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填鴨式教育已不再適用於快速變遷的社會,教育體制應培養學生擁有適應和改變的態度,才是孩子受用一輩子的技能。
走進企業會議室,他是位沈穩的領導者;步上科技研發舞台,他是位專注的學者;踏入公共議題場域,他是位深愛台灣革命家。他是羅正方,是一家企業的董事長、航太博士,同時也是當年「野百合學運」衝鋒陷陣的學生之一。
4位還在台大就讀的大男孩—楊青晏、范旭承、林楷翊、吳宥錡,求學期間為了推動綠電,成立全台首家專營再生能源售電業的新創公司「瓦特先生」。他們沒料想到投入綠電的過程如此艱辛,經歷2次轉型,才終於找到現在的方向——成為綠電的中盤商。現在「瓦特先生」已和幾間上市櫃公司簽定協議,明年春天可望出售全台第一批綠電,帶來營收。
剛升格為人父的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曾經是一位大學被退學的學生,或許他從沒想過,自己會陰錯陽差,成為一手打造文創品牌「茶籽堂」的靈魂人物,如今還無償做著吃力不討好的地方創生工作,希望挖掘台灣的美好。
相較於歐美,台灣學生實習的選擇有限。 其實,透過細心規畫的實習計畫,企業能獲得的,遠比你想像的多。
因應明(110)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入國內市場,新北市政府今(12)日由市長侯友宜率市府團隊與新北市餐盒同業公會、食材供應商、幼兒教保、托嬰、補教、家長等團體代表及學校校長,共同宣示供應國產豬,全面守護0-18歲的小市民們
他說台灣人與索羅門人一樣熱情好客,心態開放,而且兩國「都是海洋子民」,可以理解彼此的處境...
台灣城鄉教育資源落差一直存在,以獸醫系來說,絕大多數學生來自都市,自然未來也以都市執業為目標,導致鄉下獸醫師長期不足,造成城鄉差距的惡性循環。
一群來自東南亞與南亞的高中畢業生,滿懷憧憬抵達台灣,準備迎接一邊接受大學教育,課餘時間再到與主修科系相關企業實習,抑或打工賺取生活費與生活經驗的豐富4年。沒想到,等待著他們的,卻是每週超時工作、薪資還被仲介以各種理由苛扣的不人道處境。這類「新南向國家」學生遭不當對待,甚至淪為廉價移工的醜聞,過去半年反覆上演。
蘋果代工廠和碩(4938)傳出於大陸廠區對學生違規僱用,蘋果已向和碩發出聲明,強調在完成改善之前,不會與和碩有新業務的合作。