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數十億松葉蟹消失,吃到飽恐怕再也吃不到了!究竟發生什麼事?

數十億松葉蟹消失,吃到飽恐怕再也吃不到了!究竟發生什麼事?
撰文: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翻攝自 NOAA 日期:2023-10-23

今周刊編按:2021年以來,數十億尾棲息於阿拉斯加周遭海域的松葉蟹消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10/19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報告發現,松葉蟹離奇消失恐和白令海東部發生的海洋熱浪(Marine heatwave)有關。

臺灣人愛吃海鮮,產地來自阿拉斯加的松葉蟹(也稱雪蟹)和波士頓龍蝦(產自緬因州)更是吃到飽的熱門料理。但近來產量銳減、價格上漲,未來也許更難「吃到飽」。為什麼松葉蟹 3 年內消失 70 億隻?龍蝦被列入「避免食用」清單?

可能吃不到的松葉蟹和龍蝦,究竟發生什麼事?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調查發現,在連續多年的創紀錄高溫後,白令海(Bering Sea)東部成年松葉蟹和未成熟母蟹數量,來到近 50 年來最低。

 

美國 CNN 等媒體報導指出,美國阿拉斯加松葉蟹(snow crab)從 2018 年至 2021 年,數量已從 80 億隻銳減至 10 億隻,當地漁獵部和國家海洋漁業局(NMFS)於 2022 年 10 月宣布取消松葉蟹捕撈季。

 

阿拉斯加州政府自2022年起連續2年關閉松葉蟹漁場,然而根據NOAA研究指出,松葉蟹為冷水物種,主要棲息在攝氏2度以下的海水,最高能在攝氏12度水溫下存活。海水溫度上升可能嚴重破壞了松葉蟹的新陳代謝,導致牠們對熱量的需求上升。

 

研究人員發現,白令海2018年發生海洋熱浪,和前一年相比,當年松葉蟹所需的熱量可能較前一年增加了4倍,也由於熱浪擾亂了白令海的食物網,導致松葉蟹難以覓食,補足所需熱量。

 

海洋溫度升高以及海洋生物的密度,與成熟松葉蟹的死亡率增加有明顯關聯。

 

海洋溫度上升也讓松葉蟹棲息的海域出現新天敵,另一位研究作者艾丁(Kerim Aydin)表示,水溫原本是天然屏障,避免太平洋鱈魚(Pacific cod)進入松葉蟹棲息的寒冷水域,不過熱浪來襲後,導致太平洋鱈魚進入比以前更溫暖的水域,吃掉剩餘松葉蟹族群。

 

與此同時,為了因應當地漁業導致極度瀕危的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ern Atlantic Right Whales)面臨滅絕,蒙特利灣水族館(Monterey Bay Aquarium)的海鮮監察計畫,首次將龍蝦列入「避免食用」的紅色名錄。這消息震驚了緬因州的龍蝦產業,由於其中牽涉的經濟影響相當龐大,不同群體的反應非常極端。

 

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每年釋出的報告,均指出大多數海產沒有被過度捕撈,例如最新數據顯示,在 460 種海產當中,只有 51 種被過度捕撈,245 種狀況尚不明,但情況比很多國家還要好。那到底發生什麼事?

 

你可能也想看:魚種與數量銳減、原住民難以計算潮水變化... 氣候變遷對海洋的衝擊,遠比想像嚴重!

 

殘酷的真相:過度理想的「最大持續生產量」

 

漁業管理通常是以魚類物種為單位,考量可以從海中撈出多少魚,讓留在海中的數量足夠維持該物種繁衍。按照這個方針,通常是捕撈目標物種的 60%,即管理者理想的「最大持續生產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但這個策略其實非常理想化,最重要的是所謂「最大持續生產量」實際上很難執行。正如知名海洋學家 John Shepherd 所說:「數魚就像數樹,只不過魚是看不見的,而且還一直在移動。」

 

而氣候危機更使海中的魚群數量難以估算,更遑論明年甚至後年的數量。牠們究竟是消失了?還是遷移了?牠們的獵物和掠食者有沒有受到波及?對海洋生態有哪些影響?溫度變化如何影響牠們的生理狀態?後代能否繼續繁衍、還是走向瀕危?

 

人們以為漁業管理人員應該至少會減少捕撈限額,來應對氣候危機,但他們通常不會這麼做,直到出現問題,再推拖「是氣候變遷的錯!」

 

 

這樣的狀況正發生在松葉蟹身上,可能帝王蟹(king crab)也曾有相同遭遇。拖網漁船在捕魚時順道撈起了大量螃蟹,促使美國和日本早在 1964 年即設立「禁止拖網捕魚區」。

 

但這些措施在70 年代就被拋諸腦後,螃蟹從此失去棲身之所。當更多螃蟹因冰層變化而暴露在危險之中,捕撈限額又相當寬鬆,帝王蟹的數量因此暴跌,現在輪到松葉蟹遭殃。

 

氣候危機絕對難辭其咎,但人類的貪婪和傲慢也是禍端。

 

雖然您我都聽說過「海洋資源日漸枯竭」,但生活在陸地上的我們,該如何得知海中生態的真實現況?2021 年,綠色和平曾發布《滅絕危機:臺灣海洋生物保育現況與建議》報告,指出原本物種豐富的臺灣近海,因過度捕撈、污染等人為破壞,導致 30 年來漁獲量銳減超過 90%,更有超過一半常見物種變得稀少。

 

為了促使臺灣政府積極制定《海洋保育法》,有效管理和保護海洋生態,2023 年 3 月 9 日,綠色和平發布最新調查報告《六種臺灣漁港常見魚類體長調查》,揭露臺灣魚市場普遍販售的魚隻體型過小,反映出沿近海的魚來不及長大和繁殖就被捕撈,加劇海洋資源流失,藉此催促行政院在 3 月底前送審《海洋保育法》,不容繼續拖延。

 

 

以下為您整理出調查報告的 5 大重點:

 

1. 漁市常見魚類,皆有7成未達成熟體長

 

綠色和平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何宣慶博士於 2023 年初起,走訪基隆、宜蘭、高雄、屏東等漁業大城,針對臺灣 6 種魚市場常見魚類,如白鯧、盤仔、日本馬頭魚、竹筴魚、黑喉、白腹鯖,進行體長調查,發現各魚類皆有超過 7 成未達成熟體長,其中竹筴魚、黑喉和白腹鯖的比例更是高達 97% 至 100%。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表示:「這代表魚種在青少年,甚至幼兒時期已經被捕撈,除了使海洋生態枯竭以外,漁民及魚販亦因幼魚價格低賤而影響生計。」

 

當漁民長期只捕撈得到體型較小的魚,表示海中的成魚正快速消失,繁殖數量也因此減少,若人類繼續捕撈小魚,將加速海洋資源與生物多樣性流失。

 

2. 以實地調查與比對分析,30年間魚體已出現劇烈落差

 

團隊以漁貨拍賣地為主要調查地點,並以沿近海拖網物種為主,船釣或其他漁法為輔,且排除進口或養殖魚體,最終累計蒐集 1,716 筆沿近海魚種的有效數據,接著將其體長與該魚類在文獻中記錄成熟體長進行比對。

 

經過比對,以白腹鯖為例,市場調查的 84 個樣本個體全部小於成熟體長的 32.3 公分;而 685 個黑喉樣本中,99% 都未達成熟體長的 31 公分。

 

 

合作調查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何宣慶博士則指出:「這次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高雄前鎮漁港調查時所看到的小白鯧,很多都是半個巴掌不到就被抓了起來,這對於永續漁業或魚類生態都是相當不好的作法。」

 

3. 魚體變小的主因皆與過度捕撈有關

 

經過調查證實臺灣沿近海的常見魚群體型偏小,主因可能為以下 3 種:

 

  • 混獲:使用拖網漁法的網目如果過細,容易捕抓到非目標魚種,也無法控制捕捉到的魚體大小,造成嚴重混獲。例如蝦拖網就可能混獲各種體型的魚,包括未成熟的魚。
  • 成長型過漁:當魚種體型較大的個體都被捕撈後,海中剩下尚未成熟的小魚,若繼續捕撈將使漁獲的魚體越來越小。
  • 魚汛季節未到的捕魚:捕魚需要遵循魚群的習性與季節,才能確保捕捉到成魚而非幼魚,並避免在繁殖季節干擾繁衍。但如果魚汛的季節未到就大肆捕魚,則可能在魚體尚未成熟時就被捕撈上岸。

 

無論是上述何種原因,都是與過度捕撈有關,更逐步導致海洋資源枯竭,需要更嚴謹的管理辦法,避免現況持續惡化。

 

 

4. 臺灣海洋缺乏有效規管和監測,無法保護海洋

 

四面環海的臺灣,至今竟沒有制定《海洋保育法》,導致長年來缺乏有效管理和監測海洋的法規,沒有限制資源運用和人為活動,海中生態的研究更是不足,無法真正地了解海洋現況和有效執法。

 

根據漁業署統計,臺灣漁業產值從 1989 年至 2019 年間,下跌了新臺幣 279 億元,魚群種類與數量銳減。這樣大幅度的資源喪失,第一線的漁民最有感。從事漁業工作 20 多年的休閒娛樂船船長王銘祥分享:「過去那些年讓我真切感受到漁業資源的枯竭,為了兼顧生計與漁業資源的永續發展,後來決定轉型成為潛水教練與休閒娛樂船船長。」

 

 

綠色和平自 2021 年,便積極推動臺灣政府制定《海洋保育法》、成立更多有效的海洋保護區,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管理方式,嚴謹規範對環境有害的漁法,確保海洋永續發展。

 

5. 必須通過《海洋保育法》,籲2023年內完成制定

 

調查報告中,綠色和平建議臺灣政府應立即通過《海洋保育法》,作為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和保護漁業資源的重要依據,包括:

 

  • 2030 年前劃設 30% 海洋保護區
  • 分級管理海洋保護區
  • 禁止嚴重破壞生態的採捕行為
  • 加強海洋資訊監測與調查
  • 及時調整管理措施,確保有效執行

 

綠色和平與 16 個臺灣在地團體、多位專家學者、立委,早已於 2022 年提案民間支持的《海洋保育法》草案版本,並要求行政院即刻將政院版草案送入立院審議。2022 年 6 月,行政院公開表示將儘速送交《海洋保育法》草案至立法院審議,但 10個月過去,《海洋保育法》仍卡在行政院,導致立法程序延宕不前。

 

為此,綠色和平、環團及漁民於 2023 年 3 月 9 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立即正視無魚危機,要求在 3 月底前送出海保法草案,並促請立法院在 2023 年底前三讀通過制定,不應再拖延。行政院交通環境資源處處長陳盈蓉於記者會承諾:「這會期一定會送海保法進立院,並會努力加速時程。」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呼籲:「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已在 3 月宣布通過,2030 年保護至少 30% 海洋已是全球共識,但臺灣政府卻不斷拖延《海洋保育法》的立法,原本承諾 2022 年底送審卻遭跳票。行政院應立即將法案送進立院,加強管理魚群的生態棲地、改善過度捕撈現況。」

 

※本文授權自綠色和平,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