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國曼谷市區出發,沿著海灣向西南前進,一路上大大小小的佛寺圍繞,約兩小時車程,便抵達碧武里府,電子代工大廠金寶集團子公司泰金寶的第二大製造基地,就坐落於此。
這個占地九.六萬坪的廠區中,有來自台灣、泰國、緬甸、菲律賓等約兩萬名綠制服生產部隊及協力廠,加上最早成立的馬哈差廠區,泰金寶不僅是東南亞最大專業電子代工廠(EMS),每年更貢獻金寶集團六成營收。
泰金寶》假日逛商場也在學泰文
總座:做好本土化才有本事布局全球
泰金寶一九八九年成立,早期替集團企業金寶與仁寶組裝代工計算機、傳真機等產品,九六年開始自己接單,陸續製造印表機、硬碟、網通設備到近年的充電樁,三年前更拿下美國知名品牌智慧穿戴裝置訂單,推動二○二二年營收年增三七%,達一四九二億元,創歷史新高。
在泰國深耕三十四年後,即使近年來國內企業陸續加碼泰國投資,但在中華徵信所的「二○二三年東協台商一千大」調查中,泰金寶至今仍是泰國最大台商企業。
「這裡不缺工、位於東南亞運輸中心,又是佛教國家,跟台灣相近。」金寶集團營運長、泰金寶總經理鄒孔訓一語道出三十四年前,選擇泰國設廠的關鍵原因。事實上,當年集團董事長許勝雄也曾走訪中國、馬來西亞,但幾番考察後,金寶決定前進匯集緬、柬、寮國移工的泰國,在曼谷近郊馬哈差地區,成立第一座海外工廠,替金寶、仁寶代工,鄒孔訓也在同年派赴泰國。
初來乍到,語言隔閡是鄒孔訓面臨的第一個挑戰,「但你已經到了海外,想成功是沒有退路的。」於是,他與其他台灣幹部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泰文,每到假日逛商場,大家就搶著與櫃檯人員說話,慢慢克服語言障礙。再來,當年要管理與台灣人文化、思想相異的泰國員工,也讓鄒孔訓費盡心思,最後他把台灣廠的標準生產流程(SOP)翻成泰文,教員工一步步操作,還聘請泰國人擔任管理職,「要先做好本土化,未來才有本事布局全球。」他說。
一九九五年,愈來愈多台商進駐中國,甚至有些台商裁撤泰國廠,搬到中國,這波熱潮,金寶與仁寶也沒缺席,紛紛移往東莞、昆山,將中國視為新的製造中心。至於泰國這端,為了不被中國廠取代,鄒孔訓做出一項重要決定:「我們要發展自己接單的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隔年,泰金寶就拿下全球筆電龍頭品牌的訂單,替對方製造印表機,二○○○年後更進軍網通市場,公司則於○三年在泰國股市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