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2024企業TCFD調查》只有兩成企業投資低碳創新!政策法規慢,企業如溫水煮青蛙

2024企業TCFD調查》只有兩成企業投資低碳創新!政策法規慢,企業如溫水煮青蛙
撰文: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10-22

今周刊編按:臺大風險社會政策研究中心《2024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出爐!報告指出,我國企業氣候資訊揭露比例年增僅0.1%、過半企業未評估十年以上的氣候風險,且僅有兩成企業進行低碳創新。專家警告,若不加速改善,臺灣將面臨被國際供應鏈淘汰的風險,並提出4項驅動治理轉型的建議。

報告:臺灣氣候治理遲滯,且中小企業永續轉型差距大

 

臺大風險中心連續三年進行「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於每年論壇活動公開發布調查摘要簡報並撰寫電子報專文介紹。今年2024第三屆調查報告歷經數月編輯、彙整前兩年調查結果,現發行正式報告,歡迎各界公眾瀏覽下載參考。

 

氣候揭露政策時間表。圖片來源:《2024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報告

 

調查重點摘錄

 

在全球氣候環境愈趨嚴峻的今日,為應對極端氣候對產業、金融界所造成的衝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指引應運而生,敦促企業自願揭露氣候相關風險並制定因應策略。

 

然而,從國內外發展趨勢顯見,氣候相關揭露已逐漸轉向強制性規範,對於氣候治理遲滯落後的我國而言,將帶來重大挑戰。因此,本調查關注我國企業在氣候揭露與行動上的進展,剖析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

 

調查結果首先指出,政策法規是推動國內企業氣候作為的重要因素,然而碳定價制度實施一再延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用電大戶條款檢討進度落後,導致企業持續觀望,因而在低碳轉型與能源轉型方面緩步不前。

 

臺灣2024年氣候相關財務揭露的企業數比例僅成長0.1%。圖片來源:《2024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報告

 

總體的氣候資訊揭露、碳定價、能源與低碳轉型等政策缺乏前瞻治理,政府治理遲滯導致企業競爭力如同溫水煮青蛙,逐步流失臺灣產業轉型契機。

 

其次,缺乏低碳創新氛圍,企業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評估、財務影響評估、情境分析等,都未能大幅進步,難以發展具備氣候韌性的系統性策略。同時面臨人才培育挑戰,也未見積極推動薪酬與氣候相關績效之連結,錯失將氣候思維深入企業組織文化與增強長期競爭力的關鍵機會。

 

最後,臺灣金融業正履行推動因應氣候變遷之重要支柱角色,願以多軌策略提供優惠融資條件、鼓勵企業氣候資訊揭露、低碳產品與製程創新等;唯此獨欠東風,尚須政府治理相互支援,建構創新生態系。

 

以下重點摘錄本調查九大關鍵發現:

 

1. 政策法規為企業推動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重要動機

我國金管會自2020年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至2022年推動綠色金融3.0與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促使上市櫃企業在氣候相關揭露的比例依序提升,為目前較有成效且符合國際趨勢的政策。

 

近半數受訪企業表示,推動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最主要動機為國內政策法規。圖片來源:《2024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報告

 

2. 有進行TCFD的企業更加重視氣候人才培育,但薪酬與氣候相關績效連結的比例仍偏低

有進行TCFD的企業有更高比例讓董事會接受氣候相關培訓課程,展現對氣候人才的重視。但氣候績效納入薪酬考核機制的企業比例偏低,這可能顯示企業在治理面上仍未見氣候行動的決心,進而錯過增強長期競爭力與氣候韌性的機會。

 

3. 半數企業未評估十年以上中長期風險、量化財務衝擊、採用氣候情境分析

有進行TCFD的企業未見於評估氣候相關中長期風險、量化財務衝擊有大幅進步,僅氣候情境分析的採用上有緩步增長。這顯示多數企業在面對長期氣候變遷挑戰時,難以發展具備韌性和前瞻思維的系統性策略,可能導致未來永續經營風險加大。

 

4. 傳統高碳排製造業評估實體風險比例較高、電子高碳排製造業偏低,整體圖資使用微幅上升

傳統高碳排製造業進行實體風險評估的比例最高,但電子高碳排製造業偏低,需要進一步強化其風險管理和策略回應的能力。而使用圖資有助於提升企業進行實體風險評估時有更好的理解與分析,但整體使用比例僅微幅上升,成長有限。

 

圖片來源:《2024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報告

 

5. 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有明確政策路徑供企業依循,但供應鏈碳管理與揭露政策力道弱企業成長緩慢

綠色金融3.0、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等相關政策,供企業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有清楚的依循路徑,提升企業資訊揭露透明度與品質。但範疇三仍採自願性揭露,政策未明致使已進行供應鏈溫室氣體盤查及訂定減量目標的企業比例仍相當低。

 

6. 多數企業認為受碳關稅影響較少,加上碳費制度尚不明確,僅極少數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恐致使臺灣產業逐步流失轉型契機

我國碳費制度懸而未決,實施期程一再延宕,同時多數企業普遍認為不受歐盟CBAM影響,僅極少數企業開始啟用內部碳定價機制。顯示臺灣企業未能及早且有效地將碳成本納入企業治理與決策過程,恐將逐步流失轉型契機。

 

7. 近三成電子高碳排製造業面臨供應鏈綠電壓力,但政策力道弱,企業整體再生能源發展未明顯成長

電子高碳排製造業受到客戶建議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高於其他產業。然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用電大戶條款政策力道弱又未能按時程檢討,難以推動企業積極回應能源轉型責任,使得整體企業再生能源發展未見明顯成長。

 

圖片來源:《2024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報告

 

8. 進行低碳創新的企業僅兩成,顯示多數企業未能掌握氣候機會

有進行TCFD的企業有較高的比例有進行低碳創新,顯示TCFD架構讓企業能更有效地透過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識別與評估結果,即早採取低碳策略行動,以避免被排除在全球低碳供應鏈之外。但大多數企業仍未能掌握氣候機會,建構低碳轉型策略。

 

圖片來源:《2024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政府與企業面對淨零轉型遲滯的挑戰》報告

9. 四成上市櫃企業曾被金融機構要求提供氣候相關資訊,與去年相比呈倍數成長,金融機構扮演關鍵角色

上市櫃企業有更高的比例曾受金融機構要求提供永續報告書、用電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等氣候相關資訊,且與去年相比呈倍數成長。金融機構透過提供優惠融資條件,鼓勵氣候資訊揭露,在促進企業低碳轉型與強化氣候韌性上扮演關鍵角色。
 

結論與建議

 

綜整調查結果與關鍵發現,本調查報告呈現出政府治理與企業治理轉型落差。從兩大面向的轉型落差,探討驅動治理轉型的要點與建議,同時也提供給政府相關部門、企業決策階層,以及關心此議題的各利害關係人參考:

 

 驅動政府治理轉型

 

1. 政策法規遲滯導致企業如同溫水煮青蛙

政策法規是推動國內企業啟動氣候作為的一項重要因素。儘管在金管會明確的路徑指引下,已緩步驅動企業進行氣候相關揭露,但在碳定價制度上卻缺乏前瞻治理規劃,難以超前CBAM、帶動產業轉型。

 

尤其,碳費制定與實施方面一再延宕,前景不明導致企業持續觀望,鮮少企業進行內部碳定價,將影響低碳轉型策略規劃,逐漸流失產業轉型機會。

 

2. 再生能源推動力道薄弱

政府缺乏再生能源的總體治理戰略,將導致臺灣企業面臨競爭危機。尤其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用電大戶條款的檢討時程一再拖延,致使驅動企業進行能源轉型的力道趨弱,導致企業未全力投入綠能準備。

 

又由於臺灣關鍵產業多屬於國際分工鏈的一環,在面對國際供應鏈要求採用低碳能源的同時,若國內無法建置合乎趨勢的能源使用環境,無法符合國際品牌要求,將使整體產業逐步錯失競爭機會。

 

 驅動企業治理轉型

 

3. 企業需掌握氣候機會關鍵時刻

企業整體仍缺乏低碳創新氛圍,多數企業尚缺少相關人才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評估、財務影響評估、使用情境分析與圖資,建議透過薪酬與ESG績效連結的機制,培育人才掌握低碳機會,以深化企業組織氣候風險管理的量能與面對氣候風險的韌性。尤其電子高碳排製造業實施實體風險評估的比例仍偏低,已顯示競爭警訊。

 

4. 金融業逐步帶動氣候轉型策略

臺灣金融業呼應主管機關的政策方向,正以多軌策略帶動企業轉型邁向低碳社會、綠色經濟,從提供氣候金融商品、要求揭露氣候相關資訊、建構鼓勵低碳創新的優惠融資條件,驅使企業落實ESG責任的同時,金融業也將作為氣候減碳與調適的支柱,促進金融公正轉型。然資金的驅動仍需整合且連貫的政府低碳轉型治理相互支援,以建構氣候與培育淨零創新生態系。

 

臺灣與東亞國家作為全球重要的供應鏈,無論在政府治理、企業治理或社會治理上皆遭遇到全球氣候公約與規範的重大挑戰,尤其2021年COP26決議全球應於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要求,對於東亞國家產生莫大的挑戰與機會。

 

而這些以高碳、製造業、電子業為主作為全球供應鏈體系的國家,在這新的世界格局當中共時性的面對四項驅動力量,包括國際氣候規範驅動(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ulation-driven)、去碳價值驅動(decarbonization value-driven)、

 

公民社會驅動(civil society-driven)以及國際市場驅動(global market-driven),迫使它們需要從褐色經濟轉向綠色經濟;誰跑得快、先進入綠色經濟與社會的軌道,誰就能產生強健、永續的競爭量能與優勢。

 

但談何容易。這些先前以石化、鋼鐵、水泥為基礎工業崛起的經濟體,在2000年後轉向電子業與半導體業競爭,前後產業在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的拉扯中如何找到新的策略,已經不容易;同時,又被鑲嵌入新的地緣政治與經濟競爭之中,產生更大的緊張性。

 

因此,國家治理與公司治理如何快速地建構新的策略,在淨零經濟與社會中建構與準備新的發展軌道,尤為重要。而這樣的過程是艱難的,因為它面對完全不同的國際政治、經濟、科技與社會要求,整個綠色主義的社會學習成本相當高,也需要相當的時間。

 

因此,在這個架構下,臺大風險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在富邦金控與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研究計畫的支持下,連年的調查國家治理與公司治理的轉向策略、模式與速度。在今年第三年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TCFD)的調查中,

 

統合前兩年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我們發現,臺灣遲滯的氣候體制,包括政府治理策略、碳定價、推動再生能源誘因、部會之間的政策統合,以及企業在治理上包括因應碳定價策略、永續人才培育、製程與產品的變革、碳盤查與綠色融資,都需要快速地、精準地調整與聚焦。在中大型企業對相關的ESG、國際永續轉型規範都有比較大的掌握,而在中小企業部分差距甚大。

 

以風險中心盤點前30大溫室氣體排放製造業所發布的ESG報告書並整合本次的TCFD年度調查來看,資源雄厚的上市櫃公司或企業較為重視TCFD,對於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的要素有所準備。

 

然而,中大型企業雖然已有認知且有部分進行TCFD,但與其他企業一般,都受到政府氣候治理與碳定價遲滯的影響,仍在觀望而無前瞻作法。亦即,國家之經濟與環境部門的保守作為,或部會之間推動氣候轉型政策的相互矛盾,造成企業轉型的遲滯,並總體呈現溫水煮青蛙的現象。

 

也就是說,政府在氣候政策上所產生的制度性矛盾或遲滯,已經嚴重干擾臺灣企業永續轉型;在高碳、褐色經濟路徑下,政府如果沒有明確的氣候政策、轉型法制與規範,尤其是核心的碳盤查、氣候資訊揭露、碳定價與促使企業投入建置再生能源,

 

即使已經積極推動綠色金融與公司治理方案,但此種政府部會相互的矛盾,不能擺脫產業的遊說而訂定出前瞻的政策,已經讓社會的學習成本拉高,更加拖延產業、經濟與社會的轉型,現實上,更造成我國淨零轉型的系統性風險。本年度調查將持續推進,以積極地促進臺灣政府、企業與社會的永續轉型。

臺大風險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周桂田

 

※本文授權自《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