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想到那時都要掉眼淚…」 彰化自行車小廠堅持不去中國,熬23年收服歐美客戶!3關鍵翻身轉上櫃

後進者明係抓住碳纖維車架先機  攻進中高階市場    巨大、美利達環伺下  自行車股新貴奮發記
撰文: 黃阡阡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攝影/蕭芃凱 日期:2022-02-23

後疫情時代改變通勤方式,二○二一年台灣自行車整車出口量逼近三百萬輛,不僅帶動國內產業發展,今年第一季迎來第四家整車廠明係掛牌,而這家上櫃生力軍,如何一步步成為國內中高階自行車的代工王?

在巨大、美利達幾乎寡占的自行車整車廠市場,它身為後進者,卻靠著手握碳纖維技術崛起。它,是隱身彰化、年營收近二十億元,準備在三月轉上櫃的中高階自行車代工王明係。
 

二○○八年北京奧運,英國自行車代表隊異軍突起豪奪八面金牌,成為當年度英國最強黑馬,這場讓英國隊成名的賽事,也讓明係打開知名度。原來這些選手腳踩的自行車,出自這家台灣自行車代工廠。

 

拒西進、沒訂單就先開模

 

除了奧運、世界盃、亞洲錦標賽能見到明係代工的自行車,也拿下英美最大自行車通路商訂單,加拿大利基型電動輔助自行車品牌也是它的客戶,年產量約六、七萬輛。明係董事長江永平自豪地說,「我們自我要求非常高,你問我不良率,我們沒有什麼不良率。」

 

其實,成立於一九八五年的明係,由江永平白手起家。一九九○年代,台灣「錢多、人多、訂單多」的自行車整車廠西進中國,他自嘲當時明係什麼都沒有,於是下定決心留在台灣。

 

「想到那時候都要掉眼淚……。」他回憶,當同業因成本考量選擇西進,根留台灣的明係得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所幸,被江永平抓到商機,當時自行車都還是鋁合金車架,國際自行車展場上卻有一輛碳纖維車架亮相,碳纖維比起鋁合金更輕、造型變化度高,在自行車競賽項目上能有更好優勢,勢必成為下一波新材料。他決定要搶得先機,投入碳纖維車架的設計與開發,拉開與一般自行車廠的距離。

 

儘管嗅出商機,但碳纖維車架的開發並不容易。○七年,他想把設計研發能量握在明係手中,「那時候明係年營收才一、兩億元,資本額約千萬元,但一套模具就要斥資上百萬元,當時都沒有訂單,我就決定要先開模,而且一口氣就要開兩套,果然回到台北展就造成轟動。」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