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背景》今年11月,全球氣候政治的焦點將轉向南半球。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即將在巴西北部的城市貝倫(Belém)登場,這座坐落於亞馬遜河口的城市,將成為各國談判代表、科學家、企業與公民社會共同辯論未來世界環境變遷路徑的舞台。
你有想過,辛勤工作數十年的退休規劃,可能因氣候變遷而泡湯嗎? 「如果將氣候風險納入考量,一個人原本高達75%成功率的退休財務目標,可能會驟降至45%。」這是氣候金融新創Optivide創辦人陳建至運用數據得出的警示。
國泰金控近年積極布局永續轉型,總經理李長庚24日出席「2025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時表示,國泰金推動永續已成「集團總動員」,從再生能源投融資、自然資源到生物多樣性全面展開。他強調,希望以方法學推動驗證標準化與商品化,發展自然金融市場,帶多更多資金投入氣候行動。
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TIIF 2025),今年以「投資未來」為題,聚焦氣候解方、永續供應鏈與影響力資本。10月23日的論壇集結國際影響力投資領袖、國內外金融機構,共同探討如何透過影響力投資推動亞太的永續轉型,讓資本成為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的驅動力量。
全球淨零承諾加速落實 企業韌性成關鍵 2050 年淨零已成全球共識,逾 140 國提出淨零承諾,涵蓋全球約76% 碳排放。這場轉型將會是經濟模式與社會結構的全面重塑—從再生能源、製程減碳到供應鏈與綠色金融,各環節皆需政策、科技、資本與社會協力推動。氣候風險管理與減碳能力已成企業的關鍵門檻,決定其能否穩固或拓展國際供應鏈版圖。
「淨零銀行聯盟」宣布停止運作!這個原本致力於推動金融業脫碳、引領全球氣候融資的國際聯盟,在政治與市場壓力下屢遭重挫。隨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反ESG聲音高漲,摩根大通、高盛等主要銀行相繼退出,最終在10月3日成員投票決定解散。雖然氣候目標指導方針仍將保留,但不再附帶任何監督與審查機制。
2025年第五屆「台灣影響力投資論壇」將於10月23日(週四)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登場。本屆以「投資未來:氣候解決方案、永續供應鏈與影響力資本」為主題,邀請來自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國際講者,聚焦全球與亞洲影響力投資的最新趨勢。
玉山金控呼應ESG永續倡議行動,找來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玉山永續講堂」。84歲的安藤還飛來台灣,9月9日親自現身臺北大學三峽校區的動土典禮。這棟造價7.3億元的建築,預計2028年完工,未來將以玉山銀行名義捐贈給臺北大學,同時也是台灣金融業第一棟由安藤忠雄設計的地標建築。
就在七月底,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與高雄市政府合作設置「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正式揭牌,全台有超過50家金融機構與高雄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時金管會也核准23家金融業者正式營運,目標在2026年管理金融資產規模達到34兆元。
供應鏈、資金融資、關鍵材料與資安等永續議題背後,皆與財務衝擊緊密相連,董事應確實監督此類雙重重大性議題,避免未來引發潛在漂綠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