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天能綠電3年躍升國內最大綠電交易平台!唐亞聖精實公務員帶兵打仗,售電大成長登錄興櫃

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系列3—「風光電」亮點,天能綠電總座帶兵打仗,售電大成長
撰文: 撰文‧黃煒軒、徐采薇 研究員‧朱偉銓     分類:G公司治理 日期:2025-08-07

年產量全球前十的壓縮機巨擘;靠「測試」登上股王寶座的半導體產業新星;以獨家「電刺激」技術打進美國一線醫材大廠的生技公司⋯⋯,這些企業,或許不在當前台灣資本市場的鎂光燈下,卻早已在產業現場闖出深刻印記。它們低調潛行,實力卻絲毫不容小覷。

它們,是一批潛藏在興櫃、公開發行與創新板市場的企業尖兵。《今周刊》「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帶你看見這些曖曖內含光的台股明日之星。

 

回到百強排名,在生技產業和半導體之外,受惠近年政策扶持,不少與「風光電」相關的未上市企業,也都在榜上占有一席之地。

 

以排名第六十八的天能綠電為例,儘管公司二一年才成立,為台灣第十四家取得售電執照的業者,但在母公司雲豹能源的案場資源協助,以及「精實公務員」出身的現任總經理唐亞聖帶領下,近年天能的售電業務大幅成長,並陸續與玉山金、美光、永豐銀、日月光、台積電等國內指標企業完成多筆售電交易,不僅在去年成為國內交易量最大的綠電供需媒合平台,亦在今年六月成功登錄興櫃。

 

「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里程碑。」談及過去一年天能取得的不俗成績,唐亞聖難掩自豪。不過,若要細究天能為何能在競爭激烈的售電市場中突圍,唐亞聖認為,關鍵在於速度與信任。

 

唐亞聖回憶,在天能成立初期,因為自身沒有相關產業經驗,加上公司也還沒有交易實績,「當時溝通成本很高,員工會有自己的想法,對公司發展方向也會有疑慮。」至於如何回應團隊的疑慮,他的想法其實非常單純,「就是要……,先攻下一座城池再說。」

 

唐亞聖笑稱,對他來說,經營公司就好比「帶兵打仗」,軍令狀一旦下達,團隊就要全力以赴,絕不輕言放棄。他以團隊當時在執行自動發電設備「三(型)轉一(型)」的流程為例,通常,「同業跑這個流程可能要十個月,我就要求五個月達陣。」他坦言,「這當然對同仁會有壓力,」但唐亞聖強調,正是因為比同業更努力,有了具體的實績,後續也才能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這是一環扣一環的。」

 

然而隨著整體綠能產業走向成熟,展望未來,唐亞聖也清楚,天能不可能再複製如過去數年間的翻倍成長經驗,「我們希望是到三○年之前,維持平均每年二○%到五○%的營收成長幅度。」但他也不忘補充,天能當然有可能會做得更好,「因為許多時候,團隊就是會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他邊說邊笑。

 

興櫃轉上市櫃

 

餐飲獲利王

金色三麥導入AI  去年賺逾一股本

 

在綠能產業之外,國人相對熟悉的幾個餐飲品牌,例如金色三麥以及Q Burger等,亦在此次一百強排行榜中表現不俗。其中,整體表現最亮眼的,是去年EPS達十.○一元,近年大量導入AI應用的金色三麥。在接受本刊專訪時,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表示,他們的高獲利表現來源於兩大要素:餐酒館的體驗定位和運用AI管控成本。

 

「舉凡三五好友、公司同事下班後想要聚餐、慶生,要有氣氛又要能容納多人的場地,就會先想到我們。」葉冠廷指出,金色三麥除了賣餐點,更賣裝潢與體驗,因此餐點定價也能拉高,夜晚平均每人客單價接近千元,再加上酒水獲利本就較好,帶動公司營收、獲利跟著攀升。

 

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

▲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預期,隨著AI的加速導入和應用,不僅有望緩解餐飲業的缺工問題,也能創造更多商機。(圖片攝影:唐紹航)

 

另方面,葉冠廷在成本控管上,則導入AWS的Amazon Forecast機器學習服務。

 

透過此系統,各門店可以根據歷史進貨量、天氣、節慶等數據,精準預估未來銷量,由此一來,不僅可以解決過去門店因準備不足導致缺貨的狀況,還可以減少兩成的食材浪費。

 

對葉冠廷來說,AI的應用還不只於此,他更計畫將大巨蛋運動主題餐廳「SPORTS NATION」的自助取酒裝置「酒精交易所」引進其他門店,未來每一筆交易的消費數據都將匯入後台,提供AI分析消費者喜好、開發新品的參考數據。他斷言,以後AI的應用場域將會愈來愈多,不僅可以彌補缺工問題,也可以創造更多商機。

 

延伸閱讀:

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系列1—年產50萬顆壓縮機!賓士、BMW、奧迪都跟它有連結:這興櫃「小咖」到底是誰?

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系列2—生醫之首「精能醫學」端出止痛新解方,獨家「電刺激裝置」獲FDA許可

2025未上市公司100強系列4—創新板閘門大開,未上市好股也能獲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