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國內運動賽事首次碳盤查!朝永續靠攏,路跑賽事碳足跡計算標準出爐

國內運動賽事首次碳盤查!朝永續靠攏,路跑賽事碳足跡計算標準出爐
撰文: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劉庭莉 日期:2022-12-21

越野跑、公路馬拉松、迷你馬拉松⋯⋯舉辦一場路跑比賽,背後都含有場佈、接駁、裁判、醫療、交管、獎典等一連串的服務。從交通導引張貼的告示物、賽中提供給跑者的各項補給品、賽後頒發的獎牌禮品,以及接送跑者往返賽場的交通接駁車,每一樣都是人力和物力的付出。

今年9月「2022台灣棲蘭林道越野」棲蘭林道越野現場,卻多了幾位著藍衣的工作人員——他們沒有穿著主辦方的背心,但不斷盤點會場上的補給品、獎牌、跟著跑者一起搭乘接駁車進入賽道。原來,這是透過環保署認可的碳足跡計算方式,並由第三方單位實地查證的首場路跑活動。這不但創下路跑界的第一,也是國內運動賽事碳盤查的起步。

路跑還可以計算碳足跡? 補給品、獎牌、接駁車通通在列  

 

棲蘭100林道上的越野跑者,沿途享盡台灣特有的台灣杉、紅檜及扁柏森林美景,跑者不斷挑戰身體極限,路跑的環保主張也稍稍邁進一步。「2022台灣棲蘭林道越野」是舉辦五年來首次,也是全台首場依環保署標準計算碳足跡的路跑賽事。

 

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簡稱超馬協會)理事長郭豐州指出,棲蘭林道越野參賽者近千位,今年首度進行碳盤查,主辦單位光是準備資料就得多撥人手,建議更大規模的賽事可另外成立碳足跡盤查小組,約5至10人編制,待經驗更成熟,協會也預計將相關流程製成手冊,提供給有需要的賽事單位參考。

 

過去國內並沒有計算路跑碳足跡的經驗,無論對賽事主辦方或是查驗單位來說,都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2022台灣棲蘭林道越野由第三方驗證機構德國萊因TÜV Rheinland集團負責查驗。攝影:劉庭莉

 

超馬協會建議,路跑要執行碳盤查,可比照場佈組、裁判組等編制,成立約5至10人的碳足跡盤查小組。圖片來源:擷取自路跑賽事CF-PCR

 

歷時兩年 運動界催生路跑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

 

當減碳成為全球共識,碳足跡早已不限於一個「產品」的生產製造,路跑賽事這種「服務」也能計算碳足跡。但服務聽起來很抽象,路跑碳足跡究竟該如何計算呢?

 

為了讓同類型、功能的產品能有一套客製化的統一標準,計算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碳足跡,環保署在2010年推出「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訂定指引」,也被稱為CF-PCR(碳足跡-PCR)。國內雖早已針對電子、家電或生活等產品推出CF-PCR,但過去卻始終沒有制定「運動賽事服務」CF-PCR的先例。兩年前,清華大學運動事業及政策中心主任黃煜與郭豐州等人展開合作,共同推動路跑賽事的碳足跡計算標準。

 

今年7月,「產品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CF-PCR)-路跑賽事」(簡稱路跑賽事CF-PCR)正式出爐。黃煜說,碳足跡過去偏重製造業產品,環保署也缺乏計算運動賽事服務碳足跡的經驗,在討論制定的過程中比一般產品碳足跡多花了二倍時間。最後成果仍值得肯定,他表示,若賽事主辦方沒有統一的計算方式可進行碳盤查,即便致力於減碳行動也很難檢視實際成效,「減碳就像減重,若沒有磅秤秤出原本體重,瘦了多少也不知道。」

 

賽前、賽中服務及賽後廢棄處理都要算 交通碳足跡成關鍵爭議 

 

依路跑賽事CF-PCR規定,賽前與賽中所提供的接駁、補給、交管、場佈、醫療、獎典及裁判服務,以及賽後的廢棄物處理過程,都是碳足跡計算項目。

 

與一般「商品」不同,路跑賽事屬於提供民眾跑步運動機會的「服務」。共同參與路跑賽事CF-PCR制定的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碳管理技術總監黃文輝說明,兩者最大差別在於,「服務」主要計算原料(用了什麼東西) 、服務(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以及廢棄物處理三個階段;「商品」則有五個階段:原料、製造、運輸、使用、廢棄回收。

 

討論期間產生較多爭議的是「交通碳足跡」這一項,跑者抵達及離開參賽現場的交通方式。黃煜表示,以接駁服務為例,由於參賽者來自國內外各地,各自前往會場過程使用的交通工具各有不同,為了避免計算不易,最終決定只計算由賽事主辦方所提供的服務項目碳足跡,例如跑者搭乘主辦方提供的大眾交通工具往返比賽現場等。

 

跑者抵達及離開參賽現場「交通碳足跡」是路跑賽事CF-PCR制定過程產生較多爭議的內容。攝影:劉庭莉

 

「運動界已經意識到環境永續的重要性。」黃煜表示,有了這套經過環保署審查並公布的標準,象徵未來運動賽事可藉由國內行政部門認可的方式響應減碳,也較不必擔心遭受到「漂綠」的批評。

 

郭豐州則認為,路跑將作為國內體育界計算碳足跡的示範,由於每個運動特性不同,未來籃球、棒球、羽毛球等其他運動賽事也應積極制定標準,開始對賽事碳足跡展開盤查並進一步達到碳中和目標。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