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表示,面對氣候危機台灣當然無法置身事外,氣候變遷導致的疾病傳染途徑增加,例如原本只有在南部盛行的登革熱近年已逐漸擴大到全台各地,同時台灣民眾也深受空氣汙染威脅,必須強化公衛醫療的資源以因應氣候危機。
碳排殺人 COP28主席:氣候變遷是本世紀人類健康最大威脅
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不只排放碳排,更排放大量空氣汙染。根據WHO統計,每年空汙造成將九百萬人死亡,是烏俄戰爭與以哈衝突傷亡人數的數十倍。COP28主席賈柏(Sultan Al Jaber)直言,氣候變遷已是本世紀⼈類健康的最⼤威脅。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高溫、野火、洪水等災害愈見頻繁,導致糧食不足、傳染病散播的問題。世衛組織今年在氣候峰會上提出《氣候與健康宣言》,要把人類健康擺到氣候行動的核心,並加速醫療衛生系統因應氣候變遷的能力,已獲得超過125個國家簽署,是這次峰會最多國家支持的協議之一。
台灣醫療人員過去對氣候變遷的關注較低,今年參與峰會也以環團、企業人士居多。特地前往杜拜參加峰會的林名男指出,其實台灣也深受其害,過去登革熱盛行季節短,區域集中在北回歸線以南,但隨著全球暖化,台灣的夏天愈來愈長,北部也開始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這絕對是跟氣候變遷緊密有關。」
林名男說,台灣跟全球一樣面對空汙威脅,很大一部分汙染源是化石燃料,空汙會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中風、肺部疾病如肺腺癌等機率增加,「在減碳時更要一併減少空汙。」他提醒,台灣是高溫多雨地區,面對氣候變遷,要特別注意與沙門氏菌、霍亂等水傳染疾病。
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保險業也深有所感。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在世界氣候高峰會(WCS)上就表示,這幾年台灣高溫破紀錄,隨之而來的熱傷害與高溫疾病愈來愈多,為了因應環境改變,南山人壽與50家醫療機構合作,提供客戶完善的醫療保健服務,協助他們抵禦氣候變遷帶來的相關疾病。
尹崇堯也說,保險業者擁有許多資金,可以用於投資低碳轉型的新創工作上,並要求客戶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也與政府合作提供微型保險給弱勢族群,保障逾四萬個弱勢病患醫療照護費用,減少醫療資源取得落差。
向國際取經 醫師建議:碳費收入一部分可挹注醫療公衛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賽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強調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的威脅。
林名男說,過去醫療系統過度專注在「下游」,只看到生病的人,卻忘記預防勝於治療,他解釋,疾病的發生,主要與基因、生活方式、外部環境三大因素有關,「基因難以改變、生活方式要靠個人努力,而外部環境則應該是政府有責任來改善。」他說,如果醫療系統只在下游收拾,沒有看到上游環境不斷惡化,那台灣醫療系統一定會愈來愈辛苦,早晚會撐不住。
林名男提到,今年氣候峰會特別把全球每年健康醫療資源預算耗費九兆美元,與每年提供六兆美元的化石燃料補貼放在一起討論,就是說政府補貼高汙染產業,危害人體健康安全,「必須把不當補貼砍掉,省下來的錢挹注到醫療衛生,才是正確做法。」他認為,台灣也可借鏡國際趨勢,將徵收碳費的一部分挹注在醫療公共衛生上。
醫療院所也要減碳 林名男:不能一邊救人、一邊害人
此外,林名男也說,醫療機構本身也要減碳。台灣的醫療院所是工廠以外,用電最大的單位,因為很多儀器要24小時運轉、很多東西用一次就丟,「很多人覺得醫療碳排是必要的,但其實很多環節還是可以減碳。」
林名男舉例,過去就研究氣喘噴劑,噴一罐大概等於汽車跑三百公里的碳排,但若改成粉狀藥物,就能降到四公里,從藥物選擇上就能減碳。
再者如嘉義慈濟醫院引入自然採光、節能照明、中水回收利用、減少一次性餐具、蔬食料理等都能減碳,林名男說,慈濟醫院統計一年院內供應360萬噸的蔬食,不僅讓人體更健康,還減少了三千多噸的碳排放,「我們醫院每個月電費將近六百萬,去年更換了一台磁浮是空調主機,省了百分之八的耗電,就省了近五十萬。」
他認為,雖然台灣的水費、電費很便宜,醫療院所也不受再失能源條例規範,但能做的還是要盡量做,「否則高碳排的醫院就像是一邊救人、一邊害人。」
全文轉載自願景工程基金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