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碳中和賽跑》市場的力量:碳交易機制誘使企業主動「變綠」

碳中和賽跑》市場的力量:碳交易機制誘使企業主動「變綠」
撰文: 香港01/伍振中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1-09-28

近年全球各類自然災害頻生,讓人們再度反思愈加迫切的氣候危機。為了迅速達致碳中和目標,有些國家嘗試以「碳」作為交易標的,冀引入市場元素「誘使」追求成本效益的企業實現減碳轉型。「碳交易」的實際操作情況是怎樣?政府、企業及監管機構擔當着什麼角色?
此為【碳中和賽跑】專題系列的第一篇。

中國碳交易市場今年7月中正式啟動,外界一般描述它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覆蓋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中國希望力爭在2030年達致碳排放達峰,並於2060年前達致碳中和。碳排放權市場,正是中國政府藉市場機制促使企業轉型減排的「軟手段」之一。剛開市滿一個月的中國碳交易市場,先覆蓋煤炭及天然氣廠這類發電行業。這類產業過去已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及數據計算基礎,出錯或漏報暪報的機率比較低。

 

加上發電行業也是碳排放量相對較大的污染來源。全國兩千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年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因此先從發電行業入手,將其納入碳交易市場機制,則較順理成章。

 

有待時間修補的新生機制

 

雖然中國碳交易市場體積龐大,但若中國要建立一套與世界聯通的國際碳交易市場標準,目前需要一定時間──始終氣候危機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關,必需由各國齊心協同合作,才能達致目標的減排成效。

 

中國碳市場不少細節仍有需要釐清的空間,如間接排放量如何計算、原材料來源產生的排放量又是否計算在內?如何確保企業上交最新排放量及未來減排措施資料的透明度?這些都需要監管部門按實際情況,完善碳交易市場的披露機制和核數系統。

 

「現在於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都必須要寫ESG Report。怎樣斷定它們披露的數據真確度呢?我們可以看看它裏面是否有second party opinion(第二方意見)確認數據,也要看這些second party opinion是否國際認可的機構,譬如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等。」特許ESG分析員馮健鏗表示。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一間位於英國倫敦的國際組織,同時在北京、香港、紐約、柏林、巴黎等城市設有辦事處,矢在推動企業環境數據測量的透明度和問責,借助投資者和買方的力量激勵企業披露及管理其環境影響。

 

譬如,今年7月初內蒙古自治區就通報了一單鄂爾多斯高新材料公司碳排放數據造假案。類似這樣的案例,難免會動搖外界對中國碳市場的信任。

 

「內地政府做事主要以行政手段推先,官員帶着『追KPI』的心態,我認為最終在數字上肯定能夠達標。但達標之外,數據又是否『organic』(有機)呢?也許未必。你可以說他們未準備好,始終碳市場也是一個新鮮的東西。」馮健鏗說道。

 

歐洲「先鋒」

 

早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簽訂以後,引入碳交易市場機制,作為加速全球碳減排的一項重要手段,成為了各國(尤以發達工業國為主)的共識。

 

2005年,歐盟開創了世界上第一個跨國家碳交易機制(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U ETS),包括所有歐盟成員國,以及冰島、列支敦士登和挪威三個非歐盟國家,冀吸引更多私人企業願意在最低成本的情況下靈活實現減排,並促進低碳技術的創新投資。

 

歐盟碳交易機制覆蓋發電、煉油、鋼鐵、水泥、石灰、玻璃、陶瓷、造紙、化工、航空等商業領域(但不包括農業、建造業和地面運輸領域)。運作超過15年來,碳交易金融市場逐漸成熟,覆蓋了歐盟約四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19年,歐盟碳排放交易額達到了1,690億歐元。

 

 

這些年來,歐盟透過不斷試錯修繕了不少監管法規和市場漏洞,例如調低碳配額以達致合理碳定價、收緊企業環境數據披露要求等。

 

中國全國碳交易市場剛剛起步。已啟動多年、且跨國性的歐盟碳市場,相信會是中國一個優秀的參考對象。

 

「首先要仿傚歐盟的『循序漸進』形式,從最污染的發電行業,慢慢擴展至其他行業。此外,還可以擴展市場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除了常見的二氧化碳,還有其他碳氧化物、氟化合物,其暖化效應比二氧化碳更大。到時候,(中國碳市場)也應該要覆蓋這類溫室氣體。」香港地球之友行政總裁洪藹誠博士對《香港01》表示。

 

馬失前蹄?

 

隨着碳排放市場逐漸擴大,預計中國碳交易市場在2025年前將會逐步擴張至石油、化工、鋼鐵、建材等八大重點能耗行業,參與企業將可達到一萬家。

 

不過,目前為止,基於行業受限,市場參與者數量不多,碳交易市場成交量也徘徊低水平。開市的7月份,只有首日(7月16日)的成交量較為理想,接着很快就急速回落(見下圖)。

 

 

踏入8月份後,數據同樣不盡如人意。其中據安邦智庫推算8月4日的掛牌成交價格,全國碳市場當天可能只完成了一筆交易,同日2萬噸的成交量和117.4萬元的成交額,均創全國碳市場開市以來新低。

 

安邦智庫:碳交易市場建設仍任重道遠

 

安邦智庫分析認為,碳交易市場「量價齊跌」,是新出爐的全國性市場機制未臻完善的後果。

 

馮健鏗認為,中國要建立成熟的碳市場,由供求決定的碳定價也十分重要。

 

至少(中國市場)碳定價不要跟國際水平相距太遠……而現時,中國與歐盟雙方碳定價差距約在8至10倍左右。
                               特許ESG分析員馮健鏗

 

洪藹誠則提到,需要不斷根據市場發展而協調碳配額發放總量,讓碳定價維持一定水平,以免企業失去減排的成本誘因。

 

「十年前左右,歐盟碳定價亦試過下跌得很厲害,就是因為碳配額(過剩)。這正正是我們需要汲取經驗之處。」他解釋指,歐盟後來發展了一個市場穩定儲備機制(Market Stability Reserve,MSR),將過剩碳配額放入儲備機制之中,冀助穩定碳市場交易價格,對沖環球經濟衝擊區域碳市場的風險。

 

加上目前中國碳市場只有現貨交易,像碳期貨、碳期權、碳指數之類的碳金融衍生產品仍未上馬,故至今仍未算形成真正成熟、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碳金融市場。

 

相反,歐盟與英國已有十分成熟的碳金融產品,它有助刺激交易量及穩定碳市場價格。

 

 

 

 

在未來,當建材、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陸續被納入全國碳市場機制後,而且更多層次的碳市場衍生產品體系出現後,中國碳市場「量價」會否跟隨回升,依然值得各界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瑞銀廖啟華:未來十年光伏及風力發電成本將下降五成

碳中和|英國脫歐後如何加速「染綠」?

 

※本文授權自香港01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