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雙虎」之一群創光電,5月15日宣布,由執行副總經理楊弘文升任總經理;含奇美時期在公司已有28年資歷的原總經理楊柱祥,將專任子公司睿生光電董事長,僅以群創教育基金會代表身分兼任董事。
儘管群創在聲明中指出,這次人事調整體現群創對治理制度化與組織穩健傳承的重視,也為邁向第三階段「群創群力、面板永續」奠定堅實基礎。但據了解,群創顧問丁景隆也在近期退休,直屬楊柱祥與丁景隆的總經理室、技術營運室員工,將全數離職。
對於這場人事大地震,業界人士多半並不意外。因為早在董監事改選前,內部就傳出群創董事長洪進揚主導的勢力,與仰賴大股東郭台銘支持的「郭派」激烈角力。雖然洪進揚曾公開澄清「群創沒有派系」,但雙方從年初就透過網路匿名社群與媒體投書,多次攻防。
近期的董監事改選,顯然是以洪進揚陣營大獲全勝作結,除了一手打造群創車用、醫療與封裝事業的楊柱祥離開權力核心,王志超、丁景隆兩位原奇美老將皆未獲得董事提名。
▲甫升任群創總經理的楊弘文,是群創最早的建廠廠長,產設管銷經歷完整。(攝影/劉咸昌)
顯示器本業式微
去年靠瘦身轉虧為盈
新任群創總經理楊弘文,在公司也是資歷完整的元老級人物,他是與奇美合併前的原群創第一任建廠廠長;兩者合併後,則成為掌管群創北廠的製造主管。
擔任群創行動產品中心總經理期間,楊弘文負責手機、遊戲機、筆電以及平板等中小尺寸面板事業,同業對他的評價是業務能力強、做事靈活,代表作是從夏普手中,搶下任天堂遊戲掌機Switch 用面板訂單;被列入實體清單前的華為,也是該部門大客戶。
「Jeffrey(楊弘文英文名)的行事風格,與原奇美講求大家庭式的溫情管理不同,更貼近母公司鴻海。」一位群創內部人士透露,掌管北廠期間,楊弘文為了簡化製程、提高獲利,曾大刀闊斧裁撤掉後段背光模組產線,聚焦前段玻璃製程,成為獲得洪進揚青睞的關鍵。
外界因此推測,楊弘文接掌大權後的重點任務,可能會繼續關廠、優先裁撤虧損或是尚未有明顯營收的業務部門,為群創再瘦身。
「收縮沒有對錯,能賺錢就是好,重點是要活下去。」IDC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指出,面對中國業者削價競爭,友達的策略是保留所有應用,更專注高規格產品;群創則大幅減少監視器產品,堅守筆電戰線。
如今筆電面板也深陷價格戰泥淖,造成嚴峻考驗,長遠來看,發展「非顯示業務」,將是群創未來重要的轉型路徑。
在楊柱祥時代,相關轉型已啟動。2023年底,群創宣示要將3.5代、不具競爭力的面板產線轉型,投入半導體封裝。為此群創還特別延攬日月光前研發總經理唐和明掌舵,儘管這項新業務尚未量產,但已成為資本市場持續關注的題材。
除了積極跨足新業務,業界人士觀察,洪進揚近年透過減資、關廠、賣廠組合改善財務體質,2024年轉虧為盈,也讓群創成功獲得投資人肯定,今年陸續入選幾檔高股息ETF,股價超越同業友達。
然而,一名光電業者直言,財務操作與節流,都只有短期效果,無法徹底改變競爭格局,「最重要的是,需要切入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技術領先的領域。」
車用事業子公司
具直接對接系統設計能力
另一位同業也觀察,群創近年雖靠著優化產品線、挑賺錢的產品做而減少虧損,但在顯示本業上的技術,似乎沒有太多進步,長期而言,可能流失關鍵技術根基與重要客戶。
舉例來說,群創近年在高階液晶背板技術LTPS上,新發展有限,某些電競產品規格甚至已經落後中國同業。
針對新興顯示技術部分,友達早就開始進行垂直整合,透過投資上游富采、錼創,布局Micro LED產能,也成立子公司達擎強化下游場域經營能力;至於成為顯示器業者必爭之地的電子紙,友達正擴大與龍頭元太合作、甚至成立合資公司。但群創在上述兩項領域的投入,都相對保守。
值得一提的是,群創車用事業子公司CarUX,幾年前就已進入車用一階供應商(Tier-1)行列。車用電子業者凱銳光電董事長林傳凱觀察,CarUX掌握與車廠直接對接的系統設計能力,長遠來看仍具相當競爭力。
群創領導階層大洗牌之後,在轉型雙箭頭封裝與車用上能否持續攻城掠地,市場正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