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今(19)日攜手產官學舉辦「極端氣候下的新常態-以新興科技達成淨零碳排的機會與挑戰」論壇,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與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台電公司董事長楊偉甫等人出席。
「碳中和」:
碳排放量與減少的碳排量之間互相抵消,達到淨零碳排放量(net-zero carbon emission)的效果。在生活中,交通、能源生產、農業和工業等過程釋放的二氧化碳,都會增加碳排放。若想減少碳排量,可以「碳抵消」,或稱碳補償,也就是以再生能源及能源節約為補償方式,達到抵消碳排放量的作用。
降低碳排放 經濟部揭示三大方向
龔明鑫致詞時指出,國際間要求針對產業供應鏈降低碳排、綠能的要求標準越來越高,而台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若轉型太慢,國際競爭力將會出問題。2020年行政院已組成跨部會降低碳排小組,希望能在2050年較2005年降低50%碳排量。
龔明鑫直言,我國政策目標較國際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要慢,若要跟上國際潮流,思考模式需要很大的改變,「既有的技術很難做到」,而政府將匯集產官學界研究探討,定出大致發展方向,明年度科技研發預算將依此調整或超前部署。
曾文生則指出以下三大減碳方向:
- 零碳或低碳的電力:能源轉型推動不能僅仰賴台灣電力公司推動,現在要推動新興科技、與民間業者能參與零碳或低碳電力的市場,例如調頻、備載與能量市場。
- 國營事業製程減碳:曾文生指出,台灣碳排量大宗依序為台電、電子業、石化業、鋼鐵業、水泥業,其中國營事業將調整製程以因應減碳需求,例如中油公司成立先進電研所觸媒,開發更多新的觸媒技術;中鋼則加速落實循環經濟降低碳排(循環再利用製成的鋼,碳排放量僅鐵砂煉鋼的五分之一)。
- 電能社會:將交通部將交通事業電子化。
既有科技難達碳中和標準 「負碳技術」成淨零碳排關鍵
曾文生也指出,加強投資與開發「負碳技術」是關鍵,要將找到地方試驗、將技術商業化,才能進一步生產,並擴大規模。
廖俊智則補充說明,中研院正著手撰寫第二版「深度減碳政策白皮書」。他指出,我國靠現有技術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十分困難,尤其台灣地小人稠、製造業耗能高,要擁有新技術才有可能,而負碳排技術正是關鍵。
此外,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也表示,工研院也於月前成立淨零碳排永續辦公室,強調跨部會、跨域合作,以及產學合作替2050年淨零碳排找解方。
看準綠金利多 友嘉投入超級電池研發
朱志洋觀察淨零碳排趨勢,認為全球綠能減碳、淨零碳排是壓力也是機會,大企業可透過發行綠債、銀行融資等方式佈局綠電減碳,只是中小企業相對危機意識薄弱、較少著墨。
近期友嘉集團旗下友晁積極打入超級電池市場,朱志洋提到,現行減碳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商機,台灣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有得天獨厚的商機。
此外,電動車及電動巴士,可以結合我國資通訊與機械加工產業的優勢。
他也認為,為了達到碳中和,企業製造端的製程設計也要修改,相關設備重新打造,這是相當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