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塑膠垃圾充斥海洋,海龜鼻孔插著吸管,是誰害的?

塑膠垃圾充斥海洋,海龜鼻孔插著吸管,是誰害的?
撰文: 邱顯義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邱顯義提供 日期:2022-03-24

2020年的一個下午,捐助了許多年的國際環保組織來了一通電話,我們聊起了海洋減塑的話題。

距離火爆一時的海龜新聞,已有兩年的時間,社會各界都開始真正了解海洋的問題,才開始理解我們看似再正常不過的日常,卻早已開啟了「塑膠進入了食物鏈循環」的食紀元!

當時我就問了對方一句:「你知道今天還有充滿的塑膠垃圾是誰害的嗎?」對方一時之間無法回答,我就說:「是我害的!」

 

對方很緊張的說當然不是,但我只緩緩的說:「是每一個像我一樣會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人。」

 

我是一個很少拿塑膠袋、很少拿免洗餐具、比較精準消費的人,但我跟她說:「就算全地球的人都收斂自己的惰性,其實也只能降低不到5%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已經太熟悉這樣的方便,難道我們的生活中只有吸管跟塑膠袋嗎?我想這個問題不需要思考就知道答案,只是我們都視而不見。」

 

訴諸感性這樣的方式的確讓大家更關注了環保的問題,我講了一段很偏頗的形容:某個年紀以上的人,你問他環保重不重要,他會說重要,然後他去買東西的時候會說:「再多給我一個袋子」,就是嘴巴說重要身體還是很誠實。

 

但是越年輕的世代,明明經濟實力跟環境越來越壓迫,他們卻更願意訴諸行為去保護地球!

 

去年有一個新聞,提到白犀牛已經從地球上滅絕(其實還剩一兩隻但是沒有辦法繁殖了),我身邊七歲的小朋友忽然大叫:「蛤,可是我都還沒有親眼看過白犀牛耶!」

 

那一秒鐘我心裡想的事情,我小時候聽到的滅絕物種都是恐龍啊、三葉蟲啊、長毛象啊,什麼時候物種的滅絕已經活生生地擺在我們眼前,我們卻真的看不見。

 

話題聊遠了,我就跟環保團體的朋友說,要有真正的改善,必須要立法、必須要強迫、必須要面對既得利益者的威脅,所以我說我很佩服他們,可以站在世界的前線去對抗那些非常巨大的組織。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民眾的自覺,我們常常在電視上聽到「沒有需要就沒有殺害」,怎麼樣能在供需之間找到符合自然的平衡,一直都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我跟他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去責怪誰,因為我們大家都享受了這一切,可是我們一直忘記了我們只享受了權利卻沒有承擔責任,為我們承擔這一切的:是大地、是海洋、是天空、是除了我們以外的一切生物!

 

我的一個好朋友,是一個環保畫家,曾經在香港慈善拍賣會上,人生第一次上拍賣會就將近6,000,000的落槌成交,她分文未取的將這一切全部捐出,但是讓我完全忘不了的是那幅畫到底畫了什麼!

 

那是一隻台灣特有的綠蠵龜,牠堅固美麗的甲殼上有一座城堡,城堡的高樓上有一個長髮公主,在湛藍的海水裡被魚群環繞著,但那一座城堡,是人類的廢棄物蓋的,這個畫面是如此的美麗,卻又如此的殘酷!

 

 

每個人都為這個世界說一句話、少一點浪費,厲害的人跟企業去推進更好的科技,政府制定更符合現在實況的體制跟法條,我們一起努力,ESG才會像飛輪一樣,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很沉重,一但轉動突破了界限,就像飛起來一樣。

 

我們都能飛上宇宙了,千萬不要是因為地球毁滅才需要飛去火星,在外太空旅遊看地球的藍、大地的綠、雲朵的白,才是新世代的人的追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