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造成的劇烈衝擊,已經超過自然和人類可以自主調適的範圍,使原先的生態規律不再適用。舉個例子來說,自古便與海洋有深刻的羈絆、生活在東海岸的阿美族人,因為極端氣候影響,海洋已經逐漸成為他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
原住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信仰及文化在日常生活的實踐,建構出與環境共生共存的互動模式,背後蘊含的生活智慧及文化知識,都是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重要養分與基礎。當今全球都致力於用最新進的科技及技術,對應氣候變遷,而原住民族的觀察、經驗、知識,乃至於社會制度,在環境失衡的當今,絕對是值得各界學習的寶貴資產。
台灣東海岸沿線的阿美族部落中,依然存在許多資深的水下獵人,在他們傳統文化中,海洋是交流的對象、是生存的依賴、是可敬的巨人。男人潛入海中射魚,女人在岸邊採集貝類,各自擁有負責的生態資源場域,隨著日子精煉出以海為生的技術與智慧,秉持著自給自足的初衷,實踐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生態哲學。無論是海象變化的觀察,抑或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的掌握,小至辨識魚種的樣貌差異,大至了解魚群的生存習性,都是水下獵人重要的基本能力。
然而,2009年八八風災後出現在海邊的白化珊瑚,讓當地族人開始警覺到氣溫對海洋的衝擊遠比想像嚴重,尤其是潮間帶。潮間帶受到海平面上升產生大規模、不可逆的破壞,因而流失了原本豐富的食物來源,造成魚種與數量銳減的一連串連鎖效應。除此之外,天氣的規律也愈來愈難預測。上一代長輩過去計算潮水變化的公式,已經無法引領下一代孩子推估適合至潮間帶採集的時間,這是一個新的警訊。
在南半球,有好例子提供我們借鏡。自2016年起,紐西蘭海洋科學協會(NZMSS)和澳洲海洋科學協會(AMSA)便藉由聯合會議,開啟原住民族與海洋科學的對話,並且強調原住民族的價值觀與知識體系對生態系統的貢獻。此後,澳洲海洋生物多樣性中心(Marine Biodiversity Hub)的科學家仍與當地原住民族共同合作,復育澳洲北部受到威脅的鋸鰩和河鯊物種。
海洋保育不易,往往較陸地上的保育工作緩步,兩者存在20至40年的顯著落差。在氣候變遷的危機下,借現代科學之力改善海洋健康是相當重要的手段,而保護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的行動,不該忽略原住民族順應自然紋理交織出的集體智慧,以及各種因應環境變化的具體行動。
氣候變遷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環境,海洋保育及永續利用,儼然成為當今迫切要面對的挑戰,將原住民族、當地居民的智慧結晶放進現代科技計畫中,融合多角度的想法,是恢復海洋往日活力的一個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