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大學與社區攜手,深化在地產業向下教育扎根

大學與社區攜手,深化在地產業向下教育扎根
撰文: 廣告企劃製作     分類:USR校園永續 日期:2018-10-22

台灣農漁村普遍面臨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鼓勵大學走向社區,適時填補了在地產業發展的缺口,在他們發揮所長參與社區改造的同時,收穫卻更多。

面對偏鄉在地產業的發展,除了提升銷量,還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南開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透過USR計畫分別與南投埔里大坪頂社區百香果農、屏東小林與佳冬養殖漁村協同合作,利用果皮、魚鱗等廢棄物提煉果膠、膠原蛋白,發展高附加價值商品,並導入數位科技等營運新思維,結合社區再造,吸引青年返鄉就業深耕,讓社區發展更多元永續。

 

導入新思維,發展智慧農業提升產值

南開科大校長孫台平表示,南投埔里大坪頂社區素有「百香果故鄉」之稱,占有率全台第一,南開科大USR計畫以大坪頂社區為合作對象,經過多次的座談與訪談了解社區的需求、討論計畫方向,決定以打造「南投百香果資源永續之煉銀網平台」為主軸,分成「煉、銀、網」三大面向。

 

Follow Me 我是小領隊-培訓學生成為觀光導覽人才,創造熟齡新商機

 

「煉」代表回收果皮提煉果膠,每到產季,製作百香果汁都會留下許多果皮,為了將這些果皮再利用,除了提煉果膠做成蜜餞,經過計畫團隊分析,百香果皮裡含有花青素,可製成面膜或護膚產品,提高產值。「銀」鎖定的是熟齡商機,為發展觀光旅遊,設計一系列的觀光導覽人才培訓研習課程。「網」則是透過物聯網建置,記錄果園施肥、澆水、土壤酸鹼值,發展智慧農業;並透過電子商務平台行銷百香果及周邊產品。

 

百香果棚架搭設微學分課程

 

在實際應用在農民的果園之前,南開科大特別開設了微學分課程,由學生親手打造果園,定期至校內果園施肥、灑水及生長紀錄等,共同探討影響其生長環境的因素、百香果生長最重要因子及了解不同鉀肥造成百香果甜度差異的原因等。同時,也透過光電技術,研究果實增長、甜度分級精確及果皮回收利用等,了解光電技術在百香果農業上的協助及開發產品等,並將研究成果技術移轉,改變農民思維,提升獲利,促使社區發展多元化。

 

向下教育扎根,建立永續食漁文化

高科大「漁鄉關懷與產業競爭力提升計畫」,以曾經輝煌的屏東林邊、佳冬養殖漁村為場域,應用益生菌養殖技術,落實無用安全的水產品生產;並從魚鱗中萃取膠原蛋白,製作保健食品或珍珠粉圓、豆腐等食品,以及保養品、醫療用品,提高經濟產值。

 

協助小漁營造屬於他們的品牌及漁塭體驗活動,推展地產地消策略

 

高科大USR計畫主持人、資管系副教授汪素卿表示,計畫團隊也首度說服養殖戶主動出擊,帶著七家養殖戶到高雄台鉅參加假日市集,以每家小漁養殖業者的特色營造不同的品牌故事。團隊協助小漁們及漁會主導及創辦屬於他們自己的第一場漁塭體驗活動,並將經驗傳承。數月後,不僅獨立且成功的舉辦數場漁塭體驗活動,吸引更多外來消費者,從學校端導入不同思維,也讓小漁開始嘗試打造自己的形象、品牌故事,透過這些成功經驗發揮擴散效益。

 

師生帶領學童至市場、廟宇及社區,認識在地漁鄉文化並製成繪本

 

更重要的是,為了建立正確的食漁文化,向下一代深化扎根,使他們認同家鄉文化,計畫團隊與屏東在地小學、屏東縣教育處建立食漁教育共構,團隊師生與在地國小學童透過大手攜小手模式,以海洋特色國小及融入漁鄉文化為目的,進行家鄉活動繪本內容構思及圖畫設計,並培育小小生鮮達人,未來到超市介紹、推廣自己家鄉的漁獲。為有效推廣及宣導食漁教育,資管系團隊師生運用智慧科技 VR 技術,以寓教於樂及生動活潑有趣的互動遊戲方式,引領老青少一起開啟及探索食漁教育的世界。計畫雖然有天會結束,但透過深化、向下扎根,在地產業就能永續經營。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