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家超級電池工廠,突爆炸起火15人送醫
台泥集團近年積極投入綠能、電池事業,2021年投資120億元,在高雄小港打造全台首家超級電池工廠。
台灣三元能源科技官方網站顯示,三元能源科技高雄鋰電池廠,主要生產高階、高容量、高充放電功率的鎳三元電池,年產能達1.8GW,相當於一年可生產2.4萬輛電動汽車所需長程電池量。
今日清晨5點左右,三元能源科技的鋰電池工廠突傳出火警,現場火勢猛烈並伴隨多次爆炸聲,高雄市消防局一共出動46車91人前往搶救,但火勢燃燒區域面積相當大,延燒超過2小時才得以控制。這場火災也導致12名員工受傷,及3名消防人員輕微灼傷送醫,所幸皆為輕傷且意識清楚。
三元能源:起火點在電池半成品倉庫
這起事故衝擊母公司台泥股價,早盤股價開低逾2%,一度跌破23元,寫下自2009年第2季來新低價。目前,高雄市政府已勒令該廠全面停工,並要求徹查事故原因。
三元能源科技也發表聲明還原事發過程,火警發生於5時10分,起火點為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內進行第一次充電作業的電池半成品倉庫,公司會依內部標準作業流程,第一時間啟動三階段火場應變機制,依序採取二氧化碳抑制反應、抑燃泡沫覆蓋及灑水降溫與穩定控制。5時15分通報高雄市消防局,消防單位於5時20分趕抵現場,迅速投入灌救作業。
三元能源科技表示,廠內人員也於第一時間全面疏散,消防單位持續駐點監測,確保廠區安全無虞。對該事故造成社區驚擾與市民不安深感抱歉,將全面配合主管機關落實後續監管與作業優化,持續提升作業安全與社會責任。
台泥聲明指出,火警發生後,廠內動灑水系統於第一時間啟動控制火勢;事故發生後,相關政府單位已在廠區周邊展開空氣品質監測,公司將全力配合各項調查與後續應變作業。三元能源科技已完成相關保險投保,相關損失正進一步確認中。
台泥也指出,包括三元能源科技員工與消防人員,主要為疏散或救援過程中的擦挫傷,經送醫後目前全數已平安返家,無人留院。台泥強調,已由人力資源部門成立專案小組,主動關懷員工於火災後的身心狀況,並安排必要的健康檢查與後續支持。
鋰電池火災3風險:難預測、難撲滅、毒性高
此次火災大量濃煙直竄天際,造成嚴重空污,高雄市環保局也緊急發布空氣品質警報,提醒小港與林園區等地居民緊閉門窗並減少外出.後續將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開罰該公司,最高可處新台幣500萬元罰鍰。
另外,高雄市環保局人員前往現場偵測,約在上午10點左右,在廠內測出氫氟酸微量濃度最高約0.774ppm,未達管制濃度,雖廠外目前尚未測出,但因其有毒氣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已經向小港區多個里緊急發送細胞簡訊。
新竹縣消防局新豐分隊表示,鋰電池常見於行動裝置、儲能系統、電動車與工業製程,其火警具有以下高風險特徵:
1. 熱失控反應(Thermal Runaway):
電池若受撞擊、短路或高溫刺激,內部化學反應失控,會導致連鎖閃燃與高溫氣體噴發,形成多次爆炸與難以預測的火點。
2. 悶燒持續、難以冷卻:
即使火勢表面熄滅,內部仍可能持續高溫,復燃風險高,需仰賴熱顯像設備與機器人輔助,嚴防人員誤入陷阱區域。
3. 可能釋出有毒氣體與腐蝕性物質:
最難以預測的是,燃燒鋰電池可能產生氟化氫、苯類等毒性氣體,威脅現場消防員與周邊居民呼吸健康,必須設置空氣品質偵測點同步監測。
新竹縣消防局新豐分隊也提醒,日常生活中的行動電源、電動工具、電動車等,皆使用鋰電池。若出現膨脹、滲液、異常高溫等現象,請立即停止使用、遠離可燃物,並勿用水直接撲滅、勿擅自刺穿或丟入一般垃圾桶,建議依規定送往回收站或撥打 119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