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德英美競相在做這件事,台灣足足晚了20年!想維持全球供應鏈樞紐地位,台灣4大轉型風險

德英美競相在做這件事,台灣足足晚了20年!想維持全球供應鏈樞紐地位,台灣4大轉型風險
撰文: 簡又新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0-12-14

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195個國家的代表一致通過「巴黎協定」,全球減碳的共識達到高潮,但隨著各國致力經濟發展未見其效及後續重要行動。但近期在全球氣候警訊頻傳下,世界各國已紛紛宣示提前達成國家碳中和之重要期程與目標。

 

 

所謂碳中和即事前做好碳管理計畫,力行節能減碳,最後再以取得減量額度的方式來抵換剩餘排放量,等同該國溫室氣體零排放。

 

如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已於2019年12月11日正式發布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揭示2050年達成碳中和,德國和英國並已承諾會努力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美國新當選的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競選過程中宣布要在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

 

此外,東亞三國亦已宣佈碳中和時程,2020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的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談話,提出中國將努力於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並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0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向國會發表首次施政講話宣布日本將提前於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完全實現碳中和。2020年10月28日,韓國大統領文在寅在國會發表演說時宣布,將在205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目前我國在2015年通過的溫管法減量目標係於2050年相較2005年水準、減少50%的排放量,相較歐盟宣示在2030年即減量50~55%,足足晚了20年。審視國際發展現況及未來趨勢,相信政府推動碳中和勢在必行,然而以臺灣人均年排放量約12至13公噸要降至零,工作極為艱鉅,氣候變遷的轉型亟須加速前進。

 

轉型風險是社會在應對氣候變遷以及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大致可區分為四種類型。

 

首先是政策與法律的風險。立法院刻正修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準備實施碳稅,直接影響生產成本;2年內歐盟也會公布「碳價邊境調整機制」(亦即碳關稅貿易壁壘)相關法規等,影響我國出口產品成本。

 

另如英國、日本等國家宣布2030年禁賣汽柴油車,我國係汽車零組件出口大國,企業要在十年內重新調整供應鏈,在在都是嚴竣的挑戰。

 

再者則是技術風險。如用低耗能與排放量更低的產品或服務取代現有的產品、對新技術的投資失敗、轉型成為低碳技術的成本較高等。如太陽能發電技術不斷創新、效率提升,已造成美、德、中等國的太陽光電大廠相繼倒閉。

 

第三是市場風險。例如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市場信號的不確定性、原物料成本的增加等,而原有的市場也有可能消失,面臨生產的產品無處可賣的窘境,如許多國家在2025年起將陸續關閉燃煤電廠即是明顯例子。

 

最後則是商譽的風險。如消費者偏好的轉換、產業污名化、利害關係人不斷增加的擔憂與負面回饋等。加上現今最主要消費族群Z世代的環保永續觀念,企業如何維繫不墜的商譽,也唯有邁向永續才有可能。

 

臺灣係外貿大國、且居全球供應鏈的樞紐地位,面對國外的最新趨勢(如:歐盟的碳價邊境調整機制)或對國內的產業衝擊(如:減緩與調適的政策法規要求),其影響空前且巨大;不僅與企業生存相關,影響層面更將擴及企業品牌及國家形象。

 

當臺灣已被世界趨勢與國際減碳浪潮推上2050年碳中和的第一線,全球減碳風雲再起,考驗著我國從能源、產業到生活消費的轉型,以及政府的氣候治理速度,企盼公、私部門及所有社會大眾共同努力,攜手邁向永續發展。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