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別買這瓶潤髮乳!這家公司為何勸你別買?永續,從「不衝動購物」開始

別買這瓶潤髮乳!這家公司為何勸你別買?永續,從「不衝動購物」開始
撰文: 王維玲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1-01-25

長期以來,綠藤運用公關行銷,與其說是「帶動銷售」,更可說是為了「倡導自己深信的理念」。

 

2016年,綠藤舉行了公司創立以來第一場產品記者會。埋頭實驗室三年,綠藤的第一瓶潤髮乳「奇蹟辣木潤髮乳」終於面世。

 

不過,會場背板上卻大大寫著:「別買這瓶潤髮乳」。對於辛苦研發出來的產品,綠藤卻請消費者不要買,似乎不太合理,要了解這個違反一般商業邏輯的決策,需要回溯到2013年。

 

綠藤推出頭皮淨化與強韌亮澤洗髮精後不久,便接到許多人詢問:「什麼時候推出潤髮乳?」面對消費者的殷殷期待,鄭涵睿、廖怡雯與許偉哲決定進一步與他們的技術導師林碧霞討論。

 

「潤髮乳是必要的嗎?」這是一開始林碧霞拋出的問題。如同綠藤研發其他產品一樣,必定先問—這是真實的需求嗎?

 

回到髮絲的本質,濕髮會糾結是正常現象,只要吹乾了,就能恢復自然,一般人不是非使用潤髮乳不可。然而,對於長髮、髮質受損的人,為了避免髮絲在清潔過程中過度糾結,潤髮乳又很可能是他們所需。

 

想到這裡,鄭涵睿、廖怡雯與許偉哲不得不思考,綠藤可以做什麼? 能否找到天然來源的成分,取代一般潤髮乳常見的石化來源陽離子界面活性劑、矽靈,為有需要的人以及環境提供更好的選擇?

 

這個難題,也讓林碧霞非常苦惱。

 

過程中,她曾嘗試透過植物蠟與天然甲殼素帶正電的特質,解決濕髮糾結的問題。

 

然而,樣品出爐後,效果卻不如預期。

 

直到2014年,綠藤研發團隊發現了帶有正電特性的辣木籽蛋白,可以減少髮絲之間的摩擦力,使頭髮易於梳理,同時,也能幫助修護毛麟片、增添髮絲光澤,才讓一波三折的研發進度浮現生機。

 

鼓勵客人在購買前多思考

 

綠藤的第一瓶潤髮乳,終於有機會交到消費者手中了。

 

然而,正當產品熱烈準備上市之際,鄭涵睿卻在內部會議上堅定的說:「我們要叫客人別買這瓶潤髮乳。」

 

因為比起研發創新潤髮乳的喜悅,對綠藤來說,更重要的是帶動正向改變,鼓勵客人在購買前多思考,是否真的需要。

 

從源頭降低消耗,才是對環境最好的選擇。

 

「別買這瓶潤髮乳」的概念,來自巴塔哥尼亞「別買這件夾克」的啟發。2011年,美國最重要的購物折扣季「黑色星期五」登場,《紐約時報》上出現了全版廣告,「別買這件夾克」(Don’t buy this jacket!)。許多讀者看了,大感驚奇。

 

廣告中的「R2」夾克,是巴塔哥尼亞最暢銷的產品之一。這件夾克有60%原料為回收的聚酯纖維,以高品質的技法製作,格外耐用;當這件夾克的壽命走向盡頭時,巴塔哥尼亞還會將它回收製成等值的產品。即使如此,生產一件夾克仍需要耗費135公升的水,足夠供給45個人的每日用水;從製作到進入倉庫,共排放九千公克的二氧化碳,生產夾克帶來的汙染是夾克本身重量的24倍。

 

即使已經盡可能選擇對環境友善的製造方式,但是回到根本思考,對環境最好的做法,仍是避免衝動購物,不要買下不需要的產品。

 

這樣的理念,深深感動了鄭涵睿。他在MIT畢業前夕,買了一件「未來要穿十年」的巴塔哥尼亞外套,每次穿上,他便重新想到自己對環境的永續承諾。

 

綠藤也希望透過「別買這瓶潤髮乳」的議題,讓消費者擁有對髮膚、環境更友善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讓產品承載理念,透過產品資訊頁面及發芽大使的解說,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對自己正在使用的產品有更真實的認識。

 

因為,使用不需要的產品,再好,都是負擔。

 

也許有人認為,「別買這瓶潤髮乳」只是以顛覆性的口號吸引消費者好奇、進而關注,最終仍是為了銷售產品。打開綠藤的營收資料就會發現,「奇蹟辣木潤髮乳」成為綠藤當時二十二項產品中,銷售最差的一支產品,但是對團隊來說,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影響力,是綠藤追求的終極目標。

 

而當「理念」、「產品」及「行動」一起加乘,帶來的改變才足夠巨大,巨大到足以鬆動過往的限制。

 

作者簡介_政大歷史系、政大新聞所畢業。10年以上媒體經驗,曾任聯合報記者、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30雜誌副主編、端傳媒資深記者、GQ business網路主編,擅長發掘設計美學、生活風格領域創新議題,作品曾獲得金鼎獎及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卓越專題特寫獎」等獎項肯定。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的《B型選擇》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