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低碳」、「環保」,是種辛苦吃力的生活方式,綠藤生機的3位「八年級」夥伴,卻想顛覆這種刻板印象。他們用正向心態,減少環境負荷,將每一點小成果,視為生活中的意外驚喜。
2019下半年,綠藤進行了一場實驗,組織第一次的「感謝祭」,利用周五下午, 同事們聚在一起,一同慶祝團隊合作的季度成果以及一起細細「品味感謝」。
感謝信永遠不會過時,除了真實表達謝意,也能讓書寫者直接受惠; 綠藤獲得第一次媒體全版報導機會,竟源自於一封單純的感謝信。
AAMA台北搖籃計畫締造創業者智慧傳承的管道,讓前人視野轉化成創業者的動能。 綠藤生機靠導師信義房屋董事長的一句話,找到公司發展的依據。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變化,讓綠藤生機緊急更改年度策略、並加快新決策的循環,這也讓我再次理解到,我們要擁抱變化、克服挑戰,因為這也是成長的機會。
即將熄燈的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是大家共同的回憶,而對綠藤生機來說,真正走到線下、開設實體專櫃的起點,就是在誠品敦南店。
長期以來,綠藤運用公關行銷,與其說是「帶動銷售」,更可說是為了「倡導自己深信的理念」。
在一次前往紐約新創公司參訪時,一位學長這樣告訴鄭涵睿:「如果你想創業,全MIT的學生、教授與校友,沒人想看到你失敗,他們都會幫助你。」鄭涵睿也真切感受到這股合作的力量,「綠藤對於永續包材的想像,都是根基於2014年在MIT的一個巧遇。」
綠藤生機5年回收超過20萬個空瓶,怎麼做到的? 從包材到通路配合,一個拋磚引玉的作法,盼帶動更多環境友善的競爭。
「未來30年,將會有100兆美元投資在永續議題,可以說永續是當前最熱門的話題了。」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董事總經理暨全球資深合夥人徐瑞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