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燈號吃海鮮 馬糞海膽降為「紅燈」不建議食用
俗名為馬糞海膽的「白棘三列海膽」,以海藻、海草為主食,因進食速度快,可有效控制大型藻類的生長,為珊瑚提供較多的附苗空間,間接提升珊瑚礁生態系的基礎生產力。馬糞海膽主要食用部位是黑色硬殼下的黃色腺體,也就是海膽的生殖腺,海膽性腺發育成熟期約落在每年5月至9月,近來馬糞海膽因本島及離島過度撈捕,面臨區域族群滅絕危機。馬糞海膽屬於定棲性物種且復育不易,在第六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中由黃燈降為紅燈。
你可能也想看:
價格飛漲!吃到飽恐怕吃不到松葉蟹、龍蝦了,究竟發生什麼事?
魚種與數量銳減、原住民難以計算潮水變化... 氣候變遷對海洋的衝擊,遠比想像嚴重!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於2023年4月22日推出最新第六版,囊括102種台灣常見海鮮種類。由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及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榮譽講座教授邵廣昭團隊,參考2013年至2022年漁業署漁業年報及海漁基金會於全國各港口調查的漁獲資料後共同制定而成。
指南將各類海鮮分為綠燈(建議食用)、黃燈(斟酌食用)及紅燈(避免食用)。海漁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說,建議民眾日常生活中80%選擇綠燈海鮮,黃燈則佔20%,紅燈則建議完全不食用。
囊括102種台灣常見海鮮種類的第六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圖片來源:海漁基金會提供
嘉鱲、黃錫鯛首次納入評估 列「黃燈」斟酌食用
第六版指南還首次納入台灣西海岸知名漁獲「嘉鱲」及「黃錫鯛」,林愛龍表示,根據現有科學文獻及長期在港口觀察漁獲數據趨勢發現,兩物種的自然族群豐度處於中低度的不穩定狀態,加上民眾反應為常見魚類卻未見評估。此次新版指南首次列入,就列為斟酌食用的黃燈。
台灣東北海域常見的洄游性物種紅尾圓鰺(俗稱紅尾竹筴魚),則因近年漁獲量顯著上升,從黃燈升至綠燈。
海漁基金會自2019年承接全國60處重要漁港的港口漁獲查報工作。林愛龍解釋,不同魚種變動趨勢不同,中小型魚類的紅尾竹筴魚,只需兩、三年就可看出族群狀況,但鰻苗這類隨著洋流數千公里洄游產卵的物種,可能就需要至少七年的趨勢觀察。
邵廣昭補充,各種漁獲趨勢圖平均要以五年的變動作為趨勢判斷依據,海洋生物資源狀況變動性大,為了呈現台灣海洋漁業資源現況,提供民眾及餐飲業者採買海鮮參考指引,必須每隔2至3年定期更新指南。
指南呈現台灣海洋漁業資源現況,也提供民眾及餐飲業者採買海鮮參考指引。攝影:廖禹婷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