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氣候變遷下看美國期中選舉,為什麼這場選戰如此重要?

氣候變遷下看美國期中選舉,為什麼這場選戰如此重要?
撰文: 吳奇諺(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11-10

美國時間8日登場的期中選舉,將決定眾議院435個席位和參議院100席中的35席、36州的州長與議會代表、法官、公共事業委員會,不只是全美大事,也間接影響全世界。

此次期中選舉,氣候並非關鍵的議題,但近年來極端氣候造成的災情,仍然讓美國人有目共睹。調查顯示,1996年後出生的「Z世代」,有高達85%視環境為期中選舉最關注議題之一。外界預期選舉結果,共和黨將有望掌握眾議院多數,而共和黨內初選勝出的25歲候選人,也正看向眾議院第一批Z世代成員的時代意義。

氣候議題漸受重視 但兩黨態度差異仍大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美國越來越多人注意到氣候議題的重要性,但認為「氣候變遷是總統與國會應處理的首要議題」的成長,仍集中在民主黨支持者,相較之下,共和黨支持者比例沒有太顯著變化,且與民主黨落差極大。

 

縱使受到極端天氣影響的美國人越來越多,但根據皮尤研究中心今年的調查,認為極端天氣有發生,以及將極端天氣現象歸因於氣候變遷的比例,仍存在一定的兩黨歧異。縱使住在同一地區的人,也會因為黨派不同,對於極端天氣的體認也有所不同——共和黨支持者更傾向否認極端天氣的事實。

 

根據調查,美國認知到氣候變遷問題重要性的人數上升中,但主要為民主黨支持者;共和黨支持者與民主黨對氣候變遷重要性的認知存在巨大鴻溝。圖片來源:皮尤研究中心

 

會有這樣情況的成因很多,包含川普主義[1]帶來的反科學論調與黨派極化;石化產業的遊說與操作[2];美國區域不均衡的產業型態、教育程度、族群組成⋯⋯等,都使得共和黨員與其支持者,於近10幾年來抱持經濟發展優先,而較不支持環境進步的法案與政策。

 

一席都不能少! 影響氣候立法的國會選戰

 

依照政治分析網站Five Thirty Eight預測,本次國會選舉共和黨將有望掌握眾議院多數,並威脅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席次,影響氣候立法的推動。而在今年參議院選舉,以內華達州最受關注。

 

內華達州民主黨參議員馬斯托(Catherine Marie Cortez Masto)的連任之戰,便被認為是「最具危機」的一場。馬斯托是去年逝世的前參議員瑞德(Harry Reid)精挑細選的繼任者,身為全美首位的拉丁裔女性參議員的她,靠著瑞德在家鄉的政治實力勝出,但隨著瑞德離世後影響力下降,讓馬斯托陷入危機。

 

爭取連任的內華達州民主黨參議員馬斯托,是氣候政策的大力推動者。圖片來源:擷取自Catherine Marie Cortez Masto臉書粉專

 

馬斯托致力推動氣候政策,如2016年她在參議院能源小組時,便推動擴大太陽能的聯邦投資稅額抵免,與她支持率不分軒輊的對手,前州檢察總長拉克薩(Adam Laxalt),批評民主黨對再生能源的逐日升高依賴,認為太陽能與風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能源需求」。自勞動節以來,共和黨不斷針對拉丁裔與勞動階級主攻通膨與治安問題,而人們對於這類切身相關且立即性的議題,關注持續升高,據10月底最新的民調指出,拉克薩於僵局中微幅領先。

 

此外,有些地方受到重劃選區影響,選民組成更有利於保守的觀點,讓民主黨備受挑戰。如現任加州民主黨眾議員波特(Katie Porter),反對石油鑽探,支持墮胎權的她,便面臨共和黨對手鮑爾(Scott Baugh)來勢洶洶的挑戰,鮑爾批評《降低通膨法案》,認為那些氣候政策威脅了經濟成長。

 

地方選舉,也很重要

 

本次期中選舉,除了參眾兩院,還有其他更在地的選舉。

 

共和黨亞利桑那州候選人雷克(Kari Lake)。圖片來源:擷取自The Kari Lake臉書。

 

以州政府為例,全國性的議題法案,地方能夠落實才有意義。拜登政府的《降低通膨法案》需要地方上的行動,才能實現美國氣候排放量減半的最低限度願景。此外,區域面臨共同危機時,就很需要州政府間的共識,因此選誰領導州政府就很重要。

 

羅拉多河近來的乾旱,就有賴沿岸各州一同合作,特別是亞利桑那州與內華達州。這兩州目前共和黨參選人的民調都較高,然而他們的非正統供水計畫,都將影響沿岸各州的應對措施。如共和黨亞利桑那州候選人雷克(Kari Lake)建議,建造一條汲取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的引水管道,或設立海水淡化廠,然而,比起與各州合作治水,這些想法都窒礙難行。

 

除了眾所矚目的高層級選戰,地方選舉也具備環境看點。美國媒體《Vox》以「十大被忽視的選舉」為題提醒我們,這些看似不重要的選舉結果,其實大大牽動著能源轉型進程。

 

德州哈里斯縣(Harris County)的法官選舉便是如此。現任法官伊達爾戈(Lina Hidalgo)正在爭取連任,相較於更關注犯罪問題的對手,伊達爾戈強調環境優先——包括將氣候洪水地圖納入城市規劃、聘請環境檢察官。伊達爾戈對污染預算和空氣監測的提高,也讓她在環保人士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美國各州的公共事業委員會(Utility commissions)也是選舉焦點,這些委員會所做的決定事關重大,甚至可以左右一個州的氣候目標。如備受矚目的如亞利桑那州公共事業委員會,五席中要競選兩席,如果民主黨獲勝,將能組成穩固的潔淨能源推動集團,將亞利桑那州的太陽能潛力再發揚光大,並訂定新的再生能源標準;反之,共和黨獲勝,將持續加深對天然氣的依賴。

 

投票意願高、行動力低的「Z世代」

 

25歲的佛州民主黨參選人佛斯特。圖片來源: 擷取自Maxwell Alejandro Frost臉書

 

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絕對是未來的世代。根據《全國高中學者協會》(NSHSS)調查,1996年後出生的「Z世代」,有85%表示他們會在期中選舉投票,並視環境議題為四大關注議題之一(種族平等、環境、通貨膨脹、經濟和墮胎權),過半希望在環境議題上對世界有所影響。

 

調查中更有1/3的受訪者表示打算從事公職,而這樣的願景,不論是哪一黨都正在實踐中。如佛州民主黨的佛斯特(Maxwell Frost)、新罕布夏州共和黨的利維特(Karoline Leavitt),皆是在黨內初選勝出的25歲候選人,有望成為眾議院的第一批Z世代成員。

 

而根據 FiveThirtyEigh的數據, 30歲以下選民以57%對31%的比例,更傾向於讓民主黨控制國會,相比所有選民的平均數據(共和黨45.7%,民主黨45.1%)有顯著差距。

 

為了爭取年輕人的支持,拜登祭出一系列政策,如學貸減免、特赦大麻持有者等。然而,縱使年輕人表示較高的投票意願,但根據調查,年輕人在歷來期中選舉的投票率都比其他年齡層低出不少。如何將意願化成行動,就是民主黨要努力的方向。

 

※ 本文部分整理自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劉仲恩演講。

 

註釋

[1] 川普主義有很多種解釋,大體上是指與美國前總統川普與其支持者相關的政治意識形態與風格,根據美國德裔政治學者Peter J. Katzenstein的解釋,川普主義立基於民族主義、宗教信仰與種族上,雖然有著保守派的傳統意識形態,如小政府、強大的軍隊、對環境問題不作為或完全反對,同時卻也與主流保守派有所差別,更多了是反菁英、帶有種族偏見甚至排外心理的。

[2] 富可敵國的他們透過資助科學家「販賣懷疑」、贊助或影響媒體對氣候變遷的報導呈現、以及游說政治人物,用細膩的手法去影響立法。同時,他們也藉由投資綠能研究,塑造出化石產業有意轉型的表象,然而根據IEA的報告指出,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在2020年對再生能源的投資,僅佔其資本支出的1%。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