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企業的永續布局受到青睞?
7月上市上櫃公司永續聲量TOP10。圖片來源:網路溫度計
上市NO. 1 遠傳
遠傳在《網路溫度計DailyView》7月永續企業上市公司網路口碑排行榜中竄升至第一名,關鍵來自響應淨零碳排的新政策。
日前宣布自2026年1月起,將僅提供簡訊或電子帳單,75歲以下個人用戶若選擇寄送紙本帳單,將酌收服務費並於次期帳單顯示;雖金額未公布,外界推測為「銅板價」。此舉在7月初引發不同意見,有長者擔心電子帳單恐增詐騙風險,亦有民眾認為免費門檻應下修至65歲。
不過遠傳指出,逾九成用戶已使用電子帳單,累計減少紙張相當於29.3座台北101,大幅減碳1,131公噸。
7月下旬,遠傳舉辦線上抽獎並結合資安宣導,提醒家長與學生留意遊戲詐騙,包括「免費 Robux」釣魚連結、「高價收購帳號」假交易網站及「代儲金」洗錢陷阱,並建議搭配防駭服務阻擋四大網路風險。活動貼文吸引大批網友留言參加抽獎,進一步帶動話題熱度。
上市NO. 2 台積電
台積電是永續榜上的常勝軍,長期受到產業與社會關注。6月上映的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在7月仍維持熱度,影片帶觀眾重返台積電創立到躍升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歷程,呈現技術突破與關鍵抉擇,也讓外界再度熱議其長期策略與永續經營。
本月在環境面,台積電與供應商合作改良先進製程中濾芯的清洗技術,延長使用壽命並減少清洗廢液,平均每年可減少431支濾芯與2,580公噸廢液,兼顧品質與減碳效益。
在社會面,台積電呼應《全球共融職場宣言》,首次以性別多元為主題舉辦系列講座,從「認識」到「理解」、再到「支持」,深化員工對LGBTQ+議題的認知與同理,吸引逾2,400人參與,並於活動中正式成立第5個員工資源團體Pride@tsmc,致力打造讓員工能以真實自我發揮所長、彼此尊重與信賴的共融文化。
這些跨環境與社會領域的行動,展現台積電在永續發展上的多元面向,也持續鞏固其國際領導地位。
上市NO. 3 台泥
台泥的7月永續聲量多來自三元電池廠火災後續。事故發生後,外界關注原因與安全管理,媒體與社群熱議廠區消防及危害控制。
另外,社群討論焦點也有人從事故原因延伸到投資方向,網友直言「花百億做鋰電池真的能更愛地球嗎,蓋發電廠說不定更環保」。附近居民表示,據傳工廠設置儲能場,社區曾要求說明,但工廠聲稱合法合規,如今發生意外,呼籲市府徹底調查。
台泥於28日對外更新調查,初步研判與產品設計無關,並邀請外部消防專家介入鑑定,全力配合政府單位。不過,外界仍持續關注事故原因與環境衝擊,討論聲量延燒至今。在永續企業上市公司網路口碑排行榜中,也呈現出好評影響力略低的情形。
台泥透過荷蘭子公司取得5.92億美元綠色貸款,資金將用於減碳、再生能源及循環經濟專案,為低碳轉型提供國際資金支撐。月底,財政部宣布對越南進口水泥課徵最高23.2%反傾銷稅,被部分媒體以「台版碳關稅」作比喻,認為有助提升國內低碳製程競爭力,也讓水泥業減碳話題再度升溫。
台泥近年推進再生能源擴建、廢棄物再利用與低碳水泥研發,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壓力下,轉型腳步有望因此加快。
上市NO. 4 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在國際永續評比再獲肯定,7月榮獲全球環境資訊揭露組織(CDP)公布的2024供應商議合評估(SEA)A級,繼今年2月在CDP氣候變遷問卷獲得A級領導者評價後,再次在供應鏈氣候治理面向奪下最高評價。
南部受颱風豪雨影響,多處通訊中斷,中華電信啟動跨區搶修、調派人力與設備支援災區,並在台南等地開放機房與36門市免費充電、出動行動服務車協助通訊。官方表示,災後數日內復原率已達九成以上,但部分地區修復時間較長,也引來民眾與民代關注復原時程。
此外,6月延燒的TLS憑證信任事件,中華電信於7月中宣布提前停止受理新憑證申請,並協助客戶更新或轉換,以降低影響。從國際評比到防災搶修,再到資安治理,7月的中華電信同時面對肯定與考驗。
上市NO. 5 統一超商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地區,統一超商透過公益募款平台啟動災後捐款。圖片來源: 翻攝FB/7-ELEVEN把愛找回來
統一超商因公益行動與永續產品推廣,成為社群熱議焦點。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地區後,統一超商於7月21日透過「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啟動災後捐款,結合ibon便利生活站與OPENPOINT App線上捐款雙管道,支持災區住宅修繕與重建。
簡便的捐款方式與遍布全台的門市據點,讓民眾能即時響應救援,活動上線後短時間內累積大量關注與響應。
統一超商也透過一系列活動宣傳永續飲食理念,以御飯糰與壽司為例,強調選用友善耕作的在地米與永續食材,農法減少30%用水量、稻米取得「台灣米標章」認證,並搭配新一代洗米技術節水60%及RePET回收材質包裝,從產地到包裝降低碳足跡。
統一超商每年用米超過2萬公噸,是全台使用在地米最多的超商,展現推動農業共好與減碳的規模效益。此外,電獺少女拍攝的「i珍食線上搶購教學」影片,也讓統一超商「i珍食」,這項主打減少食物浪費的服務,在7月掀起另一波聲量高峰。
上櫃NO. 1 全家便利商店
全家透過FamiPort與App發動「關懷丹娜絲風災」募款。圖片來源: 翻攝FB/全家在這里
全家7月再度奪下上櫃永續聲量第一名,已連續多月蟬聯冠軍。
本月話題首先來自7月9日啟動的「FamiPort寶寶の那些日常」舊機回收計畫,民眾只要將舊手機回收到全台門市,不僅可獲得超商好禮,合作單位億電通還會加碼捐出1萬點Fa點做公益,由全家兌換成食物物資,提供「台中全民食物銀行」協助弱勢家庭溫飽,結合資源循環與公益關懷,獲得社群好評。
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地區,全家在7月下旬迅速響應,透過FamiPort與App發動「關懷丹娜絲風災」募款,捐款將協助災民度過難關,並攜手公益團體基督教芥菜種會擴大影響力。
除公益行動,全家營運管理的國道新營服務區持續推動地方創生,7月底宣傳8月2日舉辦的「雲嘉南好物市集」,讓在地多元培力單位進駐市集展售特色農產品,全家也提供場地和行銷資源,幫助小農與社區組織提升知名度。從回收公益、災後援助到地方扶植,全家以多元行動維持了穩定而高熱度的永續聲量。
上櫃NO. 2 世紀民生
世紀民生是台灣一家跨足科技與民生領域的公司,這次首度進入永續聲量榜,焦點在無人機產業布局。董事長張祐銘7月9日表示,訴求全機MIT、零陸製零件,並已切入美國與印度市場,認為「MIT供應鏈」的重要性持續提升。
7月底,公司宣布多款具備國防級應用與特殊環境適應能力的無人機正式量產,並已在歐洲(如波蘭、立陶宛)國防需求快速增長地區小量出貨,美國市場也通過測試取得標案採用。
世紀民生目前與多家美國AI無人機新創合作,主打全自動飛行、無需人為控制與訊號傳遞,可降低干擾風險。產品應用橫跨國防偵察、農業與環保監測、偏遠物資運補等多個場景,這波布局不僅展現市場競爭力,也為無人機在國防、農業與環境監測等領域開啟更多應用。
上櫃NO. 3 中光電
中光電持續以具體行動實踐永續,近年曾數次登上《網路溫度計》永續聲量榜,廣受關注。
今年不僅取得國際SA8000社會責任認證,也在ESG實踐上展現企業文化的溫度,包括連續11年認養海岸,7月10日首次與中油共同發起聯合淨灘行動,清出逾410公斤海洋廢棄物;另舉辦焚化廠參訪活動,推動員工理解垃圾處理與資源循環,從日常落實環保。
同月,中光電在度與GC贈物網合作,鼓勵員工分享辦公室與家中閒置物資,五年內累計減碳超過6,300公斤、幫助全台55間社福單位。公益團體留言回應「孩子完成作業更開心了,課輔班也更有活力」、「長輩不只填飽肚子,更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從環境到社會關懷,中光電正以行動累積影響力。
上櫃NO. 4 欣銓科技
欣銓宣布與台達能源簽訂8年期綠電採購協議,由食水嵙溪小水力發電廠轉供綠電。圖片來源:欣銓科技
欣銓科技連兩個月進入永續聲量榜前五名,7月排名再進一步來到第四名。欣銓雖低調少見大型宣傳,但在綠電採購、碳排監控與國際減碳標準配合度高,具備工程師型企業的務實風格,是中型製造業中永續作為穩健的代表之一。
7月,欣銓宣布與台達能源簽訂8年期綠電採購協議,導入來自台灣首座地方政府主導的食水嵙溪小水力發電廠綠電,每年轉供約百萬度。(延伸閱讀:小水力補位光電空窗,助力半導體減碳!台達能源與欣銓合作,年供百萬度綠電)
此合作除提升企業綠電穩定性,更有助分散能源風險、支援在地再生能源發展,朝穩定供電與淨零目標邁進,體現其深耕產業減碳的實際行動。
上櫃NO. 5 中美晶
中美晶於7月永續聲量表現亮眼,兩次聲量高點分別來自7月4日媒體報導公司參與「2025低碳城市暨淨零永續展」,以及7月中旬推動偏鄉永續教育的相關消息。企業長期投入環境與社會責任,逐步累積輿情關注。
其中,與環球晶圓攜手舉辦的「公益科普營」已連續兩年推動,今年課程聚焦再生能源,邀請偏鄉孩童動手組裝太陽能車,從實作中理解太陽能運作與節能減碳的概念,致力縮短城鄉教育資源落差,培育下一代的科技素養與永續意識。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07月01日至2025年07月31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好評影響力:綜合「網路聲量」與「好感度」數據,透過加權標準化計算,生成0~5分之間的分數。此分數同時反映兩者的複合影響力,分數越高代表好評影響力越高。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延伸閱讀:
地球快撐不住了!盤點吞噬台灣的十大環境危機 E人、I人如何出手拯救?
※ 本文獲網路溫度計授權轉載,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