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曾協助烏克蘭居民遠離砲火!超過5,000萬下載的阿福管家,為何選擇切入硬體領域?

曾協助烏克蘭居民遠離砲火!超過5,000萬下載的阿福管家,為何選擇切入硬體領域?
撰文: 創業小聚/曾令懷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阿福管家提供 日期:2022-06-02

我住在烏克蘭第2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戰爭爆發後,我被砲火巨響嚇得不敢靠近窗邊。後來我找出一支舊手機並安裝了阿福管家的軟體,現在我可以待在屋內用阿福來查看屋前的狀況。謝謝阿福管家!

這是阿福管家在烏俄戰爭中收到的用戶回饋。

主打「用舊手機安裝App」就可以監控居家安全的服務的阿福管家,不僅曾獲選Google Play年度最創新App與年度最佳生活幫手App,在2018年加州大火、2020年新冠狀病毒(COVID-19),甚至是烏俄戰爭時,都為居家安全起到了關鍵作用。

 

「今年我們將要推出新產品了。」阿福管家創辦人宋志倖道出阿福管家接下來的計畫:阿福管家獨家的硬體攝影機。

 

考量到阿福管家以軟體起家,且全球擁有下載量將近5,000萬次、每月100萬新用戶加入的好成績,這個答案有些出人意料,但是宋志倖已對硬體產品思思念念了超過10年了,「我不斷觀察著市場的變化,對阿福管家來說,我認為現在推出新產品是正確的時機。」

 

這個正確時機的出現,還得從宋志倖成立阿福管家之前說起。

 

一直追逐硬體創業的夢,現在更適合築夢

 

「安全是人類的剛需。」這一句話,貫串了宋志倖的創業之路。

 

創立阿福管家之前,宋志倖的第一次創業在2010年,是一個可以被追蹤、僅有通話功能的百元手機,讓父母可以掌握孩童的位置與安全。受到物聯網興起的影響,宋志倖無論如何都想要有一個可以掌握在手的產品,「我覺得做硬體創業比較酷。」

 

阿福管家創辦人宋志倖,一直都有個硬體創業的夢。圖片來源 : 阿福管家提供

 

不到2年時間,這次創業以失敗收場。

 

宋志倖回憶,當時電商的概念還不普及,硬體銷售通路有限,如果要打國際市場,還要想辦法搞定各個國家的物流、倉儲、法規與行銷等事情。硬體產品不僅賣得慢、也賣得坎坷,「在我看來,當時做硬體是不明智的,因為硬體商業複雜度對新創或新概念來說,還是太高了。」

 

不過,現在狀況不一樣了,讓宋志倖能再次投入硬體創業,他舉起2根指頭:「現在的市場則有2大改變。」

 

1. 消費者對硬體消費的動能


雖然阿福管家目前的成績斐然,不過消費者的舊手機並不多,如果要再多個地方架設裝有阿福管家App的手機,除了購買新機之外別無他法。另一方面,舊手機功能較弱,夜視功能不佳、鏡頭不夠廣等「硬傷」,這也是阿福管家必須正視的問題。

 

2. 硬體商業的數位化


技術的突破讓廠商更願意接受小量生產,再來是倉儲、交貨、支付等環節全面數位化,物流也因為電商蓬勃發展而線上化,整體速度變快、資訊也透明,更接近軟體公司的做事方法,所以減少了許多溝通成本與等待的時間。

 

不過,對阿福管家來說最關鍵的,是過去累積的大量用戶,成為銷售硬體時的最佳通路。

 

都是產品平台,應用程式商店與亞馬遜卻大有不同

 

「要做全世界第一名,就要想方法製造『不公平競爭』,成長的幅度與速度才會大。」宋志倖說。大部分居家監控或安控服務,都是硬體攝影機與監控軟體一起賣,但是阿福管家「先軟體、後硬體」的商業策略有其優勢。

 

這種居家監控服務在「軟硬兼施」的情況之下,勢必得在亞馬遜這種電商平台上販售,相較之下競爭比較劇烈,但是阿福管家的銷售通路則是App Store與Google Play這2大應用程式商店,既然應用商店是全球用戶最多的單一電商,純軟體的競爭又少,被看見的機會就大上許多。

 

既然「舊手機限制」的痛點來自用戶,阿福管家將會透過App作為販售攝影機的管道——因為App是最能直接接觸到用戶的地方。圖片來源 : 阿福管家提供

 

「我們的做法是,只讓已經下載阿福管家的會員購買攝影機。」宋志倖說,手機本來就不是被做來監控攝影機的,耗電量、穩定性、記憶體、不同機型的等性能都要顧及,阿福管家靠著技術能力一一克服這些挑戰,才能吸引近5,000萬名用戶下載,所以只要在既有的阿福管家App上面曝光新的硬體攝影機,靠自然流量就能帶來銷售。

 

受到iPod啟發,阿福管家如何佈局「先軟體後硬體」的商業策略?

 

考慮到用戶體驗,阿福管家的攝影機除了在畫質、視角廣度與夜視功能比一般舊手機強之外,其他的使用方式和功能都與過去無異:透過App連線後,就可以安裝在任何需要監控的地方。

 

宋志倖解釋,新的攝影機產品不會影響到阿福管家的商業模式,阿福管家本質上還是個SaaS公司,不過接下來的市場佈局則參考了蘋果打造音樂產品時的策略:以軟體服務為基礎,再透過硬體延伸到所有與「居家安全」相關的應用領域。

 

iPod曾掀起行動音樂的革命。圖片來源 : Dawn Ellner via Flickr

 

「蘋果先是做了iTunes,隔一年則推出iPod,接著是iPhone,後來又推出Music Store,所以參考這個模式,我們先有SaaS訂閱制,現在有了硬體之後,後續有更多新商業模式的可能性。」宋志倖笑著說,「甚至過去失敗的兒童安全項目,說不定也可以重新開始。」

 

延伸閱讀:

收破百封感謝信!台灣監控App阿福管家防疫幫大忙,助美醫護人員減輕負擔

群眾定位將是新的銷售通路?蘋果推AirTag之前,這間硬體新創公司如何轉型商業吸引到Google、Amazon而起死回生

 

※本文授權自創業小聚,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