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COP27倒數》氣候變遷到底有多嚴重?聯合國IPCC報告出爐,您必須知道的5大重點

COP27倒數》氣候變遷到底有多嚴重?聯合國IPCC報告出爐,您必須知道的5大重點
撰文: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10-13

228 連假期間,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氣候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是迄今為止對氣候影響最全面的評估,以影響、適應和脆弱性為重點,詳細闡述了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以及對世界各地的人民和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失和破壞。專家更預測,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衝擊將不斷升級。以下為您整理報告中的五大重點。

2022 年 2 月 28 日,集結全球頂尖氣候科學家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的第二部分,這份報告聚焦於全球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適應和脆弱性,指出在過去十年,氣候高度脆弱的地區因洪水、乾旱和風暴所造成的死亡人數,比氣候脆弱度低的地區高 15 倍。報告也強調,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將有助於強化人類社會對氣候風險的調適、復原,並降低脆弱度。

 

IPCC 已於 2021 年 8 月公布報告第一部分,概述目前最新的氣候科學證據;2022 年 4 月將發布第三部份報告,評估減緩氣候變遷的方法,並預計於 10 月公布 AR6 的綜整報告,做為 2022 年底 COP27 聯合國氣候大會的重要參考。

 

重點一、氣候危機將變得更頻繁、更劇烈

 

巴西東北部的巴伊亞州(Bahia)和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自2021年11月開始遭洪水侵襲,直至2022年1月,當地居民仍深受水患所苦。 © Isis Medeiros / Greenpeace

 

氣候變遷已經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造成了廣泛的損失和破壞,甚至摧毀了生命、家園、民生經濟和文化,然而這樣的情況可能變得更糟。

 

科學家們在報告中更新了他們對未來暖化水平的總體評估,並得出結論:在比過去報告(AR5)更低的全球暖化水平上,氣候風險將增加到「高」和「非常高」的水平。報告也指出,全球約 50% 的物種已經向極地或更高海拔的地區移動;極端高溫造成數以百計的物種喪失;陸地及海洋發生大規模生物死亡的事件。現在,全球暖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已經提前出現,範圍更廣,衝擊比原本預期的更加深遠。

 

重點二、人類並未做好應對氣候衝擊的準備

 

南極的史威茲冰河(Thwaites Glacier)又稱末日冰河(Doomsday Glacier),體積約英國面積,融化速度持續上升,是氣候變遷的重大警訊。 © NASA / OIB / Jeremy Harbeck

 

雖然各地政府為適應不斷惡化的氣候災害已開始做出改變,但大部分地區的氣候調適策略仍不足夠,因此,暴露在氣候危害下的人民財產不斷增加。

 

目前,在全球有約 33 至 36 億人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環境中,其中西非、中非、東非、南亞、中南美洲、海島國家、北極地區是高度脆弱的地區。根據研究,氣候脆弱的國家地區,在過去十年中因洪水、乾旱和風暴造成的死亡人數比其他地區高達 15 倍之多。

 

綠色和平非洲辦公室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 Thandile Chinyavanhu 表示:「對許多人來說,氣候緊急已經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他們的家園和未來都岌岌可危。許多人因此失去親人和生命財產,或難以獲得醫療服務和教育資源。」

 

重點三、將升溫限制在攝氏1.5 度可大幅減少損失和傷害

 

若能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將可大幅減少人類和自然的損失。 © Greenpeace / Anais Hector

 

在全球暖化的過程中,每增加攝氏 0.1 度,就會增加人類社會及生態環境在氣候調適途徑上的困難。事實上,依照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情境,在近期(2021 至 2040 年)全球升溫就可能達臨界值攝氏 1.5 度,甚至可能在本世紀末來到攝氏 2.7 度,造成多種複合性災害。

 

自然生態:全球升溫攝氏 1.5 至 2 度間,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特有物種滅絕風險增加至少 2 倍;如果升溫幅度為攝氏 1.5 至 3 度,則至少增加 10 倍。


人類社會方面,全球暖化程度越高,可使用的水資源風險,以及與水有關的危害程度越大;糧食生產和取得的壓力增加;熱浪的暴露人口持續擴大;城市、關鍵基礎設施的風險也會提高。

 

因此,若能將升溫限制在攝氏 1.5 度,雖無法完全迴避災害,仍可大幅減少自然和人類的損失。

 

重點四、保護至少30%自然環境,提升氣候韌性

 

亞馬遜森林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碳匯,更蘊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過去數十年,卻因人類大肆砍伐、焚燒而瀕臨崩潰邊緣。 © Chico Batata / Greenpeace

 

IPCC 在這份報告中,特別指出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是發展氣候韌性(climate resilience)的基礎,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將有助於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遷。科學家們更強調,如果要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復原力,全球必須確實保護地球上約 30% 至 50% 的自然生態系統(包含土地、淡水和海洋)。然而目前全球僅不到 15% 的土地、21% 的淡水、8% 的海洋屬於保護區,若不積極管理、保護,世界上大部分的森林、珊瑚礁和低窪沿海地區,在未來極可能因氣候影響而退化或損失。

 

對此,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全球政策顧問李碩呼籲:「我們的自然環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這不是您我應得的未來。各國政府必須在 2022 年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針對最新科學數據做出立即行動,承諾在 2030 年前至少保護 30% 的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

 

重點五、未來十年是確保能否實踐永續未來的關鍵

 

2021年COP26氣候大會期間,綠色和平行動者高舉「時間不多了」標語,與上萬民眾齊聲呼籲會場內的世界領導人:立即為氣候與全人類的未來行動! © Jeremy Sutton-Hibbert / Greenpeace

 

由於複合式的環境災難頻繁發生,加上調適策略的不足與社會結構缺漏,使氣候變遷的影響和風險變得越來越複雜且難以管理,並因此導致新的衝擊與風險。各地政府需要立即在能源、食品、工業、城市和社會系統中,進行具備全面性和包容性的規劃和變革,藉由跨領域的合作,實現具有氣候韌性的未來。

 

報告更強調,人類在接下來十年採取的社會選擇與行動,將決定未來氣候韌性的高低。重要的是,如果當前不立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當升溫超過攝氏 1.5 度時,氣候韌性發展的前景,將會越來越有限。

 

面對氣候衝擊,綠色和平給全球的5點建議


1. 立即淘汰化石燃料

 

過去數十年,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獲得能源與動力,是加劇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目前,「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識,國際能源署(IEA)更於 2021 年提出全球達到 2050 淨零碳排的可行路徑,並指出:「不需要投資新的化石燃料。」科學證據皆已證明:若要達成控制升溫於攝氏 1.5 度內的目標,淘汰化石燃料是必要行動,且無法繼續拖延。

 

2. 2030年至少保護30%海洋

 

2022年綠色和平於南極威德爾海(Weddell Sea),調查氣候危機對當地生態的衝擊。 © Tomás Munita / Greenpeace

 

2022 年 3 月,各國政府將在聯合國召開會議,針對訂定《全球海洋公約》進行最後一次協商會議,目標「設立全球海洋保護區」,在 「2030 年前保護至少 30% 海洋」。此外,各國代表也將參與聯合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綠色和平力倡世界領導人必須承諾在尊重原住民和當地社區權利的情況下,在「2030 年前至少保護 30% 的陸地和海洋」。

 

3. 實現氣候正義

 

2021 年,全球各地締造多起氣候及環境訴訟勝利,顯示企業必須為其產生的碳排放負責;政府必須為減緩氣候變遷做出更加積極的行動;更彰顯生活在安全環境是基本人權。綠色和平將持續為氣候脆弱的社區發聲、協助原住民守護家園爭取生存權利,避免弱勢族群的聲音被湮沒在政商利益中,也邀請您一起加入這場全球化的氣候運動!

 

4. 為您我應有的未來行動

 

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是造成今日氣候危機的元兇,為了免於更劇烈的災害威脅,全球必須全面淘汰化石燃料。 © Greenpeace

 

經濟掛帥的開發行為,與無限制擴張的商業模式,已對環境造成沉重負擔與傷害,必須被淘汰!為了使您我及下一代擁有豐饒宜居的家園,全球產業必須轉型為更加友善環境的永續循環經濟,各地政府則應該以尊重自然、人權的方式廣泛採納各族群意見,制定、落實更完善的氣候因應政策。綠色和平將持續在全球推動企業與政府落實減碳政策、全面淘汰化石燃料、轉用再生能源、保護自然生態。

 

5. 誠實地面對真相

 

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需要誠實正視它,並且承認:目前,全球既沒有全力為控制升溫攝氏 1.5 度而行動;也沒有為可能升溫至攝氏 2.7 度的危機做準備。事實上,2021 年在英國格拉斯哥的 COP26 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各國政府已承認他們在實現《巴黎氣候協定》控制升溫攝氏 1.5 度的目標上,做得還不夠,並同意在 2022 年底前重新審視他們的國家目標,更需要在 COP27,商討足以應對最新科學發現的氣候行動,積極落實氣候正義。

 

因人類行為加劇的氣候變遷,正對自然環境造成危險和全面性的破壞,並影響著全球數十億人的生活。要挽救失控的升溫趨勢,必須仰賴全人類共同行動、「立即行動」!

 

※本文授權自綠色和平,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