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車」可說是紐約、倫敦人心中永遠的痛,研調機構Intrix統計數據顯示,倫敦駕駛一年要浪費227小時待在擁擠的車陣中,紐約客若是尖峰時間上路,一年也得浪費133小時堵在車陣裡;澳洲政府預估,30年後,雪梨的城市規模將與現行的紐約、倫敦一樣大,為了解決30年後的交通問題,澳洲政府決定推行共乘制度,降低交通流量。
金融,與所有人生活密不可分,也應是為所有人服務。台灣金融研訓院獨家研發「金融財務性格測試」,希望受測者能透過行為調整,學會謹慎消費、節制紀律並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進而擁抱財務自由的人生。
走進台北車站、萬華區公園,處處可見街友的身影,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卻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街景。 不認為世界上有一種人叫做「窮人」的朱冠蓁,實際拿出行動,用剩食填飽街友的胃、用同理心重新認識一個個無家者。她就像是個「引路人」般,靠著議題倡議,試圖消弭人們對貧窮歧視的高牆,逐步照亮城市的角落。
要經營事業,也要經營生命,你的事業,有為自己和別人帶來愉悅嗎? 很多年輕的創業者,不僅是要滿足自我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們對社會有著「使命感」。
追求快樂工作與尋找生命意義,一直是人生很重要的課題。創新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以破壞性創新理論來解決企業經營問題,用來審視人生意義也別有啟發。
人都會犯錯,重點是如何不再犯錯並且努力地朝著正確的人生前進。金門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的輔導廠商翁宏俊先生,就是個典型成功更生人的例子。
「我的人生就是即戰力」特刊中詳細介紹學校科系特色,什麼樣的學生可以直接成為台灣Epson的儲備工程師?又是什麼樣的學生可以成為企業爭搶的斜槓人才? 還未踏出校園就被大廠挖角不必靠機緣,只要照著做,畢業前就已經拿到大企業門票! 跨出那步沒有那麼艱難,當走在出發的路上,你得到的比你想像的更多。
陳欽生來自馬來西亞,1967年來到台灣就讀成功大學,沒想到竟成為他的人生惡夢開端,無端遭誣陷為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的嫌犯,凌遲逼供後誘導寫下假自白書,最後被以共諜身分,將他判處12年徒刑,從此失去自由...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水,應該會是「讓人又愛又怕」,小至人體,大至地球環境,水多了或少了都是問題。去年(2020)日本、中國、東南亞都遭受嚴重的水災,影響數千萬人生活,面對極端氣候,水智慧設計無疑是都市規劃的重點。
現年39歲、擁有化工與材料工程博士學位的張旭賢,從位於中壢的南亞技術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在台北與新竹兩地往返打拼;對他來說,桃園只是學生時代的遙遠回憶,完全沒料想到,自己的人生將會與這座城市重新產生緊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