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參與的步伐須由大眾共同加入,而全國大學師生亦成為積極投入與貢獻者。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第二期第一年(109年)階段性成果專書《夏耘》將於2月1日線上公開,分享大專校院教學場域轉型與創新的實踐經驗。
深耕許久為大學社會責任付出心力—他們是USR計畫實踐場域的資深學長姐,透過理論知識和動手實踐,慢慢地在各自專長領域、找到埋藏在心中最核心的那把鑰匙,成為學校和地方間不可或缺的的「關鍵解鎖人」。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三位執行計畫有一年以上經驗的USR學生猶如轉動的齒輪,他們已經具備課堂基礎和實際執行的經驗,在團隊中找到定位,將堅定有力的能量,帶到實踐的場域。
「萌芽的螺絲」是教育部USR推動中心對甫加入USR計畫的大學生的定位,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期許。在第二期USR計畫成果中,透過三位USR新鮮人的故事,感受到他們初試啼聲的熱情火苗,即便是初淺參與的過程,也將會持續燃燒。
現代社會對於大學有非常大的期待,積極投入社會參與蔚為世界各國高等教育轉型的主流趨勢。教育部於2018年啟動第一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協助大專校院發展各自所長,以及教學場域轉型與創新,至今已經累績階段性的成果。
台灣鄉村正在凋零,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更加劇了城鄉的落差,大學如何透過與地方政府的連結,找到解決地方困境的方法?
地方創生需要注入新血,大學USR計畫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任務,將學生帶到場域進行教學,透過實作啟發更多創意的產生。就像萌芽的種子,當他們與土地有了情感與連結,愈有可能在地扎根,成為帶動社區發展的生力軍,大學4年過去後,他們將不再是過客。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在屏東大鵬灣舉行USR主題交流活動,中南部大學校長、副校長、USR計畫主持人齊聚一堂,與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USR計畫推動中心總主持人郭耀煌展開一場精彩對談。
愈來愈多大學走入場域進行教學、研究,以具體行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為了讓民眾了解「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的內涵,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於107年10月27、28日在屏東大鵬灣舉辦「大學社會實踐主題交流活動」,以「海洋永續、農業創新」為主題,展出共20件計畫成果,並帶來協同地方產業研發的各項產品,以及戶外農漁市集,活動適逢週末假期,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參觀,反應十分熱烈。
台灣農漁村普遍面臨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鼓勵大學走向社區,適時填補了在地產業發展的缺口,在他們發揮所長參與社區改造的同時,收穫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