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一直以來都有入土為安的觀念,但是現在隨著人口暴增,墓地空間大都已不敷使用。政府近年來多鼓勵民眾採取火葬,根據內政部統計,我國遺體火化率由1993年不到五成,到 2009年起突破九成,至2018年更提升至 98.24%,再創我國推動火化政策以來之新高。
丹麥近期正在進行一個全新的計畫,主要針對現有船隻進行改造,使其使用替代燃料—甲醇,讓航運業也能逐步邁向無化石燃料的目標。
人與自然的關係緊密相關,日常裡許多對環境友善的決定,其實也有利於自己,但多數時候我們都忘了。
紙吸管本身材料可回收,只是由於後續回應客戶反饋加強吸管,導致現在厚度對合作的垃圾處理廠來說難以處理,所以得先丟入一般垃圾,但這種解決方式是「暫時」的...
這是一張奇怪的信用卡!它提醒你的不是消費額度,而是「消費良知」,關於減碳愛地球的良知,但是,這個虛幻又實際、偏執卻普世、逼視而長遠的「良知」,如何以信用卡來「叮咚」你呢?
身為愛地球的新手父母,您也許已經發現,在您的寶貝周圍充滿了塑膠製品和一次性商品,然而為您的孩子做出友善地球的選擇其實一點也不難!爸媽可參考以下幾項兩全其美的小方法,在照顧寶寶同時兼顧環保。
愛地球早已不只是個口號,而是與所有人生活習習相關的經濟、產業及環保議題。 從政府2016年開始推動的台灣能源轉型、近幾年國際間掀起的2050年淨零排放及碳中和目標、台積電加入RE100國際倡議,到國內產業界看好及投入的電動車發展,其中最大公約數就是發展再生能源。
台灣超商剩食每年報廢食物價值超過70億台幣,根據聯合國報告,全球被浪費掉的1/3食物,讓碳排量高達44萬噸,食物浪費造成大量經濟損失且加劇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危機。為什麼超商剩食問題會這麼嚴重呢?培養正確的惜食觀念,一起思考減少剩食浪費,怎麼做可以更好。
倡導永續環保、拒絕製造包裝垃圾的「裸裝」商品,近年來蔚為風潮,以往消費者大多得到裸裝專賣店才買得到無包裝商品,如今有連鎖超市嘗試清潔劑裸賣銷售,希望能讓民眾自備容器前來購買,一起環保愛地球。
「你要換電動機車嗎?」身邊若有親朋好友想添購機車,許多人直覺會問出這句話,現今強調愛地球的永續時代,環保署也帶頭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廣電動機車,所以有越來越多人自發選擇購買美觀又環保的電動機車,當個時尚又快樂的自由追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