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協助代理商在台灣開店、現為嵐舒台灣總經理康睿成(Richy Baxter-Freeman)表示,Lush 一直都有代理商跟直營的模式,代理商比較熟悉當地市場,但總部比較熟悉品牌。過去 Lush 對台灣不熟悉,也沒有資本自己投資、建立市場,所以和代理商一起經營。
你可能也想看:
LUSH搶當「不塑之客」!推66%產品裸賣、瓶罐100%再生料製成
損失近 4 億營收!化妝品品牌 LUSH 為何一口氣關了臉書、IG、TikTok等社群平台?
商業理念不同而分家:有效率地做生意 vs. 堅持做對的事
從一般商業經營的角度來看,的確會覺得 Lush 是一個反直覺的品牌:不打折、不經營社群、不找代言人宣傳也不做會員制度 ,這些行銷品牌的常見的策略,Lush 都不做,因為相信只要產品品質夠好,消費者就會主動上門。
Lush 支持環境保護、反動物測試等議題,投入研發百分之百再生包裝、道德採購(企業承諾採購來源正當的原物料及物品)等,從傳統生意人的角度來看,這些事都會增加營運成本,不是最有效率的經營方式,但是一旦消費者產生認同、接受品牌理念,忠誠度反而會提升。
「過去的代理商很聰明,知道怎麼做生意,他會知道這應該不是最賺錢、最有效率的經營方式,但對我們來說,如果是好的、對的事,就值得去做。」商業理念的不同,讓 Lush 最終選擇以直營方式,重返台灣市場。過去的經驗,讓 Lush 做出 3 點有別以往的翻轉。
翻轉1:不替消費者預先選品,採全品項引進
過去代理商因為了解台灣市場,所以在引進品項時,會以自己認為「賣得動」或「覺得會賣」的商品為主,以行銷洗髮產品為主,像是覺得台灣賣不動禮盒,就不代理禮盒品項,「這些選擇比較偏利益導向。」
然而,康睿成指出不論消費者是誰,都能在 Lush 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the right product for every need)。身為品牌方,不應該先入為主地幫顧客挑選產品,而是要把品牌的完整體驗全部都帶到台灣,所以這次,Lush 選擇把 600 多個品項全部引進台灣,而且每間店都必須完整陳列這些產品。
翻轉2:不積極展店,有適合地點才會進駐
堅持在店鋪裡完整陳列 600 多項產品,也連帶影響 Lush 的展店策略——必須在人潮足夠的地點,擁有 25 坪以上的空間,才有辦法提供完整體驗給消費者,「我們知道找到適合的位置很難,所以不會給自己 1 年要開幾間店的壓力,只要有機會點,就馬上抓住,因為如果開在不對的地方,未來會更複雜。」
重返台灣 1 年,Lush 僅拓點 4 間店,每個店址都是長時間挑選,「疫情對全球都是一個不好的影響,但是對 Lush 有一個小小的好處,因為許多品牌都不敢開店,甚至開始關店, Lush 才有機會進到好的地點。」
翻轉3:不開小坪數店面,讓消費者有完整體驗、諮詢
康睿成解釋,如果開在百貨公司的高樓層,或是 5-7 坪的小店面,沒辦法提供完整的品牌體驗給消費者。「店面太小,消費者進來只能走馬看花,也無法好好諮詢、找到適合的產品。」小店面不只無法擺出所有產品,也無法有其他體驗空間,等於是把產品「寄放」在店裡,消費者也不知道怎麼使用、購買產品。
為了讓消費者在 600 多項產品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命定」商品, Lush 會加強培訓員工的專業知識,不只理解產品功能,也教不同成分的功效。顧客踏進店舖,店員會問許多開放式問題,比方說,「你想要找什麼樣的產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理解顧客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再根據需求找相對應的產品,像是想要舒緩鎮定皮膚,就可以用有洋甘菊成分的產品;想要提亮肌膚,就能使用檸檬成分。
換句話說,一間店的促成,不只要等到對的地點,更要長時間培訓員工。以忠孝店來說,Lush 花了 6 個禮拜的時間才完成準備,有別過去在協助代理商開店,有時一個晚上要開 3 間店,「你可以想像,百貨 10 點關門,然後隔天早上就有一間 Lush 在那邊,這跟現在開店的邏輯完全不一樣。」
正是因為商業理念的不一致,讓 Lush 決定以直營的方式經營台灣,「就化妝品品牌而言,台灣是一個很大的市場,Lush 一定要回來。」
延伸閱讀:
停用臉書、IG 等 4 大平台!LUSH 為何不惜損失 3 億,也要跟社群媒體分手?
特斯拉的充電樁,大方開放給對手福特、Volvo 充電!背後的策略考量是什麼?
※本文授權自經理人,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