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轉次數限制」如何影響台灣碳市場?
相對於歐洲或其他已發展市場,台灣的碳交易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氣候變遷因應法》第36條規定下,台灣設立了國內的碳權交易所,同時促進減碳行動的推進。然而,這項政策與市場機制仍有待完善,關鍵原因為對碳交易規則的嚴格限制。
依據《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國內碳交易共分為定價交易、協議交易以及拍賣等3種形式。其中,碳權一經交易或拍賣後,將由環境部執行移轉,且移轉僅限一次。
然而,像這樣的交易限制對市場會有什麼影響?限制移轉次數使得碳權無法在市場上多次交易,除了降低市場活躍度,在交易量低迷的情況下,更將導致市場缺乏效率,進而阻礙價格訊號。
考量到流動性問題,環境部此一「看得見的手」或將造成市場出現僵固性,使得市場機制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儘管防範市場風險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過度的干預可能因此限制了碳市場的未來發展。
台灣因應《氣候變遷因應法》設立了國內的碳權交易所,但政策與市場機制仍有待完善。陳又嘉攝
借鏡歐盟經驗:保持市場流動性,創造明確價格訊號
綜觀國際碳市場,目前並無其他國家如台灣一樣對碳交易祭出相當的限制條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大多數的碳交易體系,像是歐盟、澳洲等成熟的碳交易市場,都允許碳權的多次移轉。
碳市場的主要功能在於藉由市場機制鼓勵企業減少排放量,包含確保碳價訊號或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等,一旦剝奪市場參與者的交易自主性,將難以有效發揮市場作用。
以歐盟碳市場來說,透過採取其他市場監督機制如嚴謹的碳權核發標準、市場穩定儲備(MSR)等,得以確保市場流動性,同時創造明確的價格訊號。例如,2023年2月歐盟碳價一度突破每噸100歐元的水準,高昂的碳成本也刺激著企業減排意願。
圖一、2023年~2024年8月歐盟碳價走勢。資料來源:歐洲能源交易所
東南亞碳交所比一比,台灣如何從中取經?
除了歐盟做法外,在亞洲方面,隨著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建立起各國境內的碳權交易所,台灣也能從中汲取寶貴經驗並加以學習參考。
圖二、東南亞各國碳市場面臨的共同挑戰。圖片來源:RECCESSARY
事實上,這些東南亞國家在碳市場發展初期也面臨著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共同挑戰包含企業參與意願低、市場機制未臻完善等因素,易影響市場參與者信心。
觀其碳交易市場,以馬來西亞來說,去(2023)年3月舉行了首次碳信用拍賣會,共有15家企業參與投標,然而,與今年7月的拍賣會相比,參加者足足少了一半,最終得標者僅有8家。
人數的減少可歸因於多種因素,其一可能為市場機制的不完全。相對於其他已實施碳稅的國家,馬來西亞現階段缺乏強制性的減排誘因,可能抑制了企業對碳權的需求。儘管該國政府正聚焦開發境內市場,然而目前仍嚴重缺乏交易動能,連帶影響著市場流動性。
除此之外,印尼則因監管框架不足,使得數據不透明的現象長期存在於該國碳市場中。截至去年為止,網站上的交易數據經常缺失,且最高有超過半個月未出現任何交易。
儘管自今年起數據完整度有逐漸透明化,但是根據近幾個月的交易情形顯示,除了交易量體小,碳信用價格也持續低迷。
圖三、印尼碳交易情形。資料來源:Indonesia Carbon Exchange
相較於鄰國,新加坡無論是在金融市場成熟度、碳權項目多元化以及法規基礎完善程度等,使其在東南亞碳市場中較具發展前景。儘管如此,三者個別碳市場的流動性問題仍未完全消彌。
在今年第2季的《RECCESSARY》市場報告,我們更詳細地討論了此一議題,當中也更深入探討東南亞各國未來是否走向區域性統一市場的可能性,讀者可進行參閱。
效法國際經驗,提升台灣碳交易市場效率
視野拉回台灣,實際上不論是政府對淨零目標的高度重視,或是具有較完備的法規制度等,台灣在碳交易基礎上已具備自己的優勢,但同時,卻也不免面臨著市場規模有限、交易限制程度高,以及企業對碳交易認識不足以致參與意願低等種種挑戰。
為提升市場效率,在監管機制完備的前提下,政府可以考慮逐步放寬交易限制藉此促進市場流動性。而在國內碳權方面[1] ,目前買賣方資格僅限於碳費徵收對象或有環評增量抵換需求者,若未來規劃擴大參與對象,將可創造更多交易動能。
台灣碳交易市場才剛起步,未來仍有許多發展空間,藉由效法國際經驗並結合自身國情特點,有望提升市場效率並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注釋:
[1]國內碳權係指透過自願減量或增量抵換專案等由環境部核發的減量額度,國際碳權則可藉由碳交所或國際交易平台獲得。
延伸閱讀:
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遭歐盟控違規,3年前就被提醒!台灣綠能政策怎麼走?
「碳中和」商品貴在哪?碳抵換帶來多少綠色溢價?用市面筆電、Apple Watch算給你看
※本文授權自InfoLink Consulting, Reccessary,原文:碳權轉移限制有何影響?借鏡歐盟與東協,看「缺乏流動性」如何僵化台灣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