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爆發前,習慣到實體店面買化妝品的小華,每次結帳後拿到的商品,外層會多加一個原裝紙盒。疫情爆發後,小華改在網路下單,拿到的商品除了和實體店一模一樣的包裝外,外層又多了一個略大的紙箱,紙箱內又擠滿塑膠氣泡袋、碎紙,讓人得處理比過去多上許多的包材。
一場武漢肺炎,全球產業大翻轉,「宅經濟」發威,「網購」不再只是年輕人專利,電商平台成為老少咸宜的購物管道,不出門也能買天下貨,全球電商產業爆發,卻也造成了一體兩面的環境議題。
出貨爆發 包材減量難達標
從多家上市櫃電子商務業者今年的營收表現觀察,網路購物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武漢肺炎爆發前,電商龍頭富邦媒一到4月的累計營收來到199.3億元,持續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網家也來到138.2億元,繳出年增15%的表現。
雅虎奇摩電子商務營運管理事業部資深總監林佩儀生動描述,台灣的確診病例3月中旬飆破百例當天,訂單數瞬間較去年同期大增近4成,單週的訂單數更是週增近3倍,「防疫、家電、娛樂等多種商品的銷量成長,都是用『倍』在計算!」
但根據環保署統計,2019年全台灣因為網購,約使用了一億個包裝箱或包裝袋,產生了大約1萬8000噸的廢棄物,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攀升,今年1到2月,電子購物營業額達到3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相當於增加了200萬個包裝箱或包裝袋。
3月武漢疫情大流行,電商業績扶搖直上,全台灣因為網購增加的廢棄物,恐怕更甚過往。環保署署長張子敬4月20日在立法院報告時表示,今年對於網購產生的包裝材,恐怕達不到減量1700噸的目標。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劉瑞祥分析,網購出貨通常會使用到包裝箱(或包裝袋)、緩衝材、封箱膠帶,封箱膠帶難以回收;而常見的氣泡袋、泡綿、保麗龍等緩衝材,其實都可以回收,但如果消費者未確實回收、沾染上汙漬、材質並非單一材質(回收處理較為麻煩)、或是廢棄物處理業者不願意收取,都有可能增加環境的負擔。
大型電商業者看見這樣的現象,開始積極在營利和友善環境中取得平衡,也讓綠色包裝政策成為商戰角力的新領域。像是富邦媒有簽約使用的緩衝材,皆是單一材質或是添加再生料的耗材,今年4月,也開始試行使用百分百生物可分解的破壞袋。網家大推「綠購計畫」,包裝箱採取原色百分百回收紙漿製作、紙質強韌可重複利用、環保水性油墨小面積印刷等三大特色。
雅虎奇摩則在去年啟動最新的AI自動化物流中心,用科技提高併箱出貨量,降低網購紙箱量,更對只要有遵守一定包裝規範的超級商城、拍賣平台的賣家,能在頁面上顯示環保標章認證,讓消費者更有選擇性與辨識性。
環保意識抬頭 商戰新領域
最近,募資平台上熱度爆表的新創公司配客嘉,營運模式也是順著電商包裝產生的環境痛點而生;將在今年7月正式推出可重複使用的循環袋,可望開啟電商業重複使用外部包裝的先河,至截稿為止,短短一個多月的募資,已募到近400萬元。
配客嘉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王俊傑表示,配客嘉的循環袋使用百分之百的保特紗製作,袋子防拉防扯,甚至有防撞的設計,一個循環袋至少可以使用50次起跳,主要是將循環袋租賃給電商業者,減少電商使用一次性耗材包裝。消費者收到循環袋後,再將循環袋投入指定的歸還點中,後續將確實做好消毒再重新使用出貨。
王俊傑指出,目前已和多家品牌電商合作,許多大型電商也都來探詢,只是仍在觀察後續的發展與轉換包裝是否符合成本,但以募資狀況來看,可以看出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其實很強烈。
網購熱潮的興盛,同步帶起了台灣對於環境議題的討論,電商業者恐怕不能忽視,未來將有更多的綠色消費者,在按下訂購鍵前,仔細思索的將是業者包裝是否能對環境更加友善。...(本文節自財訊608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