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0)日下午3點,是值得紀念的一刻! 花蓮縣政府環保局同意通過台泥和平廠運用水泥窯高溫偕同處理生活垃圾,使花蓮垃圾北運至宜蘭處理困境有望於3年內改善。
「離岸風場的開發是以深厚技術與動態專案管理為根基,重點在風險規避與財務融資安排」,上緯新能源執行長林雍堯以參與開發Formosa I的經驗表示,台灣的離岸風電從無到有串起產業鏈,四大領域首次結合,包括施工營建的開發商,安裝運維的海事工程,實體看得見的風機設備製造商,與背後默默支援金融保險、法律環評的相關服務商。
環保署於十月六日下午審查台泥綠能彰濱廠區的風力發電計畫,原訂的五支風機砍成三支,必須於今年底補充電磁場評估、鳥類生態影響與鄰近的太陽能場或風力發電設施的競合評估資料後,補件再審。
日前台泥花蓮和平廠的「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BOO案」環評通過了,即將動工,並在一兩年之內開始以高溫水泥窯協助花蓮縣焚燒垃圾。
歷時三年,台泥代燒花蓮垃圾BOO案,終於在二○二○年九月環評過關。「事情終於可以做下去了。」塵埃落定後,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吐露心情。
核二2部機組分別於今年11月及2023年3月屆滿後除役,但其實核二1號機囿於「用過燃料貯存池」爆滿,因而在今年7月1日時就實質停機,台灣電力公司今天首度把「核能二廠除役計畫」環評報告書送審至環評專案小組審查,台電指出,取得除役許可後,擬在25年內完成除役,台電提及,因為北部電力來源不充足,未來拆廠除役後希望保留做為電力設施再使用。
鋼聯總經理方彥斌今日表示,2021 年環評通過三大類 11 項新增廢棄物,已在第 4 季開始收受含鋅產品、SRF 衍生燃料產品及不銹鋼集塵灰廢棄物,其他廢棄物如電鍍業含鋅脫水污泥、含鋅污泥及具熱值廢棄物將在上半年陸續進廠,預估今年將新增 25% 產能,拓展高單價廢棄物處理市場。
台積電(2330)高雄廠日前通過環評審查,最快可望於今年6月動工,為因應台積電的再生水需求,高雄市政府和內政部營建署攜手合作,推動「橋頭再生水廠計畫」,並於今(18)日下午舉辦「高雄市橋頭再生水廠興建移轉營運案」招商說明會,共有約50家廠商與會。
目標2025年併網發電,沃旭能源的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西北離岸風場,首度選用無打樁噪音的「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工法,近期通過環評審查,若成功引進,台灣或將成為全球第二個具備此技術的國家。
經濟部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預計9月進行選商作業,沃旭能源旭風2號及3號、CIP渢妙等三座風場,8日皆通過環保署環評初審,在眾多新設風場當中率先出線,可望爭取區塊開發的開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