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企業擴大在台投資,瑞儀光電投資133億領銜
本次獲核准的企業涵蓋「臺商回臺方案」的瑞儀光電、碩天科技,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恒升企業、五個餅精密工業、彤采妮公司與邏爵公司,各家企業皆提出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規劃,積極強化競爭力。
其中,投資規模最大的瑞儀光電,將斥資逾133億元於高雄前鎮科技產業園區與竹南科學園區興建研發中心與半導體等級無塵室廠房。新廠將導入AI智慧製造技術,並預計新增480名本國員工,專注發展晶圓級光學元件的製造與研發。此外,該公司也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措施,採用節能、節水設備及使用綠建築建材,致力於永續發展。
碩天科技則專注於不斷電系統與電源管理軟體的研發與製造,計畫於臺南市新市產業園區投資逾4億元建置新生產基地。新廠將全面導入智能化生產技術,包括自動化設備、機械手臂與AIoT監控系統,同時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並導入能源回收技術,以落實ESG永續發展目標。
此外,為因應AI半導體市場需求成長,恒升企業計畫投資逾2億元於新竹縣竹東鎮打造全新廠區,並配置自動化倉儲、AGV無人搬運車與光纖雷射熔接機,搭配智慧自動軟體系統,以提升生產效率。該公司亦注重環保永續,生產過程中的廢棄金屬板材將交由專業單位回收再利用,確保資源最大化。
五個餅精密工業則斥資近6億元,在中科二林園區建置新廠,結合CNC工具機與智慧化技術,並透過ERP數據管理系統優化生產流程。在綠能領域,公司積極推動TRC穿臨界渦輪系統與生質能綠電技術,透過廢熱回收與生質燃料發電,降低碳排放,實現能源循環再利用。
而彤采妮計畫投資近2億元於彰化縣鹿港鎮擴建廠房,導入自動機械、物聯網、ERP與MES等智慧科技,並成功開發環保植物纖維容器及零塑植纖環保杯,為美妝包裝市場提供創新永續解決方案。邏爵公司則於臺中市外埔區投資近4億元擴建新廠,增設全自動床墊包邊與智慧化床墊壓縮捲包設備,同時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以優化供應鏈管理與生產效能。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突破2.5兆!企業設廠須兼顧永續發展
根據經濟部的資料,截至目前為止,「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664家企業投資,總金額超過2兆5,277億元,預計可創造16萬749個本國就業機會。
其中,「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吸引了333家企業,總投資約13,652億元,創造9萬1,537個就業機會;而「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有1,128家企業參與,投資金額約5,726億元,帶來4萬591個就業機會。經濟部指出,目前仍有15家企業排隊待審,顯示臺商對於投資的意願依然強勁。
本月初,賴清德總統表示,為了配合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並維持台灣良好的投資環境,宣布將原定於2024年結束的三大方案延長至2027年。根據方案規定,申請的企業在投資時必須提出具體的減碳計畫,具體示例包括:
1. 使用綠電或設置再生能源設備:如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儲能設備等。
2. 採用節能或低碳排設備:如鍋爐及熱能設備使用電力、天然氣、生質燃料等低碳或無碳燃料,電子業則需安裝含氟氣體破壞去除設備,以降低HFCs、PFCs、SF6、NF3等高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
3. 實施熱能回收與循環利用:如餘熱回收發電、廢棄物再利用為原料或燃料,以及碳捕獲和再利用(CCU)。
4. 規劃綠建築:確保工廠廠房取得內政部綠建築標章。
5. 其他有助於2050淨零碳排的措施:如進行碳盤查、建置能源管理系統、導入清潔生產製程、植樹減碳,或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RE100)等國際倡議。
此外,環境部爭取到100億元的「綠色成長基金」,以鼓勵企業投資相關淨零及調適的技術發展。國內企業必須是非上市(櫃)企業,並需執行淨零永續相關的新興業務,如減碳、綠色能源和環保技術等。同時,主要營業活動在台灣的境外企業也有資格申請。對於單一企業的總投資金額上限為1.5億元,單次投資金額上限為1億元。
環境部強調,該綠色成長基金的投資對象不僅限於傳統創投業者,還涵蓋多元的投資機構,包括企業創投(CVC)、金融機構以及設有加速器計畫的法人團體。這些舉措旨在促進企業在綠色和永續發展領域的投資,推動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