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市值跌九成、虧損破百億!33歲姜家煒臨危上任200天,如何帶Gogoro走出陰霾?

Gogoro百億虧損的一堂課!股價蒸發98%、面臨下市危機...33歲CEO救亡圖存200天戰記
撰文: 曹悅華、陳亭均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攝影/唐紹航 日期:2025-04-23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近年陷入低潮,累積虧了上百億元,被稱為「機車界賈伯斯」的原董事長暨執行長陸學森則黯然下台。

年輕的姜家煒走上火線、清理戰場,他如何救亡圖存?

把一家累虧百億元的公司交給你,你敢不敢接?這是過去二○○天,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做的事。

 

去年九月,Gogoro突然之間身陷泥淖。先是被爆出使用中國製關鍵零組件,卻領取政府補助的洗產地疑雲;接著元老、核心主管先後離開,同月,創辦人陸學森閃辭董事長暨執行長職務,曾經光環閃亮的Gogoro山雨欲來。

 

群龍無首之際,時任台灣區總經理、三十三歲的姜家煒臨危授命,在大股東潤泰尹衍樑、尹崇堯父子支持下,接下代理執行長,毫不遲疑地踏上這個處處彈痕的戰地,背上「清理戰場」的重任。

 

上戰場二○○天以來,姜家煒在「後陸學森時代」,一步步做好戰鬥工事,一面扮演拆彈專家,一面收拾內部散亂的信心,重新定錨。

 

然而他面對的卻是險惡的局勢,在主力車款、占銷售近五成的Jego停賣下,Gogoro掛牌數顯得疲弱,今年第一季銷售數字不到四千七百輛,是十年來最低,電動車市占率也跌到六一%新低。

 

再者,這間二○二二年風光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獨角獸,借殼上市後,盤中股價一度飆上每股十七.五九美元高點、總市值來到三十六億美元;然而去年九月起股價一路破底,四月二十一日收盤價已跌到○.二五八美元,眼看著必須「轉板」,甚至面臨下市危機。

 

  • 轉板:那斯達克上市公司在連續30個交易日內,股價低於1美元,可獲180天寬限期;寬限期過後,股價若仍在1美元之下,只能申請轉板至那斯達克資本市場(Nasdaq Capital Market,主要為成長中或小型公司),再取得180天改善期;期滿後,股票仍低於1美元則下市。

 

這些日子,姜家煒頭髮白了,甚至還落髮圓形禿,直到最近,髮根才慢慢恢復如昔,不為其他,全是為Gogoro找出一條更好的路。

 

「過去七個月,我好像走一個跑馬燈。」姜家煒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笑說。事情一樁接著一樁飛速而過,恍如昨日。

 

談銜命拆彈  「這是個無限賽局」                                   

 

姜家煒記得,他得知自己將擔任代理執行長的那天晚上,台北街頭好冷,同事傳給他一首中國歌手裘德的歌曲《莫比烏斯號的船醫》,「莫比烏斯環」常被認為是無窮大符號「∞」的來源,如果某個人站在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帶表面上,會沿著他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永無止境;現在他是船長,也是船醫。

 

在他眼裡,「這是個無限賽局!」他必須帶領公司走向莫比烏斯的無盡之途,而且「必須將公司帶向好的永續循環」。

 

比起「夢想家」陸學森,姜家煒的行事作風,在外界眼裡相對務實,更重視與利益關係人之間的合作關係,如Gogoro領銜的換電聯盟(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PBGN)夥伴、台鈴工業董事黃威廉就說,「姜家煒是解決問題能力滿強的CEO,比較不專制,是很民主、很相信專業的,他在會議中,每個問題都會寫得很細,一題一題解決。」

 

當年,陸學森面試姜家煒時,姜家煒曾提出一套「撲克牌理論」。他說,四家打牌,有人打牌直接從五十二張中挑出自己喜歡的十三張打,有人則被發了十三張牌,好好按規則打牌。但姜家煒不是,十三張還沒拿到,就先打牌,過程中,一面看地板有沒有牌撿,一面整理好牌面,伺機成為贏家。

 

出身台南的姜家煒,由母親一手養大,並不是含著金湯匙、滿手好牌的名門子弟。務實盤點、看準全局,再找機會殺出血路,是他拚戰職場八年悟到的心法。

 

從一七年起陸續擔任oBike APEC營運部經理、foodpanda台灣區營運總監,並在一八年、二十六歲時就勝任GoShare新事業總監,接著二二年擔任Gogoro總經理,不到三年,就讓GoShare成為Gogoro唯一賺錢的轉投資事業。

 

開局美好 如今自高峰跌掉98% ——Gogoro在那斯達克掛牌以來股價走勢

 

Gorogo戰情中心人員,全天候密切監督全台140萬顆電池情況。

Gorogo戰情中心人員,全天候密切監督全台140萬顆電池情況。(圖/Gogoro提供)

 

面對財務黑洞  務實改革半年省三億

 

Gogoro現在有什麼牌、缺什麼牌,他看得清楚,也知道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猶豫,戰場風險重重,「就是要想盡辦法把手上的牌打好。」

 

牌局開局,姜家煒拿到的牌甚差。最先要面對的,便是難看的財務報表。

 

日前,Gogoro公布二四年財報,因大舉提列資產減損,使全年淨損達一.二三億美元,累積虧損已突破五億美元,換算新台幣超過一六○億元。

 

姜家煒當然不敢掉以輕心,他以老練得不太像其年紀的口吻,直搗核心:「要省成本。」過去陸學森帶隊的Gogoro敢衝、敢撞,不計血本;但此時此刻,有些事情必須拉緊韁繩。

 

Gogoro過往對於各式成本沒有妥善控管,甚至不時出現設計到一半突然改變設計的情形,研發一個模具就要耗資數百萬元。一位產業人士直言,陸學森滿是「設計魂」,「十塊錢的成本,有五塊可能在設計階段就浪費掉了。」這樣沒有紀律的經營邏輯,縱使產品充滿創造力,也難以將本求利。

 

姜家煒「省成本」的第一步,就是檢視通路、製造和總管理處三大塊的支出。他坦言,過去一段時間,Gogoro確實曾「亂了腳步」,花錢無度。

 

高峰時,Gogoro創下一年銷售十四.五萬輛,然而這些年,機車銷量走入相對低谷,但為了繼續攻占市場,新車型研發不能停,投資成本跟著上升,銷量卻沒跟上,虧損自然也不斷墊高。

 

姜家煒也知道,機車是成熟市場,電動車銷售熱度已不如過往,於是他定調Gogoro持續建構產品線的同時,必須更加準確管理背後的庫存、模具、物料,控制成本支出。

 

他自比是擔任「配速員」的角色,在開源與節流之間調配速度。

 

光這半年,他已節省約三億新台幣,單是保險批改、退保就減少二五○○萬元、退租倉庫等閒置空間也省了四三○○萬元。同時,也聚焦車輛事業的產品組合,將產品線收斂為五個整車平台,並且透過模組化平台,加強零組件的共用性,有效降低研發與生產成本。

 

另一方面,姜家煒強調,設計感與創新力仍是Gogoro的優勢,不可能自斷手腳,因此,今年三月時,向銀行融資的二十億元便將用來持續開發新的車款,只是會更著重在財務的「紀律」上;同時,透過成立機車產品委員會,確保新車品質無虞才上市。

 

銷量、市占逐年下滑 ——Gogoro歷年營運狀況

 

推騎到飽救市、為除役電池找活路

 

跟電動汽車一樣,電動機車的崛起,也有賴政府補助,補助一少,銷售立刻懸崖式下跌,Gogoro就曾飽受衝擊。比如,二○年政府電動機車補助縮水,補助從一萬元降到七千元,姜家煒說,「那一次政策性逆風,前一年賣十四萬五千多台,隔年腰斬為七萬多台,任誰來經營都會panic(恐慌)。」

 

 為召喚新客,今年四月初Gogoro新推出騎到飽方案,提供每日十四小時的離峰換電時段,期間換電統統免費,價格只要四八八元起;另外,也跟星宇航空合作,推出聯名機車,請出董事長張國煒擔任代言人,相互拉抬、引發話題。

 

身為電動機車先行者,十年來,Gogoro累積六十五萬名用戶,證明換電系統是一套可行方案。但同時,電池劣化、電力衰減的考驗隨之而來,也成為姜家煒上任的一大挑戰。

 

但姜家煒認為,Gogoro坐擁電動車市場六成以上市占率、投入百億元成本的一四○萬顆電池、擁有超過二七○○個換電站,六都每三百公尺就有一座換電站,「這是對手很難逾越的門檻。」

 

確實,六十五萬名用戶、一四○萬顆電池、二七○○個站,無論哪一個數字,對手短期內都難以追上。但是不可諱言,電池開始出現續電衰減問題,Gogoro勢必要投資更多新電池來替換,意味著後面還有一筆不可省略的支出,「光新換一萬顆電池,就要兩億元,十萬顆就是二十億元!」一位同業透露。

 

然而,既要維持競爭力,就必須確保換電系統優勢,電池投資在所難免,該怎麼做?姜家煒透露,高儲能、二一七○○電芯發展已臻成熟,在單位成本及產量充足的情況下,成本已經逐步下降到合理區間,Gogoro也與供應商談妥固定價格的長約,確保未來成本在可控範圍。

 

更重要的是,退役的電池也開發出「第二生命週期」,投入企業客戶的儲能系統,目前已瞄準醫療場所、零售門市、資料中心以及用電大戶等場域,爭取備援電力系統商機,迄今,已在台北及嘉義市逾二○○個路口提供即時電力備援。

 

Gogoro積極打造的社區「電車行」深入街頭巷尾,提供車主有感的維修服務。

Gogoro積極打造的社區「電車行」深入街頭巷尾,提供車主有感的維修服務。(攝影/陳睿緯)

 

矯正航道  重回「能源」初心

 

當初,陸學森定位Gogoro不是一家只做摩托車的公司,而是一家智慧能源公司。如今,姜家煒校正航道,賦予Gogoro的新定位,則是打造「交通能源基礎設施」。

 

然而,要做到這個目標,不能只是Gogoro獨大,最好的方式就是積極和利益關係人組聯盟合作。

 

一九年,Gogoro籌組PBGN聯盟,吸引SUZUKI(台鈴工業)、eMOVING(中華電動車)、宏佳騰等加入,可運用Gogoro的動力總成、控制器元件、智慧系統等技術,與自家技術整合,開發出專屬於各車廠的電動車輛。在國內電動機車市場中,九成持有量都是由PBGN成員所貢獻。

 

黃威廉對於姜家煒上任後為Gogoro帶來轉變很有感觸。他透露,過去Gogoro車種都會跑在PBGN成員前面,現在則會先將尚未上市的機種讓聯盟成員知悉,更加強化自身能源、開發平台角色。

 

宏佳騰董事長鍾杰霖也認為,一旦有愈多機車業者願意加入PBGN,就能擴大出海口,台灣電動機車才會迎來大爆發。

 

電動機車市場其實和政府減碳政策息息相關。國發會訂定三○年電動機車要占整體機車市場的三五%,台灣去年賣出七十五萬輛機車,電動機車只占一○.三八%,假設占比不變,七十五萬輛的三五%,電動機車至少還有十八萬輛的成長空間。

 

理想狀況下,Gogoro守住未來成長空間,姜家煒喊出的「能源事業於二六年損益兩平,並預計二八年車輛事業損益兩平」,或許就非空談。

 

但一位政府官員坦言,電動機車占比在三○年是否達標並不樂觀,除非Gogoro能發揮領頭羊角色,萬一消費者對它的品質失去信心,台灣電動車市場的未來恐不會有起色。

 

一直老成冷靜的姜家煒,忽然熱情地說,要健全共用的換電系統,是因為「我覺得未來電動車的終局之戰,不只是Gogoro要打,Gogoro投資的是整個產業,未來要出海的,也是『台灣隊』。」或許,Gogoro真的必須穩住陣腳,電動車市場才可能有未來。

 

Gogoro的換電系統正面臨電池劣化、電力衰減考驗,姜家煒必須確保換電系統優勢,合理投資電池。圖為 Gogoro與台積電合作的綠電充電站。

Gogoro的換電系統正面臨電池劣化、電力衰減考驗,姜家煒必須確保換電系統優勢,合理投資電池。圖為Gogoro與台積電合作的綠電充電站。(攝影/陳睿緯)

 

認列虧損  重整國外市場

 

除了台灣,Gogoro的國際布局也是個很難收拾的戰場。

 

檢視手上的牌,姜家煒邊盯著地上哪裡可以再撿到牌,邊思索著如何讓這些牌發揮更大價值。

 

Gogoro在過去幾年左右開弓,廣開海外戰場,在中國與大長江集團和雅迪科技集團合作組建的愛換換能源,由Gogoro提供電池並在中國設置產線。

 

姜家煒形容,當時的Gogoro就像軍火供應商,專賣設備給中國,卻忽略掉中國的電動車規格在四百瓦、六百瓦,並沒有換電需求,導致Gogoro進軍海外遭到首次挫敗。

 

去年第四季,他決心斷尾,將閒置生產線提列資產減損,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印度市場也推進手術房進行整頓手術。二一年,Gogoro攜手印度機車龍頭合作,二三年還獲得馬哈拉施特拉邦補助建設換電站,豈料經濟還在起飛初期的印度消費力,並不適合Gogoro擅長的高品質電動機車,加上各邦政策不一致,出師不利,導致印度市場虧損;去年第四季決定減損二○九○萬美元,不再投入資金。未來將改以技術轉移方式尋求合作。

 

姜家煒透露,Gogoro未來海外布局大致將轉為兩種模式。一個是單純賣產品,譬如韓國,目前是Gogoro外銷量體最大的市場,與Bikebank雙方合作用於物流車隊,現已累積三六○○輛車、三○六個換電站,量體還在增加中,屬於小步快跑、穩健上攻類型。

 

另一種則是攜手當地指標企業合資,由Gogoro提供系統,而越南就是屬於上述模式。

 

「Gogoro決定不再拉主旋律!」姜家煒舉例,與在越南深耕百年的嘉實多(Castrol)成立合資公司,未來以嘉實多為主,由嘉實多以當地超過六萬個維修據點來設置換電站營運;而Gogoro則收取營運管理費、軟體收入、顧問服務費。

 

重整戰場後,他相信Gogoro的海外征途,絕對能迎來反攻機會。

 

4年足跡遍及大東亞 卻走走停停 ——Gogoro海外布局概況

 

下市也是選項  不排除回到台灣

 

至於在美股的挫敗,姜家煒坦言,「假設我還沒在美國上市,我一定不會(在那斯達克上市)。」

 

「那斯達克就是全球新創企業的聖盃。」一名新創企業家坦言,只要能上那斯達克,就意味擁有與國際科技業者一較高下的實力,無怪乎新創公司都想試試身手。

 

大多數企業沒想到的是,在那斯達克敲鐘,成本極高。上市後,從註冊、財務顧問、律師、會計師、董監事責任險、《沙賓法案》相關的合規顧問都是支出,「每年什麼事都不做,就要給八百萬美元。」

 

「當初Gogoro要在美國上市,大家就覺得怪怪的。」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如今證明電動機車題材在美國並不被買單,Gogoro應該要即時止損。

 

赴美上市迄今,Gogoro已繳了約十六億新台幣的學費,眼看股價一路走跌,還要繼續撐下去?或是考慮下市、甚至回台灣掛牌?姜家煒正向思考,認為不論哪一種,「都是Gogoro重新檢視自己的好機會。」

 

第一個二○○天,姜家煒忙著清理戰場,整頓軍力與調整軍備。下一個二○○天,不論是否自美下市,他很肯定,「未來的Gogoro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戰場必須一個個慢慢清理,姜家煒心裡知道手上好牌仍不夠,未來挑戰也還多。

 

對此,姜家煒直言,「大家對Gogoro的擔憂,正是大家對於電動車的解答。」

 

姜家煒(前排右三)年紀輕輕就成為Gogoro舵手,大股東潤泰尹衍樑、尹崇堯(前排右四)父子的支持是關鍵。

姜家煒(前排右三)年紀輕輕就成為Gogoro舵手,大股東潤泰尹衍樑、尹崇堯(前排右四)父子的支持是關鍵。(攝影/陳永錚)

 

「放膽定目標、務實去執行」

 

「人在高峰或是低谷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要往前走。」Gogoro或許正處低谷,但無論如何,在姜家煒眼中,Gogoro仍代表著冒險精神,風險與利益往往相生相隨,「放膽設定目標、務實去落實執行」就是他的經營之道。

 

三十三歲的姜家煒平時不穿西裝,一直以來,他都習慣穿一襲黑色的三宅一生皺褶外套;從小獨自拉拔他長大的母親很愛三宅一生,母親後來癌逝,這件外套感覺就像他感性的一面,甚至是對母親的追憶。

 

眼前的他卻西裝筆挺,受訪前,姜家煒曾考慮要穿什麼,最後選擇套上西服,因為站在公眾眼前,他必須代表Gogoro,扮演理智、充滿邏輯的象徵。

 

畢竟他清楚,名為Gogoro的莫比烏斯船繼續航行中,是否能永續記得身後身、走穩眼前路,現在正是關鍵。

 

姜家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