錄的高溫,使電力短缺和乾旱變得十分嚴重,儘管政府在部分地區啟動節電措施,包括工廠停工、商店縮短營業時間、辦公大樓關閉空調等,卻對製造業和商業經濟造成衝擊。
長江流域的乾旱造成長江水位下降,不僅使仰賴水力發電地區的供電吃緊,也危及農民和牲畜的飲用水供應,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不利。上海最著名的外灘與浦東夜景,更因此被迫熄燈關閉。
4. 法國
2022 年 8 月,法國遭遇史上最嚴重的乾旱,政府成立了危機小組採取緊急應變措施。這場乾旱導致 100 多個城市的居民沒有飲用水可以使用。據法新社(AFP)報導,國營的法國電力公司(EDF)不得不減少部分核電廠的供電,因為河水溫度太高,無法充分冷卻。
這場乾旱重創了法國大部分地區,在烏俄戰爭對全球糧食供應鏈造成的衝擊後,乾旱導致的農作物產量降低也引起糧食恐慌,如同雪上加霜。
5. 臺灣
臺灣位於亞熱帶季風區,天氣及氣候深受季風影響,以梅雨和颱風為主要降水來源,2021 年初臺灣西部地區發生大規模乾旱事件,成為 56 年來最嚴重的大旱,更因缺水可能影響半導體晶片的生產,對全球電子業不利,因此被外媒關注。
2022 年至今,中央氣象局表示,由於孕育颱風的「季風槽」明顯偏弱,臺灣鄰近的太平洋高壓也偏強,不容易生成颱風。雖然 9 月初軒嵐諾颱風帶來豐沛雨水,暫時解除旱象,然而,中研院氣候變遷專家許晃雄指出,到了本世紀末,登陸臺灣的颱風可能減半,顯示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臺灣乾旱的情況將越來越常見。
面對日益惡化的氣候危機,人人有責!
在萬物喊漲,天災頻仍之時,除了珍惜水資源,更必須保護環境和氣候,建立永續發展的糧食系統才是解決缺水、乾旱危機的長久之計。綠色和平在世界各地持續不懈地向政府和企業倡議,採取積極有利的減碳措施,面對失控的氣候變遷,整合各地力量落實積極有效的行動。
1. 加速能源轉型,儘早淘汰燃煤發電,並制定淘汰化石燃料的時程
2. 立即落實更積極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行動計畫
3. 建立由再生能源驅動的能源系統,以「2050 年淨零排放」為目標
4. 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製品,推動循環再生的商業模式
5. 審查監督工業化畜牧業的食品供應系統,以減緩此系統對環境的巨大危害,阻止溫室氣體的排放並減少食物浪費
6. 2030 年前,推動保護至少 30% 的海洋和陸地免受人為干擾與破壞
邀請您一起支持綠色和平所倡議的六大關鍵目標,透過實現這些目標,將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維持氣候和生態平衡,不僅保障生活環境的安全和社會發展,也可穩定民生經濟。讓您我共同以行動,關注並分享環境資訊,監督政府及企業落實減碳政策及營運模式,做出更積極且永續的改變,共同守護地球家園。
※本文授權自綠色和平,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