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原創的紀錄片系列節目《消費市場:當心買》於 2019 年上架,揭露不同領域的消費產品背後,暗藏哪些傷害健康、破壞環境、欺瞞消費者的黑暗真相。系列主題包含化妝品、電子菸、平價家具等,而本篇文章將把重點放在第四集的《回收騙局》。
Netflix原創紀錄片《消費市場:當心買》節目畫面。圖片來源:Netflix《消費市場:當心買》
石化產業的大謊言:回收即可解決塑膠污染
雖然紀錄片名是以「回收」為主題,但聚焦的其實是「塑膠」——這個充斥在生活每個面向,方便卻逐漸造成地球污染危機的「入侵者」。塑膠無所不在且應用多元,自二戰以來迅速崛起,其使用率和製造量極速上升。截至 2019 年,每年全球生產約 3.8 億噸塑膠。
面對塑膠氾濫,大部分的民眾被推廣「回收即可解決」,因此自 1970 年代,回收成為全球環境運動的重點之一,也在全球造就了巨大的塑膠回收市場。富裕國家將塑膠垃圾出口至中國、印度、東南亞等發展中地區,經過融化、化學處理和重塑,再製成塑膠原料,2018 年回收塑膠產值高達 276 億美元。表面上解決了塑膠末端處理問題,事實卻是把污染丟給其他國家,引發空氣污染、呼吸道疾病等風險。
2018年,馬來西亞成為至少19個國家的垃圾站與回收場,對當地環境和社區造成嚴重污染。圖片來源:Greenpeace / Nandakumar S. Haridas
這個局面,其實是塑膠製造商的意圖,「讓消費者認為自己有責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製造包裝的企業本身」,這樣他們就能繼續經營塑膠製造產業,賺取驚人利潤。
阻撓減塑!企業、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隱形戰爭
「我們面對的是地球上一些資金最充裕,最殘酷無情的產業,而他們正不斷破壞地球。」——《回收騙局》
當然,受到影響的人民開始群起反抗,馬來西亞仁嘉隆小鎮居民發起抗議,雖促使政府關閉一百家非法塑膠回收廠,卻無法承諾停止進口塑膠廢棄物。
美國德州拉雷多市民則推動制定塑膠袋禁令,雖然一開始順利通過,更促使舊金山、西雅圖等城市跟進,卻在商人協會、塑膠袋製造商的介入和訴訟之下,2018 年德州取消了塑膠袋禁令。
美國德州休士頓是塑膠製造工廠重地,也是世界第二大石化產業基地,光是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的石油和塑膠工廠園區就佔地超過 12 平方公里,附近的居民和孩童都暴露在劇毒化學物質的風險中,而流入自然環境的塑膠垃圾和微塑膠,更對野生動物造成危害,甚至可能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吃進如戴奧辛、大腸桿菌等有害物質,引發不孕或癌症。
然而,塑膠生產量將持續暴增,光靠回收無法解決問題,必須透過人民有意識地減少使用塑膠、政府積極禁用塑膠製品,以及規範製造商負責後續處理,才能改善塑膠淹沒地球的窘境。
全球塑膠生產量持續成長,導致塑膠污染問題越發嚴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回收的陷阱:大部分的塑膠製品其實不會被回收
我對塑膠相關議題還算熟悉,但當《回收騙局》指出「塑膠製造商意識到,如果他們能說服所有人回收塑膠瓶和包裝,他們就能繼續賣更多」,我還是有點震驚,原來多年來全球推廣回收系統,也是塑膠產業的盤算。
的確,妥善處理已被製造的塑膠廢棄物很重要。不過,塑膠種類高達上萬種,回收處理程序極其複雜,甚至無法回收,因此,真正被回收的塑膠產品只有 9%,其他的則被掩埋、焚燒或傾倒至自然環境。
美國塑膠協會創造了您我熟知的塑膠編號,將塑膠分成 7 種,其中 1 號塑膠(PET,例如寶特瓶)、2 號塑膠(HDPE,例如牛奶瓶)和 5 號塑膠(PP,例如水桶)是最容易且普遍回收的塑膠,但如果這些塑膠製品沾染油污廚餘,或是混入其他塑膠,就無法被確實回收,最後淪為垃圾。
另外,3 號塑膠(PVC,常見於兒童玩具)、4 號塑膠(LDPE,常製成塑膠袋)、6 號塑膠(PS,如保麗龍),以及 7 號塑膠(無法歸類於 1 至 6 號的加工塑膠)的使用率非常高,卻都鮮少被回收,
除了塑膠特性難以重新塑形再製,大部分的回收價值低,很少廠商願意接收。因此技術上能回收處理的塑膠,現實中不見得做得到,尤其各地回收系統的完善程度不一,「回收」恐怕只是美好想像。
由此可見,塑膠回收標章並不能保障它的回收率,反而是誤導消費者,以為把塑膠廢棄物丟進回收桶就不會產生垃圾,卻變相鼓勵繼續製造更多難以分解的塑膠,根本處理不完。
塑膠種類高達上萬種,回收處理程序極其複雜,甚至無法回收,全球只有約9%塑膠被回收。圖片來源:Greenpeace / Seungchan Lee
常被忽視的塑膠危害:社會不公和氣候變遷
塑膠對自然環境和人體的危害,例如造成野生動物誤食、被纏縛致死、污染河川山林海洋等,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這邊不多贅述。不過,塑膠帶來的破壞可遠不止這些。
從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塑膠製造廠、回收再製廠設置的地點,都是在社會弱勢區域,對於較無能力搬遷的公眾,就必須長時間暴露在空氣污染、水源污染的環境,對身體健康和發育造成傷害。他們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族群,卻承受著多數富裕族群和企業所累積的塑膠污染。
非洲迦納接收其他國家的服飾廢棄物和塑膠垃圾,當地居民家門前就是被污染的河川。圖片來源:Greenpeace / Kevin McElvaney
此外,塑膠製造商與化石燃料產業密不可分,許多化石燃料企業投注大量資金於發展塑膠製造業。全球 99% 的塑膠都是由化石燃料製成,如石油、天然氣,當塑膠產量急速上升,產生的碳排放量也非常可觀,加劇氣候變遷。
據研究,光是 2019 年製造和焚化塑膠製品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就相當於 189 座燃煤電場的排放量,成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全球極端氣候災難,塑膠產業難辭其咎,而最受天災衝擊的也多是社會弱勢族群。
塑膠氾濫的源頭:一次性使用塑膠
可能你也聽說過,發明塑膠袋的初衷,是為了取代紙袋、減少砍伐,並且隨身攜帶、重複使用。很遺憾地,塑膠的輕巧和低成本,使它廣泛運用在消費商品包裝,更藉此發展成一次性使用、用完就丟的消費形式。
《回收騙局》回顧塑膠產業的崛起,可以追溯到二戰後,隨著塑膠成本越來越便宜,大型飲料公司為了大量生產、販售商品,並將商品運送至全球,開始採用一次性塑膠容器,這樣的商業模式快速遍及世界各地。
超市販售的蔬果食品,大部分都用一次性塑膠包裝,卻也成為大量塑膠垃圾的來源。圖片來源:Greenpeace / Steve Morgan
如今,從蔬果、零食、飲料、食品、餐點,到衣服、飾品、家具、藥妝等,幾乎每一項產品的包裝都是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完就丟的習慣強大到讓我們難以想像「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甚至有點抗拒改變。
然而,也就是這樣普遍的銷售模式,造成地球難以負擔的塑膠危機。
扭轉塑膠危機:萬眾矚目的《全球塑膠公約》
有沒有可能,改變的是商品製造者和銷售端,而非消費者?
《回收騙局》呈現了公民推動政府制定環保政策時,面對的重重障礙,所幸減塑、零廢棄的觀念仍逐漸受到重視,全球期盼減塑的浪潮也日漸茁壯,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制定淘汰一次性塑膠餐具的時程,許多店家也停止免費提供塑膠袋。
不過,如果要大規模減少一次性塑膠包裝、改變商品銷售模式,需要更有強制性的政策和措施。2022 年,聯合國達成共識制定《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 Treaty),喻為繼《巴黎氣候協定》後最重要的國際環境協議,各國代表將透過五輪協商會議,擬定公約細節,為全球塑膠從生產、銷售到棄置的整個週期,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規範標準。
2024年4月21日,綠色和平團隊於《全球塑膠公約》第四輪協商會議場外,架設巨型水龍頭流出大量塑膠垃圾,促請各政府代表制定強而有力的公約。圖片來源:Greenpeace / Tim Aubry
《全球塑膠公約》目前已完成四輪協商,第五輪將在 2024 年 11 月底於韓國釜山展開,屆時將決定《全球塑膠公約》的力度和範圍。
當然,化石燃料產業和塑膠製造產業不但極力遊說各政府、阻撓協商議,更試圖削弱公約的規範力道。綠色和平將派員出席,面對面倡議表達訴求,監督各政府以重複使用為原則,目標在 2040 年減產 75% 塑膠。
並非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減塑抗爭需要大眾堅持
在觀看《回收騙局》的時候,我一直有很有強的既視感,覺得很像電影《黑水風暴》的情節,1960 年代杜邦公司(Dupont)以有毒化學物質 PFOA(全氟辛酸)製造鐵氟龍相關產品,
導致長期攝取 PFOA 的人罹癌或生出畸形兒。杜邦公司堅決否認,直到 2013 年才全面停用 PFOA,但全球水源、土壤,以及估計 99% 人類和大部分的生物血液裡都已殘留 PFOA。
一樣都是大型跨國企業,為了賺取巨額利潤和鞏固勢力,在知情的狀況下破壞環境和人體健康,更威逼抗爭者迫使其噤聲。不同的是,PFOA 的傷害明顯且切身,而塑膠涉及更廣的產業和生活習慣改變,導致許多人對塑膠污染視而不見。
當然,不是所有塑膠都是壞的,一些生活用品或醫療用品也許難以避免塑膠,但一次性塑膠包裝的確應該優先淘汰,改以循環容器、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取代。
循環杯在臺灣越來越普遍,是個環保又方便的好選擇。圖片來源:Greenpeace
我很欣賞《回收騙局》揭露塑膠產業的脈絡,讓觀眾了解這一切是怎麼發生,我們又在什麼環節被蒙蔽。尤其臺灣幾十年來推廣回收,垃圾量卻不減反增,可見回收並非真正解方。
但紀錄片結尾,一位受訪者表示「應該要開始製造更安全的塑膠」,我並不認同,這只是換個材質繼續一次性使用,長年大量累積還是會造成污染和資源浪費。
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都影響世界的走向,除了有意識地盡量減少一次性使用塑膠,期待未來零售業者和餐飲業者都能提供更多便利又永續的選項,讓無塑生活一點都不困難。
※本文授權自綠色和平,原本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